MY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方剂>龙骨丸

龙骨丸

太平圣惠方》卷九十三:龙骨丸

药方名称龙骨丸

处方龙骨7.5克 胡粉9克(炒微黄)黄连7.5克(去须,微炒)黄柏7.5克(微炙,锉)诃黎勒7.5克(煨,用皮)白矾15克(烧令汁尽)干姜15克(锉,微炒)当归15克(锉,微炒)木香7.5克

制法上药捣罗为末,炼蜜和丸,如绿豆大。

功能主治固涩止痢,清热燥湿。治小儿湿热痢疾,延久不止,腹痛,里急后重,舌苔白腻罩黄。

用法用量每服5丸,以粥饮下,日三四服。

备注方中白龙骨收敛固涩为君;诃子、枯矾、胡粉涩肠止泻,黄连黄柏清热燥湿为臣;干姜温中止血,木香调气导滞,当归和血止痛为佐。配合成方,既能固涩止痢,又有清热燥湿的功效。方中胡粉即是铅粉,有毒,不宜多服、久服。

摘录太平圣惠方》卷九十三

太平圣惠方》卷九十三:龙骨丸

药方名称龙骨丸

别名香连丸(《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十)。

处方龙骨15克黄连15克(去须,微炒)白石脂15克白矾15克(烧令汁尽)干姜15克(炮裂,锉)

制法上药捣罗为末,醋煮面糊和丸,如麻子大。

功能主治固涩止痢。治小儿冷热不调,泄泻烦渴,腹痛肠鸣,或下痢脓血,里急后重,不思乳食,肌肉消瘦。

用法用量每服5丸,以粥饮下,日三四服。

摘录太平圣惠方》卷九十三

奇效良方》卷四十五:龙骨丸

药方名称龙骨丸

处方龙骨柏子仁防风地黄甘草各1.5克禹余粮白石英茯苓桂心黄耆各2.1克五味子羌活附子人参各1.8克山茱萸玄参芎藭各1.2克磁石杜仲干姜各2.4克

制法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治膀胱、肾冷,坐起欲倒,目恍恍,气不足,骨痿。

用法用量每服30丸,加至40丸,空腹时用温酒送下,一日二次。

摘录奇效良方》卷四十五

《圣惠》卷七十二:龙骨丸

药方名称龙骨丸

处方龙骨2两(烧过),鹿茸1两(去毛,涂酥炙微黄),椒红1两(微炒),附子1两(炮裂,去皮脐)。

制法上为细散,以酒煮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妇人小便滑数。

用法用量每服20丸,食前温酒送下。

摘录《圣惠》卷七十二

《圣惠》卷七十三:龙骨丸

药方名称龙骨丸

处方龙骨1两,乌贼鱼骨3分(烧灰),白芍药半两,侧柏2两(微炒),鹿茸1两(去毛,涂酥炙微黄),熟干地黄1两半,干姜半两(炮裂,锉)。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妇人崩中下五色,久不止者;赤白带下。

用法用量每服30丸,食前以粥饮送下。

摘录《圣惠》卷七十三

《圣惠》卷九十三:龙骨丸

药方名称龙骨丸

处方龙骨半两,雄黄1钱(细研),麝香1钱(细研),朱砂1分(细研),蜗牛20枚(炒令微黄),橡实半两,牛黄1钱(细研),白土1钱,青黛1分,诃黎勒1分(煨,用皮)。

制法上为末。入研了药,同研令匀,用面糊为丸,如绿豆大。

功能主治小儿疳痢,日夜度数不常,肌体羸瘦者。

用法用量每服5丸,以粥饮送下,日3次。

摘录《圣惠》卷九十三

方出《医心方》卷十一引《葛氏方》,名见《圣济总录》卷二十六:龙骨丸

药方名称龙骨丸

处方龙骨干姜附子各等分。

制法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冷痢,纯下白如鼻涕;伤寒后脏腑虚冷,下痢白脓腹痛者。

