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方剂>金针丸

金针丸

《宣明论》卷十三:金针丸

药方名称金针丸

别名六神丸

处方丁香木香乳香阿魏轻粉骨碎补(去毛)、槟榔、官桂、桂心、巴豆(去皮)、杏仁(去皮)、不木灰、肉豆蔻阳起石朱砂各等分。

制法上为细末,水面糊为丸,如小豆大。

功能主治阳绝痞气,心腹不忍者。

用法用量每服1丸,针穿作孔子,小油内滚过,灯焰内燎遍,于油中蘸死,嚼生姜下,不拘时候,1日3次。

摘录《宣明论》卷十三

《鸡峰》卷十八:金针丸

药方名称金针丸

处方巴豆朱砂各等分。

制法面糊为丸,如麻子大,遂旋用针穿一窍子。

功能主治卒然呕吐,胸中痞闷,气不下行,此由饮食失宜,过伤胃气,胃气滞而不行,水谷不化,气逆则吐,其脉沉疾而短滑。

用法用量每服1丸,以针扎定,于灯上烧少时,熟水送下。

摘录《鸡峰》卷十八

圣济总录》卷二十二:金针丸

药方名称金针丸

处方不灰木2钱,阳起石1钱,阿魏1钱,白丁香1钱半,丹砂(研)1钱半,乳香1钱半,腻粉1钱半,硫黄1分,巴豆(去皮心膜,出油)2-7粒。

制法上为细末,糯米粽子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伤寒阴气结伏在胸膈,虚痞,或痛不可忍者。

用法用量每服5-7丸,丁香汤送下,不拘时候。

摘录圣济总录》卷二十二

《博济》卷一:金针丸

药方名称金针丸

别名大金针丸

处方阳起石半两,不灰木半两,阿魏半两,巴豆25粒(去皮心,不去油),杏仁25枚(去皮尖)。

制法上为细末,用软粟米饮为丸,如弹子大。

功能主治伤寒结胸气逆,并手足冷,呕吐不定。

用法用量大金针丸(《圣济总录》卷二十二)。

摘录《博济》卷一

猜你喜欢

  • 冰硼散

    《中国药典》:冰硼散药方名称冰硼散处方冰片50g硼砂(煅)500g朱砂60g玄明粉500g性状为粉红色的粉末;气芳香,味辛凉。炮制以上四味,朱砂水飞成极细粉,硼砂粉碎成细粉,将冰片研细,与上述粉末及玄

  • 比金丸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十:比金丸药方名称比金丸处方滑石腻粉(研)各450克青黛(研)75克天南星(炮)375克巴豆700个(去皮取霜)制法上为细末,以面糊为丸,如麻子大。功能主治主小儿惊风,身热,喘粗

  • 豆蔻饮

    《圣济总录》卷五十二:豆蔻饮药方名称豆蔻饮处方肉豆蔻(去壳)1两,葫芦巴1两,茴香子(炒)1两,丁香1两,沉香3分。制法上为粗末。功能主治肾脏虚冷,腹胁胀满。用法用量每服3钱匕,水1盏,入盐少许,煎至

  • 快斑散

    《杨氏家藏方》卷十九:快斑散药方名称快斑散别名快斑汤、人参快斑散处方紫草茸1两,蝉蜕(去土)1两,人参(去芦头)1两,白芍药1两,木通1分,甘草1分(炙)。功能主治气虚而血不和,痘疹见点,或隐或现,起

  • 胡麻将军散

    药方名称胡麻将军散处方二花2钱,当归1钱,穿山甲1钱半,牛子1钱半,山栀1钱半,黄芩1钱半,黄柏1钱半,黄连6分,大黄2钱,芒消2钱,大胡麻1钱半,小胡麻1钱半,甘草4分。功能主治酒伤成癣成疥,虫毒入

  • 川乌通圣散

    药方名称川乌通圣散处方川乌、防风、石膏、川芎、全蝎、苍术、枳壳、僵蚕、麝香1厘,桔梗、蝉蜕、当归、薄荷各等分。功能主治麻疯。用法用量加生姜,水煎,再加好酒2小蛊,热服。摘录《秘传大麻疯方》

  • 解毒大青汤

    药方名称解毒大青汤处方玄参桔梗知母大青叶升麻石膏山栀人中黄麦门冬木通各3克功能主治泻火解毒。治疗疮误灸,逼毒入里,致生烦躁,谵语不定者。用法用量用水400毫升,加淡竹叶、灯心各20件,空腹时服。便秘,

  • 地魄汤

    《血证论》卷八引黄坤载:地魄汤药方名称地魄汤处方甘草3克半夏麦冬芍药玄参牡蛎各9克五味子3克功能主治清火降逆,养阴生津。主吐血、咯血、咳血日久,肺脏气阴两伤者。用法用量水煎服。摘录《血证论》卷八引黄坤

  • 利胆丸

    药方名称利胆丸处方茵陈4钱,龙胆草3钱,郁金3钱,木香3钱,枳壳3钱。制法共研细末,加鲜猪胆汁或牛胆汁1斤,先将胆汁熬浓至半斤,拌入药末中,并加适量蜂蜜为丸,每丸3钱。功能主治胆囊炎、胆石症。用法用量

  • 牛黄上清丸

    《中国药典》:牛黄上清丸药方名称牛黄上清丸处方牛黄2g薄荷30g菊花40g荆芥穗16g白芷16g川芎16g栀子50g黄连16g黄柏10g黄芩50g大黄80g连翘50g赤芍16g当归50g地黄64g桔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