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方剂>调经丸

调经丸

《北京市中药成方选集》:调经丸

药方名称调经丸

处方香附(炙)200两,阿胶(炒)100两,熟地100两,川芎50两,白术(炒)75两,橘皮50两,茯苓50两,当归75两,白芍75两,麦冬50两,法半夏50两,川断50两,丹皮50两,玄胡索(醋炙)25两,没药(炙)26两,益母草100两,吴茱萸(炙)25两,小茴香(炒)25两,甘草15两,黄芩50两,艾叶(炒炭)50两。

制法上为细末,炼蜜为丸,重3钱。

功能主治理气调经,止痛散瘀。主经血不调,行经腹痛,气滞血凝。

用法用量每服1丸,温开水送下,日2次。

摘录《北京市中药成方选集》

女科秘要》卷三:调经丸

药方名称调经丸

处方三棱1两,蓬术1两,川归1两,白芍1两,生地1两,熟地1两,玄胡1两,白茯苓1两,川芎8钱,砂仁8钱,乌药8钱,香附1两2钱,大茴香2两,小茴香2两。

制法共为末,米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妇人血气皆虚,月经前期,色如猪肝水,五心作热,腰痛,小腹痛,面色痿黄,不思饮食。

用法用量先服黄芩散退其烦热,后服此方。

摘录女科秘要》卷三

《嵩崖尊生》卷十四:调经丸

药方名称调经丸

处方当归2两,白芍2两,山萸2两,山药2两,生地2两,香附2两,茯苓1两5钱,丹皮1两5钱,泽泻1两5钱,炒栀1两5钱,陈皮1两5钱,益母1两,川芎1两,白术1两。

功能主治经水或前或后,时多时少,时数时断。

用法用量蜜丸服。

摘录《嵩崖尊生》卷十四

《郑氏家传女科万金方》卷二:调经丸

药方名称调经丸

处方当归1两,陈皮1两,白芷1两,牛膝1两,三棱1两,蓬术(醋制)1两,玄胡索1两,白术1两5钱,川芎1两5钱,枳壳1两5钱,小茴香1两5钱,熟地1两5钱,香附2两,粉草5钱。

制法醋煮粳米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补气血,扶脾胃,调经水。主室女17-18岁,脾胃虚弱,误食生冷,经脉不通,或阻百日,或半年,颜色青黄,饮食少进,寒热往来,四肢困倦,头痛目弦,肚腹疼痛,五心烦热,呕吐膨胀。

用法用量每服90丸,空心米饮或酒送下。先服逍遥散,次取加味八珍汤,再服此方。

摘录《郑氏家传女科万金方》卷二

《准绳·女科》卷四:调经丸

药方名称调经丸

处方香附半斤(童便、酒、醋各浸1分,生1分,俱酒炒),川杜仲(姜汁炒)半斤,大川芎4两,白芍药4两,当归(去尾)4两,怀生地4两,广陈皮4两,小茴香(酒炒)4两,玄胡索(略炒)4两,肉苁蓉(酒浸)4两,旧青皮(麸炒)4两,台乌药(炒)4两,枯黄芩(酒炒)4两,乌贼鱼骨(酥炙)4两。

制法上为末,醋和面打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调经种子。主

用法用量每服100丸,空心好酒送下。

摘录《准绳·女科》卷四

《回春》卷六:调经丸

药方名称调经丸

处方当归(酒洗)2两,川芎1两,熟地黄(姜汁炒)1两,青皮(麸炒)1两,陈皮1两,枳壳(去瓤,炒)1两,白术(去芦)1两,厚朴(姜汁炒)1两,小茴香(炒)1两,艾叶(去筋)1两,三棱(煨醋炒)1两,莪术(煨醋炒)1两,砂仁1两,白芷1两,牛膝(去芦,酒洗)1两,玄胡1两,香附(醋炒)5两,粉草5钱,琥珀5钱(另研入)。

制法上为末,醋打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经闭。

用法用量寿世保元》有赤芍,无琥珀

肚痛,加苍术,去白术

摘录《回春》卷六

《便览》卷四:调经丸

药方名称调经丸

处方熟地3两,当归2两,芍药1两半,香附4两,莪术1两,陈皮1两,白术2两,枳实1两,乌药1两,砂仁5钱,阿胶5钱,艾叶7钱。

制法艾叶香附、芍药一处醋煮透焙干为末,醋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经水或前或后,或多或少,或有积块,或赤白带下,或经水2-3月不行。