用法用量每服5-10丸,日3次。

摘录方出《医心方》卷十一引《葛氏方》,名见《圣济总录》卷二十六

《千金》卷三:龙骨丸

药方名称龙骨丸

处方龙骨4两,干姜2两,甘草2两,桂心2两(一方用人参3两,地黄3两)。

制法上为末,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产后虚冷下血,及谷下昼夜无数;兼治产后恶露不断。

用法用量每服20丸,暖酒送下,日3次。

各家论述《千金方衍义》:《本经》言:龙骨治泄利脓血,女子漏下,而兼干姜、桂心温散寒结;甘草专和胃气,为冷痢之专药;姜、桂辛散,不须复用向导也。

摘录《千金》卷三

《千金》卷十五:龙骨丸

药方名称龙骨丸

处方龙骨30铢,当归30铢,龙胆30铢,附子30铢,干姜30铢,黄连30铢,羚羊角30铢,赤石脂1两半,矾石1两半,犀角18铢,甘草18铢,熟艾18铢。

制法上为末,蜜为丸,如小豆大。

功能主治血痢腹痛。

用法用量每服15丸,食前服,日3次。加至20丸。

各家论述《千金方衍义》:治久痢滑脱证。本属热盛,因痢久正虚,虚能受热,故假姜、附、熟艾鼓舞;犀角、羚羊、龙胆黄连以散本病之热;龙骨、矾石、石脂以固痢久之脱;当归甘草以和血气之伤也。

摘录《千金》卷十五

医心方》卷十四引《深师方》:龙骨丸

药方名称龙骨丸

处方龙骨4分,恒山8分,附子3分,大黄8分。

制法上药各治,用鸡子为丸,如大豆大。

功能主治三十年疟疾。

用法用量发前服7丸,临发服7丸。

注意忌生葱、生菜、猪肉等。

摘录医心方》卷十四引《深师方》

《外台》卷三十四引《深师方》:龙骨丸

药方名称龙骨丸

处方干姜2两,甘草(炙)2两,桂心2两,龙骨4两。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产后虚冷下血,及水谷下痢,昼夜无数,兼疗恶露不绝。

用法用量每服20丸,酒送下,日3次。

摘录《外台》卷三十四引《深师方》

《千金》卷二十:龙骨丸

药方名称龙骨丸

处方龙骨5分,柏子仁5分,甘草5分,防风5分,干地黄5分,桂心7分,禹余粮7分,黄耆7分,茯苓7分,白石英7分,人参6分,附子6分,羌活6分,五味子6分,玄参4分,芎藭4分,山茱萸4分,磁石8分,杜仲8分,干姜8分。

制法上为末,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膀胱肾冷,坐起欲倒,目(目巟)(目巟),气不足,骨痿。

用法用量每服30丸,空腹酒送下,日2次。加至40丸。

摘录《千金》卷二十

医心方》卷二十一引《经心录》:龙骨丸

药方名称龙骨丸

处方龙骨2两,阿胶(炙)2两,赤石脂2两,牡蛎2两,干地黄2两,当归2两,甘草2两,蒲黄3两。

制法上为末,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妇人崩中漏下。

用法用量每服15丸,日3次。

摘录医心方》卷二十一引《经心录》

《圣惠》卷五十九:龙骨丸

药方名称龙骨丸

处方龙骨3分,地榆1两(锉),赤石脂3分,没石子3分,艾叶3分(微炒),黄柏3分(微炙,锉),橡实半两,当归3分(锉,微炒),芎藭半两。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久赤白痢不止,腹痛不食。

用法用量每服20丸,以粥饮送下,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五十九

《圣惠》卷七十二:龙骨丸

药方名称龙骨丸

处方龙骨3两,禹余粮2两(烧醋淬7遍),紫石英3两(细研,水飞过),人参2两(去芦头),桂心2两,川乌头2两(炮裂,去皮脐),川椒1两(去目及闭口者,微炒去汗),桑寄生3两,石斛3两(去根,锉),泽泻3两,当归3两(锉,微炒),杜仲2两(去粗皮,炙微黄,锉),远志2两(去心),肉苁蓉2两(酒浸1宿,刮去皱皮,炙干),干姜3两(炮裂,锉),牡蛎粉1两,甘草1两(炙微赤,锉)。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妇人劳损,月水不断,五脏气虚,肉色黄瘦,血竭暂止,少日复发,不耐动摇,小劳辄剧及久疾失治者。

