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方剂>马兜铃散

马兜铃散

《圣惠》卷四十二:马兜铃散

药方名称马兜铃散

处方马兜铃1两,人参1两(去芦头),贝母1两(煨微黄),甘草1两,杏仁1两(汤浸,去皮尖双仁,麸炒微黄),甜葶苈1两(隔纸炒令紫色),麻黄1两(去根节),五味子1两,威灵仙1两,桑根白皮1两(锉),款冬花1两,陈橘皮1两(汤浸,去白瓤,焙),皂荚1两(去黑皮,涂酥炙令焦黄,去子)。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上气,喘急不止。

用法用量每服5钱,用淡浆水1大盏,煎至5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四十二

广嗣纪要》卷十二:马兜铃散

药方名称马兜铃散

处方马兜铃1钱,枳壳(炒)1钱,桔梗1钱,甘草1钱,大腹皮1钱,陈皮1钱,苏叶1钱,五味子7粒。

功能主治妊娠7-8月以后,受肺与大肠之气,胎气壅盛,咳嗽喘急。

用法用量生姜3片,水煎服。

摘录广嗣纪要》卷十二

《圣惠》卷三十五:马兜铃散

药方名称马兜铃散

处方马兜铃1两,黄耆1两(锉),甘草半两(生用,锉),玄参1两,杏仁半两(汤浸,去皮尖双仁,麸炒微黄),络石1两。

制法上为粗散。

功能主治咽喉疼痛,喘息急闷。

用法用量每服3钱,以水1中盏,煎至6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三十五

《圣惠》卷六:马兜铃散

药方名称马兜铃散

处方马兜铃3分,桑根白皮3分(锉),汉防己半两,麻黄3分(去根节),白茯苓3分,柴胡3分(去苗),白前半两,大腹皮3分(锉),陈橘皮1两(汤浸,去白瓤,焙),桔梗3分(去芦头),五味子半两,甘草1分(炙微赤,锉),紫菀半两(洗去苗土),杏仁50枚(汤浸,去皮尖双仁,麸炒令微黄)。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肺气喘急,时嗽,坐卧不得,喉中呜,心胸满闷。

用法用量方中茯苓,《普济方》用一两。

注意忌炙煿热面。

摘录《圣惠》卷六

女科指掌》卷三:马兜铃散

药方名称马兜铃散

处方马兜铃、苏子、枳壳桔梗甘草、桑白皮陈皮砂仁

功能主治妊娠喘息。

摘录女科指掌》卷三

《圣惠》卷十四:马兜铃散

药方名称马兜铃散

处方马兜铃半两,桑根白皮1两(锉),甘草1分(炙微赤,锉),白前半两,桔梗1两(去芦头),款冬花半两。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伤寒后肺萎劳嗽,上气喘促。

用法用量每服2钱,以水1中盏,加灯心半束,煎至6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十四

普济方》卷一六三:马兜铃散

药方名称马兜铃散

处方马兜铃(炒)1两,甘草(炒)1两,百部杏仁(去皮尖,炒熟)1两。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喘嗽,咳脓涎。

用法用量每服3钱,水1盏,煎至7分,去滓,食后温服。

摘录普济方》卷一六三

《圣惠》卷四十六:马兜铃散

药方名称马兜铃散

处方马兜铃1两,人参1两(去芦头),贝母1两(煨微黄),甘草1两(炙微赤,锉),杏仁1两(汤浸,去皮尖双仁,麸炒微黄),甜葶苈1两(隔纸炒令紫色),麻黄1两(去根节),知母1两,皂荚1两(去黑皮,涂酥,炙微黄焦,去子),五灵脂1两,威灵仙1两,桑根白皮1两(锉),款冬花1两,陈橘皮1两(汤浸,去白瓤,焙),黄明胶2两(捣碎,炒令黄燥)。

制法上为粗散。

功能主治咳嗽喘急,面目四肢浮肿。

用法用量每服5钱,以淡浆水1中盏,煎至6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四十六

圣济总录》卷六十六:马兜铃散

药方名称马兜铃散

处方马兜铃半两,黄芩半两(去黑心),知母半两(切,焙),白茯苓半两(去黑皮),紫菀半两(去苗土),麻黄半两(去根节),甘草半两(炙,锉),杏仁半两(去皮尖双仁,炒黄),贝母半两(去心),大黄半两(锉,炒)。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肺热上气喘逆,咳嗽咯血。

用法用量每服2钱匕,煎桑根白皮、枣汤调下。

摘录圣济总录》卷六十六

《圣惠》卷四十六:马兜铃散

药方名称马兜铃散

处方马兜铃1两,桑根白皮1两(锉),川升麻半两,灯心3束,甘草3分(炙微赤,锉),大腹皮1两(锉),赤茯苓1两,枳壳1两(麸炒微黄,去瓤)。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咳嗽喘急,胸膈烦闷。

用法用量每服5钱,以水1大盏,加生姜半分,煎至5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四十六

方出《证类本草》卷十一引《简要济众方》,名见《普济方》卷一六三:马兜铃散

药方名称马兜铃散

处方兜铃2两(只有里面子,去却壳,酥半两,入碗内拌,和匀,慢火炒干),甘草1两(炙)。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肺气喘嗽。

