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方剂>调元解毒汤

调元解毒汤

慈幼新书》卷五:调元解毒汤

药方名称调元解毒汤

处方白芍川芎当归茯苓白术山药甘草桔梗连翘木通生姜大枣

功能主治痘后气血不调,瘢痕不正,诸症将作者。

用法用量当靥不靥,加参、耆、芷、桂;抓破不干,以棉茧散敷之;下利脓血,加香连丸;泄泻,加猪、泽;后重加枳壳槟榔;气脱,加升麻;腹痛,加木香,下和中丸;溺短,加木通车前;伤食发热,加查、曲、芽;风寒发热,加桂枝柴胡、干葛;乍寒乍热,加参、耆、柴、桂;热不退,加黄芩地骨皮;厥冷去翘、桔,加参、耆、桂;神昏喜睡,去翘、桔,加麦冬茯神人参;自汗,加参、耆、肉桂柏子仁;急惊,加木通、生地、栀仁;喘,加杏仁、冬、味;呕吐,加陈皮黄连;吐血,加黄连蒲黄;衄血,加黄芩蒲黄、丹皮;吐蛔,加苡仁、乌梅;痂不落,蜜水调滑石敷之;丹病瘾疹,连翘饮;口疳,加黄连

摘录慈幼新书》卷五

《种痘新书》卷四:调元解毒汤

药方名称调元解毒汤

处方人参8分,生耆1钱,当归1钱,连翘1钱,牛蒡1钱,防风5分,川芎5分,升麻5分,黄芩5分,黄连5分,前胡1钱,木通8分,炙草3分,虫退3分。

功能主治补中兼解毒。主痘疮大热灼人,心中迷闷,元气虚而毒气盛者。

用法用量煎服。

摘录《种痘新书》卷四

《痘疹仁端录》卷六:调元解毒汤

药方名称调元解毒汤

处方白芍白术茯苓甘草桔梗连翘木通山药、姜、枣。

功能主治痘疹落痂后气血不调,尚有余毒,诸症将作。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痘疹仁端录》卷六

《种痘新书》卷八:调元解毒汤

药方名称调元解毒汤

处方黄耆、牛子、连翘黄芩、花粉、全地、木通前胡人参甘草

功能主治痘疮毒未尽化,当收时忽增大热,发渴烦躁者。

摘录《种痘新书》卷八

猜你喜欢

  • 苦杖散

    《普济本事方》卷十:苦杖散药方名称苦杖散别名地髓汤(《世医得效方》卷八)。处方苦杖根(即杜牛膝,多取洗净,碎之)30克功能主治治妇人诸般淋。用法用量水1升,煎至200毫升,去滓,用麝香、乳香少许研调下

  • 苓香丸

    药方名称苓香丸处方茯苓4两,小茴香4两。制法上为末,水泛为丸。功能主治肾之积,奔豚上气疼痛。用法用量每服3钱,开水送下。服尽自愈。摘录《续刊经验集》

  • 煅金液丹

    药方名称煅金液丹别名金液丹、金液散处方硫黄(一名石葶脂,一名金液)3-5两至10两(并煅,得舶上黄为第一,余黄并使得,但无夹杂为上;碎碾入罐子内,可得8-9分,无妨)。制法上药取煅药罐子1个,盛药在内

  • 韭子煎

    药方名称韭子煎处方家韭子1两,破故纸1两。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强中。茎强不痿,精流不住,常如针刺,捏之则痛。用法用量每服3钱,水煎服,日3次,即住。摘录《杂病源流犀烛》卷十八

  • 薄杏汤

    药方名称薄杏汤处方薄荷1钱5分,荆芥2钱,广郁金2钱,杏仁3钱,防风1钱5分,桔梗1钱,前胡1钱5分,象贝2钱,桑叶2钱,炒竹茹3钱。功能主治风热咳嗽,鼻塞声重,发热头痛,脉来浮数。摘录《镐京直指》二

  • 沙糖黄连膏

    药方名称沙糖黄连膏处方白沙糖黄连(去须、末)各30克大枣7枚(青州者,洗,煮过,去皮、核)制法上三味,捣熟如膏,如绿豆大。功能主治治暴赤眼。(红眼病)用法用量绵裹,新汲水浸,点眼。摘录《圣济总录》卷一

  • 调脾除湿汤

    药方名称调脾除湿汤处方升麻2钱,柴胡2钱,防风2钱,麦芽2钱,苍术1钱2分,陈皮1钱2分,猪苓1钱2分,泽泻1钱2分,半夏1钱2分,木通8分,羌活8分。功能主治湿气伤脾,久泻不止,中气下陷,小便黄赤,

  • 鸡苏散

    《宜明论方》卷十:鸡苏散药方名称鸡苏散处方甘草(炙)30克 桂府腻白滑石180克薄荷叶(末)7.5克功能主治治伤寒中暑,表里俱热,烦躁口渴,小便不通,泻痢热疟,霍乱吐泻,酒食中毒,石淋;产后乳汁不通。

  • 滑石粥

    《圣济总录》卷一九○:滑石粥药方名称滑石粥处方滑石15克(别研)瞿麦穗30克粳米150克功能主治治产后小便不利,淋涩。用法用量上三味,用水1.8升,先煎瞿麦取1.5升,滤去滓,将汁人米煮如常粥,将熟,

  • 夏方凉血汤

    药方名称夏方凉血汤处方生地15克,丹皮6克,赤芍6克,知母6克,黄芩6克,浮萍6克,蝉衣3克,竹叶6克,白蒺藜6克,炙僵蚕3克,忍冬藤9克,六一散6克(包)。功能主治凉血消风。主血热生风。用法用量水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