用法用量每服30丸,食前以温酒送下。渐加至50丸。

摘录《圣惠》卷七十二

圣济总录》卷七十七:龙骨丸

药方名称龙骨丸

处方龙骨1两(烧醋淬3-5度),白矾灰半两,铅丹(炒黑)1分。

制法上为末,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久患滑泄下痢。

用法用量每服10丸,腊茶清送下,不拘时候。

摘录圣济总录》卷七十七

圣济总录》卷四十一:龙骨丸

药方名称龙骨丸

处方龙骨1两,白茯苓(去黑皮)1两,远志(去心)1两,防风(去叉)1两,人参1两,柏子仁(别捣)1两,犀角(镑)1两,生干地黄(焙)1两,牡蛎1两半(烧,研如粉)。

制法上药除柏子仁外,捣罗为末,同拌匀,加煮枣肉2两,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阳气内郁,肝气不治,少气善怒,视听昏塞,煎迫厥逆者。

用法用量每服30丸,空心、食前粥饮送下。

摘录圣济总录》卷四十一

普济方》卷三十三引《卫生家宝》:龙骨丸

药方名称龙骨丸

别名龙蛎丸

处方龙骨半两,牡蛎半两。

功能主治肾虚白浊,赤浊。

用法用量龙蛎丸(《医学入门》卷七)。

服时看药效如何,更加茯苓半两,远志半两尤佳。

摘录普济方》卷三十三引《卫生家宝》

《魏氏家藏方》卷四:龙骨丸

药方名称龙骨丸

处方糯米饭(晒干)4两,赤石脂(炒令焦黄)2两,龙骨(煅,别研)2两,白茯苓(去皮)2两。

制法上为细末,醋煮面糊为丸,焙干。

功能主治白浊。

用法用量每服50丸,空心、食前盐汤送下。

摘录《魏氏家藏方》卷四

《云歧子脉决》:龙骨丸

药方名称龙骨丸

处方龙骨2两,苦楝子2两。

制法上为末,醋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失精,脉涩者。

用法用量每服30-50丸,空心温酒送下。

摘录《云歧子脉决》

普济方》卷三二一:龙骨丸

药方名称龙骨丸

处方黄连(慢火炒)半两,干姜(炮)半两,当归半两(酒浸,焙干),赤石脂(醋煅7次),阿胶2钱半(炮,蛤粉炒)。

制法上为末,醋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下痢不止。

用法用量本方名“龙骨丸”,但方中无龙骨,疑脱。

摘录普济方》卷三二一

医家心法》:龙骨丸

药方名称龙骨丸

处方龙骨(煅)2两2钱,苁蓉(酒洗,去鳞膜)2两2钱,补骨脂(盐水炒)2两2钱,二蚕砂2两2钱,五味子1两。

制法上为末,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肾气不足,不能上交心火者。

用法用量每服30丸。

摘录医家心法

女科秘要》卷三:龙骨丸

药方名称龙骨丸

处方龙骨1钱,海螵蛸1钱,生地1钱,牡蛎8分,川归8分,白芍8分,川芎8分,黄芩8分,白茯苓8分。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

功能主治经来臭如腐肉。

用法用量每服100丸,空心酒送下。

摘录女科秘要》卷三

《圣惠》卷九十三:龙骨丸

药方名称龙骨丸

处方龙骨1分,胡粉3钱(炒微黄),黄连1分(去须,微炒),黄柏1分(微炙,锉),诃黎勒1分(煨,用皮),白矾半两(烧令汁尽),干姜半两(锉,微炒),当归半两(锉,微炒),木香1分。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绿豆大。