用法用量每服1钱,水1盏,煎6分,温呷;或以药末含,咽津亦得。

摘录方出《证类本草》卷十一引《简要济众方》,名见《普济方》卷一六三

《圣惠》卷六:马兜铃散

药方名称马兜铃散

处方马兜铃1两,桑根白皮1两(锉),汉防己半两,甘草半两(炙微赤,锉),半夏3分(汤浸7遍,去滑),甜葶苈半两(隔纸炒令紫色),百合3分,天门冬3分(去心),赤茯苓3分。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肺气咳嗽,喘急妨闷,面目浮肿。

用法用量每服3钱,以水1中盏,加生姜半分,煎至6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六

圣济总录》卷六十七:马兜铃散

药方名称马兜铃散

处方马兜铃根1两,木香3分,楝实(微炮)3分。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上气喘急。

用法用量每服2钱匕,食后、临卧浓煎乌梅、蜜汤调下。

摘录圣济总录》卷六十七

《圣惠》卷七十四:马兜铃散

药方名称马兜铃散

处方马兜铃半两,紫苏叶1两,桔梗半两(去芦头),人参半两(去芦头),桑根白皮2两(锉),甘草半两(炙微赤,锉),大腹皮1两(锉),贝母半两(煨微黄),陈橘皮1两(汤浸,去白瓤,焙),五味子2分。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妊娠胎气壅滞,咳嗽喘急。

用法用量每服4钱,以水1中盏,加生姜半分,煎至6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七十四

《医方类聚》卷十引《简要济众方》:马兜铃散

药方名称马兜铃散

别名马兜铃汤、五味子

处方马兜铃1两,麻黄1两(去节),五味子1两,甘草1两(炙令黄色)。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肺脏虚实不调或痰滞咳嗽,颊红虚烦。鼻渊。

用法用量马兜铃汤(《圣济总录》卷五十)、五味子汤(《圣济总录》卷四十八)。

摘录《医方类聚》卷十引《简要济众方》

猜你喜欢

  • 参香丸

    《绛囊撮要》:参香丸药方名称参香丸处方苦参6钱,木香4钱(忌火),甘草5钱。制法上为末,饭为丸,重1钱。功能主治红白痢。用法用量红痢,甘草汤送下;白痢,姜汤送下;红白痢,米汤送下;噤口痢,砂仁莲肉汤送

  • 龙虎交加散

    药方名称龙虎交加散处方南木香(锉碎,用纸垫锅,焙干,研为细末)、罂粟壳(去顶瓤筋,锉,焙干,为细末)、甘草(用湿纸裹煨,焙干,为细末)、吴白芷(面裹煨,去面,焙干,为细末)、川芎(湿纸裹煨,焙干,为细

  • 藿香扶脾饮

    药方名称藿香扶脾饮处方炙甘草厚朴半夏藿香木香陈皮麦芽功能主治健脾化湿。治酒疸日久,渐至腹胀、面足成全身浮肿。用法用量水煎,日二服。摘录《杂病源流犀烛》卷十六

  • 楝果裘

    药方名称楝果裘处方楝树果2个。功能主治阳阴胃经实火上攻,血从牙缝流出。用法用量连肉核捣烂,丝绵包裹,先用温汤漱净瘀血,塞于牙缝内。其血自止。摘录《外科正宗》卷四

  • 疔毒秘丸

    药方名称疔毒秘丸处方人指甲不拘多少(炒黄研细),麝香1分,便壶底1匙。制法上为末,为丸,如米大。功能主治疔毒。摘录《外科方外奇方》卷三

  • 阿胶煎丸

    药方名称阿胶煎丸处方伏道艾(取叶去梗,捣熟,筛去粗皮,只取艾茸,称取2两,米醋煮1伏时,候干研成膏),阿胶3两(炙),糯米(炒)1两,大附子(炮,去皮脐)1两,枳壳(去瓤,麸炒)1两。制法上为末,入煎

  • 定志珍珠粉丸

    药方名称定志珍珠粉丸别名定志真蛤粉丸处方人参3两,白茯苓3两,远志(去心)2两,石菖蒲2两,海蛤粉3两,黄柏(炒焦色)3两,樗根皮2两,青黛2两。制法上为细末,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青黛为衣。功能主治

  • 橘蒜丸

    药方名称橘蒜丸处方大蒜(去皮,每瓣攒一窍,入去壳巴豆1粒,用湿纸裹,煨熟,去巴豆不用)。制法用蒜捣成膏,入橘红末与蒜膏一味杵成剂,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心腹痞胀。用法用量每服30-50丸,米饮、姜汤

  • 八仙玉液

    《顾松园医镜》卷十二:八仙玉液药方名称八仙玉液处方藕汁400毫升 梨汁 蔗浆芦根汁 茅粮(水煎取浓汁)人乳 童便各200毫升 生鸡子白3枚功能主治阴虚咳嗽痰血。用法用量上药将诸汁、蔗浆、人乳炖滚,再与

  • 变白散

    《普济方》卷一一二:变白散药方名称变白散处方矾末。功能主治紫癜风。用法用量揉薄荷揾矾末擦患处,每澡浴了时用之。摘录《普济方》卷一一二《普济方》卷四十九引《卫生家宝》:变白散药方名称变白散处方大浆石榴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