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方剂>镇惊丸

镇惊丸

《魏氏家藏方》卷十:镇惊丸

药方名称镇惊丸

处方天麻天南星(炮)蝉壳防风(去芦)朱砂(别研)僵蚕(直者,微炒去丝)各7.5克全蝎14个(去毒)雄黄(别研)白附子(炮)麝香(别研)各7.5克金箔银箔各20片

制法上为细末,乳汁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治小儿惊风。

用法用量每服1~2丸,薄荷汤下。

摘录《魏氏家藏方》卷十

《直指小儿方》卷二:镇惊丸

药方名称镇惊丸

处方紫石英(烧,醋淬,研)铁粉远志肉(姜制,焙)茯神人参琥珀滑石南星(炮)蛇黄(煅,醉淬)龙齿各7.5克熊胆4克轻粉0.3克

制法上为细末,炼蜜丸,朱砂为衣,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治小儿惊痫。

用法用量每次1丸,金、银汤或猪乳调,拭入口中。

摘录《直指小儿方》卷二

医宗金鉴》卷五十一:镇惊丸

药方名称镇惊丸

处方茯神麦冬(去心)各15克 辰砂远志(去心)石菖蒲枣仁(炒)各9克牛黄4.5克 川黄连(生)9克珍珠6克胆星15克 钓藤钩15克天竺黄15克犀角9克甘草(生)6克

制法上药共研细末,炼蜜为丸,每丸重1.5克。

功能主治治小儿心、肝热盛,因受惊吓,神气溃乱,遂成痫证,发时吐舌急叫,面色乍红乍白,如人将捕之状。

用法用量量儿大小与服,用淡姜汤送下。

摘录医宗金鉴》卷五十一

《中药成方配本》:镇惊丸

药方名称镇惊丸

处方琥珀15克 飞朱砂30克 煅青礞石15克 珠粉4.5克天竺黄30克胆星30克 白附子9克天麻15克全蝎9克僵蚕30克天花粉30克 水飞寒水石30克 西牛黄1.5克 飞腰黄15克麝香3克 生甘草90克

制法上药各取净末和匀,将甘草煎汁去滓,同白蜜60克炼熟,化水泛丸,约成丸950粒,金箔450张为衣。

功能主治祛风痰,镇惊搐。治小儿惊风痰喘搐搦。

用法用量每服3粒至5粒,分二次,开水化服。

摘录《中药成方配本》

猜你喜欢

  • 莴苣子粥

    药方名称莴苣子粥处方莴苣子10~15克 生甘草3~5糯米或粳米100克制法先将莴苣子捣碎,与甘草同煎取汁,去渣,入米煮成稀粥。功能主治补脾胃,通乳汁。适用于妇女产后体虚乳少或乳汁不通。用法用量每天食3

  • 胆连丸

    药方名称胆连丸处方干绿豆粉4两,黄连(细末)4钱。制法上2味盛于盅内,用猔猪胆4个,取汁入末内,加麦面和匀为丸,如绿豆大。功能主治火眼,口疮。用法用量每日15丸,盐汤送下;服3日,再不必服。如口疮,噙

  • 止消汤

    药方名称止消汤处方石膏人参茯神各15克玄参30克 生地黄60克知母麦芽谷芽神曲各9克功能主治治消渴。大渴欲饮,一饮数十碗,始觉胃中少快,否则胸中嘈杂,如虫上钻,易于饥饿,得食渴减,不食渴尤甚,属胃消者

  • 二甘散

    药方名称二甘散处方黄连2钱,胆草3钱,葳蕤2钱,白芍5钱,天麻2钱,荆芥2钱,甘菊花3钱,甘草3钱,忍冬1两。功能主治瞳子髎穴生阳疽。用法用量水煎,食后服。服2剂。摘录《洞天奥旨》卷五

  • 清风导赤汤

    药方名称清风导赤汤处方生地 赤茯苓各3克牛蒡子(炒,研)白鲜皮金银花南薄荷叶木通各2.4克黄连(酒炒)生甘草各0.9克 灯心165厘米功能主治消风祛湿,清心利水。治婴儿由于胎中血热,出生后复感风邪,致

  • 百中散

    《幼幼新书》卷二十四引《水鉴》:百中散药方名称百中散处方黄葵花2分,白芷2分,延胡索2分,槟榔10分,郁金4分,蚯蚓1条,黄盐6分,虾蟆少许,白米1勺,牛肉脯2分,蜘蛛(灰)1个。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

  • 芙蓉丹

    药方名称芙蓉丹处方附子1两(炮),朱砂半两。制法上为末,煮糊为丸。功能主治心肾不足,气不升降,用心过度,惊悸多忘。用法用量每服50丸。空心盐汤送下。摘录《普济方》卷二二四引《济生》

  • 二豆饮

    药方名称二豆饮处方小黑豆1升半,绿豆1升半(淘),赤小豆2两,甘草节2两。功能主治防痘,稀痘。主用法用量每日水煮,任意食豆饮汁。痘疹流行时,预服痘自不发,虽出必稀少。摘录《经验良方》

  • 泻黄散

    药方名称泻黄散别名泻脾散(《小儿药证直诀》卷下)。处方藿香叶21克 山栀子仁3克石膏15克甘草90克防风120克(去芦,切,焙)制法上锉,同酒、蜜微炒香,为细末。功能主治泻脾胃伏火。治脾胃伏火,口燥唇

  • 豆蛤散

    药方名称豆蛤散处方黄柏末1两,枯矾2钱,铜绿2钱,烟膏3钱,金佗僧3钱,蛤粉8钱,青黛3钱,生石膏1两,黄豆炭5钱。制法上为细末。功能主治大人、小儿头面破烂流水,黄水疮水至处即烂,或结厚靥;并治腿足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