功能主治小儿久赤白痢不止,腹痛者。

用法用量每服5丸,以粥饮送下,日3-4次。

摘录《圣惠》卷九十三

《魏氏家藏方》卷十:龙骨丸

药方名称龙骨丸

处方禹余粮石2两(火煅通红,醋淬7次,别研细,取1两净),乌鱼骨(煅灰存性)半两,鹿茸(爁去毛,切片酥炙)1两,白龙骨(煅)1两,附子(大者)1枚(炮,去皮,7-8钱亦得)。

制法上为细末,粟米粉煮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固养血脉,温下元,止崩带,暖子脏。主妇人血气虚寒,营卫不调,冲任经虚,即血脉不禁而血滑崩漏者,或坠胎下漏。

用法用量每服30丸,空心、日午,晚食前温酒或淡醋汤送下。

摘录《魏氏家藏方》卷十

圣济总录》卷一四三:龙骨丸

药方名称龙骨丸

别名螺皮丸、龙骨皮丸

处方龙骨1两,螺皮(炙令焦)1两,黄耆(锉)3分,当归(切,焙)3分,枳壳(去瓤,麸炒)3分,干姜(炮)3分,熟艾叶半两,附子(炮裂,去皮脐)1两。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五痔连年不止,兼痔漏者。

用法用量螺皮丸(原书同卷)、龙骨皮丸、(《普济方》卷二九八)。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四三

圣济总录》卷一六四:龙骨丸

药方名称龙骨丸

处方龙骨半两,甘草(炙)半两,赤石脂半两,乌梅肉(炒)半两,人参半两,黄芩(去黑心)半两,枳壳(去瓤,锉,炒)半两,赤茯苓(去黑皮)半两,厚朴(去粗皮,生姜汁炙,锉)3分,黄连(去须)3分。

制法上为末,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产后日久泄泻,倦怠烦渴。

用法用量每服30丸,食前米饮送下,日3次。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六四

圣济总录》卷一七三:龙骨丸

药方名称龙骨丸

处方龙骨1分,白石脂1两半,鸡屎矾(烧灰)1两,黄连(去须)1两,胡粉(炒)1两,赤茯苓(去黑皮)1两,阿胶(炙燥)1两。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麻豆大。

功能主治小儿一切疳痢。

用法用量每服5丸、7丸,空心、食前米饮送下。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七三

圣济总录》卷一八五:龙骨丸

药方名称龙骨丸

别名益无丸

处方龙骨远志(去心)各等分。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养精气,益元阳。主

用法用量益无丸(《普济方》卷二一七引《仁存方》)。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八五

杨氏家藏方》卷九:龙骨丸

药方名称龙骨丸

处方牡蛎(煅为粉)半两,熟干地黄(洗,焙)半两,菟丝子(酒浸1宿,别捣,焙干)半两,白茯苓(去皮)半两,龙骨(五色者)2钱半,肉桂(去粗皮)2钱半,白石脂2钱半,五味子2钱半。

制法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下虚胞寒,小便白浊,或如米泔,或若凝脂,腰重少力。

用法用量每服50丸,空心、食前温酒或盐汤送下。

摘录杨氏家藏方》卷九

《圣惠》卷五十九:龙骨丸

药方名称龙骨丸

处方龙骨3分,艾叶1两(微炒),赤石脂3分,白矾3两(烧令汁尽),黄连3分(去须,微炒),当归3分(锉碎,微炒),附子1两(炮裂,去皮脐)。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水谷痢,日夜数行,腹内疼痛。

用法用量每服30丸,食前以粥饮送下。

摘录《圣惠》卷五十九

普济方》卷四十:龙骨丸

药方名称龙骨丸

处方龙骨1两,艾叶(炒)1两,鳖头骨2枚(涂酥炙令焦黄,研)。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诸痢疾脱肛,久不止。