用法用量每服60丸,空心米汤送下。

腹痛,加玄胡。

摘录《便览》卷四

《集验良方》卷二:调经丸

药方名称调经丸

处方丹参1斤(切薄片)。

制法于烈日中晒脆,为细末,用好酒泛为丸。

功能主治经水不调。

用法用量每服3钱,清晨开水送下。

摘录《集验良方》卷二

《谢利恒家用良方》:调经丸

药方名称调经丸

处方熟地6两,砂仁(打细,和黄酒炒,九蒸九晒)3钱,当归(酒蒸)4两,白芍(酒炒)3两,川芎(酒蒸)1两半,丹参(酒蒸)3两,茺蔚子(酒蒸)4两,香附(醋酒制)4两,姜汁(盐水制)1两,白术(陈土炒)4两。

制法以益母草8两,酒、水各半,熬膏和炼蜜为丸。

功能主治月经不调。

用法用量每服4钱,空腹时淡盐汤送下。

血热者,加丹皮,生地各2两;血寒者,加肉桂5钱。

摘录《谢利恒家用良方》

《慈禧光绪医方选议》:调经丸

药方名称调经丸

处方香附1两(童便炙),苍术1两,赤苓1两,川芎3钱,乌药1两,黄柏3钱(酒炒),泽兰1两,丹皮8钱,当归8钱。

制法上为细末,水叠为丸,如绿豆大。

功能主治调经养血,止痛散瘀。主

用法用量每服2钱,白开水空心送服。

摘录《慈禧光绪医方选议》

猜你喜欢

  • 紫霞锭子

    药方名称紫霞锭子处方信石(煅)白矾(煅)硇砂各3克胆矾雄黄朱砂各1,5克乳香没药各0.75克麝香片脑各0.15克功能主治散结祛腐,消肿止痛。治热毒壅盛,气血郁滞所致的瘰疬、痔漏,恶疮。用法用量上药研末

  • 胡蜣螂散

    药方名称胡蜣螂散处方胡蜣螂2个(去翅足,微炒),赤芍药1分,柴胡半两(去苗),熊胆半分(细研),鳖甲1分(涂醋,炙令黄,去裙襕),川大黄1分(锉碎,微炒),枳壳1分(麸炒微黄,去瓤),赤茯苓1分,紫菀

  • 降气除湿汤

    药方名称降气除湿汤处方沉香2钱,木香2钱,白术2钱,泽泻1钱5分,白茯苓1钱5分,橘红1钱5分,半夏1钱,防己1钱,甘草(炙)少许,白豆蔻5分,生姜5片。功能主治下部水肿,囊湿足冷,气喘上促。用法用量

  • 护漏汤

    药方名称护漏汤处方粪蜣螂1个(焙脆,为末)。功能主治痔漏。用法用量以饭粘展成条,先用猪棕探管之浅深,然后将此药条入管内,其管即退而生肌矣。摘录《洞天奥旨》卷十五引林天檠方

  • 广疮膏

    《准绳·疡医》卷五:广疮膏药方名称广疮膏处方黄连3钱,黄蜡3钱,木鳖子(去壳)2钱,蕲艾2钱,韶粉1钱5分,白蜡1钱5分,雄黄1钱,芦甘石5钱,龙骨5分,冰片1分。功能主治杨梅结毒。用法用量香油煎膏。

  • 内补丸

    《太平圣惠方》卷五十九:内补丸药方名称内补丸处方黄连30克(去须,微炒)当归22.5克(锉,微炒)干姜15克(炮裂,锉)阿胶22.5克(捣碎,炒令黄燥)制法上药捣罗为末,炼蜜和捣百余杵,丸如梧桐子大。

  • 加减麻黄汤

    《仁斋直指》卷八:加减麻黄汤药方名称加减麻黄汤处方麻黄(去节)30克 辣桂甘草(炙)各15克杏仁50枚(去皮、尖,微炒,别研)陈皮半夏(制)各15克制法上药细锉,拌和杏仁。功能主治治肺感寒邪咳嗽。用法

  • 灌鼻丸

    药方名称灌鼻丸处方青黛1钱,黄连末1钱,芦荟1钱,瓜蒂末1钱,龙脑1杏仁大,蟾酥半杏仁大。制法上为末,用粳米饭和为丸,如绿豆大。功能主治小儿一切疳,心烦脑热。用法用量以乳汁化破2丸,滴在鼻中,每日2-

  • 绿豆饮

    药方名称绿豆饮处方绿豆不拘多少功能主治除烦清火。治热毒、劳热诸火,热极不退。用法用量绿豆宽汤煮糜烂,入盐少许,或蜜亦可,待冰冷,或厚、或稀、或汤,任意饮食之,日服三至四次不拘。备注绿豆性非苦寒,不伤脾

  • 跨鹤丹

    药方名称跨鹤丹处方五加皮5钱,海桐皮5钱,川乌5钱,川芎5钱,赤芍5钱,干姜1钱,肉桂1钱。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鸡爪风。用法用量每服3钱,用水2盏,将青钱1个,入青油浸3日,同煎服。摘录《解围元薮》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