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方剂>香连丸

香连丸

《中国药典》:香连丸

药方名称香连丸

处方黄连吴茱萸制)800g木香200g

性状为淡黄色至黄褐色的水丸;气微,味苦。

炮制上二味,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每100g粉末用米醋8g加适量的水泛丸,干燥,即得。

功能主治清热燥湿,行气止痛。用于湿热痢疾,里急后重,腹痛泄泻;菌痢,肠炎。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3~6g,一日2~3次;小儿酌减。

贮藏密闭,防潮。

摘录《中国药典》

《政和本草》卷七引《李绛兵部手集方》:香连丸

药方名称香连丸

处方宣连 青木香各等分

制法上药,同捣筛,白蜜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治赤白痢疾。

用法用量空腹时用温开水送下20~30丸。每日二三次。其久冷人,即用煨熟大蒜作丸服。

摘录《政和本草》卷七引《李绛兵部手集方》

太平圣惠方》卷九十三:香连丸

药方名称香连丸

别名豆蔻香连丸(《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十)。

处方木香15克黄连22.5克(去须微炒)诃黎勒15克(煨,用皮)肉豆蔻122枚(去壳)丁香7.5克

制法上药捣罗为末,以烧饭和丸,如黍粒大。

功能主治治小儿乳食不节,肠胃虚弱,冷热失调,下赤白痢,腹内疠痛,日夜频作,不欲饮食。

用法用量每服以粥饮送下5丸,日三四服。

摘录太平圣惠方》卷九十三

圣济总录》卷七十五:香连丸

药方名称香连丸

处方木香黄连(去须,炒)甘草(炙,锉)肉豆蔻(去壳)

制法上四味,等分,捣罗为末,砂糖和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治热痢。

用法用量每次15丸,空腹时用米汤下,更以意加减。

摘录圣济总录》卷七十五

鸡峰普济方》卷十四:香连丸

药方名称香连丸

处方黄连地榆赤石脂各60克龙骨阿胶木香艾叶黄芩各30克 肉豆蔻45克使君子22.5克赤芍药30克

制法上为细末,醋煮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治便泄下痢,日夜无数,怠堕力少,米谷不化,脓血相杂,脐腹疠痛,痞满肠鸣,里急后重。

用法用量每服30丸,乌梅米饮下,不拘时。

摘录鸡峰普济方》卷十四

儒门事亲》卷十二:香连丸

药方名称香连丸

处方木香诃子肉(面炒)黄连(炒)各15克龙骨6克

制法上为细末,饭为丸,如黍米大。

功能主治治湿热痢无积滞者。

用法用量每服20丸,米饮汤下。

摘录儒门事亲》卷十二

猜你喜欢

  • 抗骨增生丸

    药方名称抗骨增生丸处方熟地黄210g肉苁蓉(蒸)140g狗脊(盐制)140g女贞子(盐制)70g淫羊藿140g鸡血藤140g莱菔子(炒)70g骨碎补140g牛膝140g性状为黑色的水蜜丸、小蜜丸或大蜜

  • 胡芦巴丸

    《景岳全书》卷五十八引《百一选方》:胡芦巴丸药方名称胡芦巴丸处方胡芦巴(炒)500克 大巴戟(炒)川乌(炮,去皮)各180克川楝子(炒)560克茴香600克吴茱萸(汤浸七次,炒)300克制法上药研末,

  • 清疳解毒汤

    药方名称清疳解毒汤处方人中黄川黄连(生)柴胡各1.5克知母(生)连翘(去心)牛蒡子(炒,研)犀角(镑)黑参荆芥防风各3克石膏(煅)4.5克功能主治治疹后余毒上攻,致患走马牙疳,牙根溃烂,随变黑腐,臭秽

  • 麻桂温经汤

    药方名称麻桂温经汤处方麻黄桂枝红花白芷细辛桃仁赤芍甘草功能主治治损伤后复感寒邪,周身关节疼痛。用法用量水煎服。摘录《伤科补要》卷三

  • 加味止痛没药散

    药方名称加味止痛没药散处方没药3钱,血竭3钱,大黄2钱,朴消2钱,石决明3钱(煅)。功能主治初起眼疼,白珠红,后起云翳。用法用量上为末,分4付。早、晚清茶调服。摘录《医林改错》卷上

  • 肺热汤

    药方名称肺热汤处方羚羊角3钱,玄参3钱,射干3钱,薄荷3钱,芍药3钱,升麻3钱,柏皮3钱,生地黄1合,栀子仁4钱,竹茹2钱。功能主治肺鸣叶焦,令人色白毛败,发为痿(辟足),脉来短数。各家论述羚羊角、玄

  • 养阴清热汤

    徐治鸿方:养阴清热汤药方名称养阴清热汤处方生地15克,熟地15克,白芍12克,黄芩12克,丹皮12克,玄参12克,桔梗12克,山药12克,地骨皮12克,女贞子12克,天冬10克,麦冬10克,栀子10克

  • 疳积膏药

    药方名称疳积膏药处方葱白7寸,生栀子7个,苦杏仁7个,红枣7个,皮消3钱,灰罗白面3钱,真头酒糟1两。制法石臼内捣如泥,白布(五寸宽)2块,摊膏2张。功能主治小儿2-3岁,失乳后,服食米面,积块痞癖生

  • 菟丝子补肾汤

    药方名称菟丝子补肾汤处方菟丝子9克,石斛9克,石决明9克,炒杭菊9克,当归9克,谷精草9克,炒茺蔚子9克,潼蒺藜9克,陈皮6克,炒谷芽5克。功能主治补肾养肝,明目。主肾气不足。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剂

  • 灰矿散

    药方名称灰矿散处方古窑石灰半两,紫矿半两。制法上为散。功能主治止血。主金疮。用法用量敷之。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三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