用法用量本方名龙骨丸,据剂型,当作“龙骨散”。

摘录普济方》卷四十

《圣惠》卷九十三:龙骨丸

药方名称龙骨丸

别名香连丸、香连煎

处方龙骨半两,黄连半两(去须,微炒),白石脂半两,白矾半两(烧令汁尽),干姜半两(炮裂,锉)。

制法上为末,醋煮面糊为丸,如麻子大。

功能主治小儿冷热不调,时有洞泄,下痢不止;小儿泄泻烦渴,米谷不化,腹痛肠鸣;或下痢脓血,里急后重,夜起频并,不思乳食,肌肉消瘦,渐变成疳。

用法用量香连丸(《局方》卷十)、香连煎(《鸡峰》卷二十四)。《幼幼新书》引《万全方》有木香半两。

摘录《圣惠》卷九十三

猜你喜欢

  • 常山柴胡汤

    药方名称常山柴胡汤处方常山1两,柴胡(去苗)1两,麦门冬(去心,焙)1两,乌梅(去核)半两,半夏(汤洗7遍,炒干)半两,槟榔(锉)半两,枳壳(去瓤,麸炒)半两。制法上为粗末。功能主治伤寒后肾疟,腰脊痛

  • 七宝美髯丹加减

    药方名称七宝美髯丹加减处方生地15克,何首乌15克,苣胜子15克,菟丝子15克,黑芝麻12克,桑椹子12克,茯苓12克,山茱萸12克,龟板胶10克(烊化),甘草6克。功能主治益气养血,补肾益精。主气血

  • 雚芦散

    《圣济总录》卷五十六:雚芦散药方名称雚芦散处方雚芦1两,干漆(炒烟出)1分,萹蓄(炒)1分。制法上为散。功能主治蛔虫心痛,懊憹。用法用量每服2钱匕,粥饮调下,空心、日午、临卧各一。若心腹胀满不能食饮,

  • 白茅散

    药方名称白茅散处方丁香1分,花桑叶1分,人参(去芦)1分,藿香叶(去土)1分,白茅根(锉)1分。制法上为散。功能主治吐逆不定。用法用量每服1钱,水1小盏,煎至5分,去滓,量大,小分服,不拘时候。摘录《

  • 化雪丹

    药方名称化雪丹处方桃油30ml,五倍子30g,枯矾30g,冰片1g。制法上为细末。功能主治鹅口疮。用法用量先用2%碳酸氢钠溶液,洗涤患者口腔,再撒布药粉。摘录《中医皮肤病学简编》

  • 二加龙骨汤

    《外台秘要》:二加龙骨汤药方名称二加龙骨汤处方龙骨12克,炙甘草12克,煅牡蛎18克,白薇18克,炮附子18克,芍药24克,大枣4枚,生姜30克。功能主治导火泄热,清上温下。主肾阳亏虚,虚火上浮。(女

  • 二黄汤

    《医学正传》卷二引东垣方:二黄汤药方名称二黄汤处方黄芩(酒制炒)黄连(酒制炒)生甘草各等分制法上药细切。功能主治泻实火,解热毒。主上焦火盛,头面肿大,目赤肿痛,心胸烦热、咽喉、口舌火盛及生疮毒等证。用

  • 八仙早朝糕

    药方名称八仙早朝糕处方白术(炒)4两,白茯苓(去皮)2两,陈皮(去白)2两,山药(姜汁炒)4两,莲肉(去皮心)4两,薏苡仁(炒)4两,芡实(去壳,净)4两,人参(去芦)2两,桔梗(炒干)1两。制法上为

  • 蓝根人参散

    药方名称蓝根人参散处方芦蓝根1两,人参半两。制法上细锉。功能主治一切血。用法用量每服2钱,水1大盏,煎至6分,去滓,食后温服。摘录《鸡峰》卷十

  • 香葛汤

    《幼幼新书》卷二十七引张涣:香葛汤药方名称香葛汤处方藿香白茯苓甘草(炙)各15克丁香干葛人参各30克功能主治治呕吐后,津液耗伤,口渴甚者。用法用量上为汤剂。另以麝香1克,研服0.5~1克,姜汤调下。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