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方剂>附子理中丸

附子理中丸

《中国药典》:附子理中丸

药方名称附子理中丸

处方附子(制)100g党参200g白术(炒)150g干姜100g甘草100g

性状为棕褐色或棕黑色的水蜜丸或黑褐色的大蜜丸;气微,味微甜而辛辣。

炮制以上五味,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每100g粉末用炼蜜35~50g加适量的水泛丸,干燥,制成水蜜丸;或加炼蜜100~120g制成大蜜丸,即得。

功能主治温中健脾。用于脾胃虚寒,脘腹冷痛,呕吐泄泻,手足不温。

用法用量口服,水蜜丸一次6,大蜜丸一次1丸,一日2~3次。

注意孕妇慎用。

规格大蜜丸每丸重9g

贮藏密封。

摘录《中国药典》

《局方》卷五:附子理中丸

药方名称附子理中丸

别名附子白术丸、理中丸、大姜煎丸

处方附子(炮,去皮脐)3两,人参(去芦)3两,干姜(炮)3两,甘草(炙)3两,白术3两。

制法上为细末,炼蜜为丸,每两作10丸。

药理作用附子理中丸的药理作用《中成药》(1990;5:25):实验证明,附子理中丸能增强小鼠的耐寒能力,对醋酸引起的小鼠腹痛有显着的镇痛作用。附子理中丸还可明显拮抗肾上腺素和乙酸胆碱对家兔离体肠管的作用,对离体肠管的运动状态有双向调节作用,即明显拮抗肾上腺素引起的回肠运动抑制和乙酰胆碱引起的回肠痉挛。

功能主治温脾散寒,止泻止痛。主脾胃虚寒,食少满闷,腹痛吐利,脉微肢厥,霍乱转筋,或感寒头痛,及一切沉寒痼冷。

用法用量附子白术丸(《鸡峰》卷十二)、理中丸(《儒门事亲》卷十二)、大姜煎丸(《普济方》卷三九五)。

注意忌食生冷食物,孕妇忌服。

摘录《局方》卷五

景岳全书》卷五十八:附子理中丸

药方名称附子理中丸

处方附子理中汤去白术

功能主治阴寒肾气动者。

用法用量炼蜜为丸服。

摘录景岳全书》卷五十八

猜你喜欢

  • 代杖汤

    《外科大成》卷四:代杖汤药方名称代杖汤处方土鳖5个(焙)苏木乳香没药各6克木耳川山甲 丹皮枳壳蒲黄归尾木通甘草各3克功能主治主打伤。用法用量酒、水煎服。摘录《外科大成》卷四《外科证冶全书》卷四:代杖汤

  • 黄金碧玉膏

    药方名称黄金碧玉膏处方白占1两,黄占5钱,头发5钱,归身5钱。制法上药用麻油6两,以头发先熬枯,去滓,再下归身熬枯去滓,后下黄白占,待化开再下乳香、没药2味,化开和匀成膏。功能主治长肉生肌止痛。主发背

  • 二妙丸加味汤

    药方名称二妙丸加味汤处方苍术30克,黄柏20克,川断15克,鸡血藤25克,双花25克,板蓝根25克,大青叶15克,公英50克,连翘15克,石斛20克,滑石20克,甘草10克。功能主治清热化湿,祛风通络

  • 豨桐丸

    药方名称豨桐丸处方豨莶草 臭梧桐各等分制法上药酒制晒干,为细末,炼蜜为丸。功能主治祛风胜湿,舒筋活络。治感受风湿,两足酸软,步履艰难,状似风瘫。现用于风湿性关节炎及慢性腰腿痛。用法用量每服12克,早、

  • 加味五宝丹

    药方名称加味五宝丹处方真珠(豆腐煮)3钱,琥珀3钱,钟乳石(煅,为细末,人乳浸,饭上蒸过)4钱5分,辰砂(为末,飞)2钱5分,冰片1钱,牛黄2钱5分,山慈姑2钱5分,海参2钱5分(一方加麝香5分,旧琉

  • 补肺白石英散

    《圣惠》卷六:补肺白石英散药方名称补肺白石英散处方白石英1两(细研如粉),五味子1两,麦门冬3分(去心),干姜半两(炮裂,锉),白茯苓1两,附子1两(炮裂,去皮脐),甘草半两(炙微赤,锉),桂心1两,

  • 健脾固本药酒

    药方名称健脾固本药酒别名福寿药酒处方当归2斤,川芎8两,白芍4两,酒地4两,党参6两,白术4两,广皮8两,佛手1斤,红花8两,桃仁4两,玄胡4两,吴萸4两,丁香2两,紫蔻2两,良姜4两,檀香2两,香附

  • 一炁丹

    药方名称一炁丹处方人参制附子各等分制法炼白蜜丸,如绿豆大。功能主治益气温阳。治脾肾虚寒,不时易泻,腹痛阳痿,怯寒神疲。用法用量每服1~3克,白开水送下。摘录《景岳全书》卷五十一

  • 白薇煎

    药方名称白薇煎处方东白薇2钱,泽兰叶3钱,穿山甲片1钱(炒黄,研)。功能主治行血络,通瘀透邪。主箭风痛。或头项、肩背、手足、腰(月少)、筋骨疼痛,遍身不遂。用法用量好酒煎服。摘录《春脚集》卷四

  • 薄芥汤

    药方名称薄芥汤处方薄荷2钱,荆芥2钱,苦参2钱。功能主治火斑疮。天气严寒,向火烘手,炙伤皮肤,因而成斑,变成痛痉。用法用量煎汤一碗,洗之。即愈。摘录《洞天奥旨》卷十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