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方剂>防疫丹

防疫丹

《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重庆方):防疫丹

药方名称防疫丹

处方牛黄6钱,麝香3钱,蟾酥3钱,梅片6钱,大黄3两,甘草40两,细辛7钱5分,朱砂25两,白矾1两5钱,薄荷冰4两。

制法牛黄麝香蟾酥、梅片、薄荷冰、朱砂另乳,余药共研细末。玻瓶装,每重1钱包装。

功能主治提神醒脑,宽中解郁,通利肠胃,生津止渴。主晕船晕车,口舌烦渴,恶心呕吐,昏厥拘挛。

用法用量常用2-3分。

摘录《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重庆方)

《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沙市方):防疫丹

药方名称防疫丹

处方法夏6两,广陈皮2两,佩兰叶2两,粉甘草3两,苏叶1两5钱,苍术2两,白芷3两,广藿香4两,厚朴2两,神曲4两,香附4两,槟榔2两,砂仁2两,茯苓6两,薄荷冰4钱。

制法上为极细末。

功能主治夏季暑湿蕴结,颐痛,恶寒发热,腹鸣呕吐、水泻。

用法用量每服1钱,温开水下。轻者日服1次,重者日服2次。小儿、老人酌减。

注意水份不足,无寒湿蕴结者忌服。

摘录《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沙市方)

猜你喜欢

  • 厚朴橘皮煎

    药方名称厚朴橘皮煎处方厚朴(去皮,姜制)3两,枳壳(麸炒)1两2钱,干姜(炮)1两2钱,良姜1两2钱,青皮、陈皮(各去白)、肉桂(去皮)、全蝎(去尾足毒)斟酌分量。制法上为末,醋糊为丸,如梧桐子大。功

  • 葱白香豉汤

    药方名称葱白香豉汤处方葱白(洗净)1握,香豉(如法修事者)4合,(?菫)竹叶(取东畔枝叶,拣去虫蚀及有虫卵秽迹者,东流水洗净,切)半升,乌梅10枚(汤润,去核,藏米中蒸烂),常山(临用去苗,同甘草末水

  • 冬瓜拔刀

    药方名称冬瓜拔刀处方冬瓜(研取汁)3合,小麦面4两,地黄汁3合。功能主治产后血壅消渴,日夜不止。用法用量上药一处搜和如常面,切为拨刀。先将(鹿章)肉4两细切,用五味调和煮汁熟,却滤去肉取汁,下拨刀面煮

  • 二子养亲汤

    药方名称二子养亲汤处方苏子、芥子、当归、腹皮、覆花、黄芩、陈皮、枳壳、甘草。功能主治酒症寒热火痰致喘。用法用量生姜、葱为引。摘录《点点经》卷三

  • 桔梗麦冬汤

    药方名称桔梗麦冬汤处方桔梗5钱,牛蒡子5钱,生甘草(锉末)5钱,麦门冬(去心)1两。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痘疮毒气上塞,咽喉口舌生疮,不能吮乳者。用法用量每服3钱,淡竹叶汤调下。摘录《医林纂要》卷九

  • 厚朴六合汤

    药方名称厚朴六合汤处方四物汤4两,厚朴(姜制)1两,枳实(麸炒)半两。功能主治虚劳气弱,咳嗽喘满;妊娠伤寒汗下后,虚痞胀满者。摘录《元戎》

  • 昌阳泻心汤

    药方名称昌阳泻心汤处方石菖蒲1钱,黄芩(酒炒)1钱,制半夏1钱,川连(姜汁炒)5-6分,苏叶3-4分,制厚朴8分,鲜竹茹2钱,枇杷叶(刷)2钱,芦根1两。功能主治霍乱后,胸前痞塞,汤水碍下,或渴,或呃

  • 利咽解毒汤

    《赤水玄珠》卷二十八:利咽解毒汤药方名称利咽解毒汤处方山豆根麦冬各3克 牛子(炒)玄参桔梗各2.1克甘草0.6克防风1.5克绿豆49粒功能主治治咽喉痛。用法用量水煎服。摘录《赤水玄珠》卷二十八《痘疹传

  • 鹿茸大补丸

    药方名称鹿茸大补丸处方仙茅4两,山萸2两,首乌(制)半斤,萆薢2两,麦冬2两,天冬2两,云苓2两,五味子2两,小茴2两,巴戟2两,锁阳2两,生山药2两,故纸(炒)2两,覆盆子(炒)2两,杜仲2两,牛膝

  • 点眼黄连膏

    《圣济总录》卷一○五:点眼黄连膏药方名称点眼黄连膏处方黄连(去须,椎碎)半两,马牙消(研)1钱。制法将黄连用水浸,于日内晒令色浓,以绵滤过,后下消末于黄连汁中,依前日内晒干,为细末。功能主治积年风热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