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方剂>调中平胃丸

调中平胃丸

药方名称调中平胃丸

处方人参5钱,黄耆(蜜炙)2两,陈皮2两,甘草(蜜炙)1两,苍术(酒浸炒)1两,厚朴(姜汁炒)1两,木香1两。

制法上为末,米糊为丸,如椒目大。

功能主治脾胃虚弱,中气不调。

用法用量每服3钱或2钱,食后白滚汤送下。

各家论述人参黄耆甘草甘温之品,甘者中之味,温者中之气,气味皆中,故能调补中气;而苍术厚朴之苦辛皆平胃中敦阜之气;陈皮木香之辛香能去胃中陈腐之气。夫敦阜之气平,陈腐之气去,宁有不调之中乎。

摘录《摄生秘剖》卷二

猜你喜欢

  • 调中清热化湿膏

    药方名称调中清热化湿膏处方云茯苓6钱(研),广皮3钱,焦茅术3钱,藿梗3钱,紫厚朴2钱(炙),腹皮3钱,酒连炭2钱(研),条芩3钱(酒炒),白蔻仁3钱(研),香附4钱(炙),生杭芍12g,泽泻12g。

  • 鬼见愁

    药方名称鬼见愁处方代赭石(用丁头5粒,火煅,醋淬10次,研极细)、朱砂(透明块子)半钱(水飞),砒霜皂子大。制法上用湿纸7重同裹,慢火内煨至纸干,取出顿地上出火毒,次入脑、麝各半字,金箔5片,同研为细

  • 羌活饮子

    药方名称羌活饮子处方羌活、独活、川芎、柴胡(去苗)、前胡、细辛、白蒺藜(炒.去刺)、麦门冬(去心)、山药、紫苏叶、黄蓍(蜜炙)、升麻,各二钱。乌梅(去核)、枳壳(麸炒)、防风、蔓荆子、藁本(去土)、荆

  • 玉华煎

    药方名称玉华煎处方玉竹12克 五味3克麦冬9克沙参12克党参12克茯苓6克白术3克山药9克 川断6克牛膝6克功能主治补肺气,养肺阴。治肺阴耗散,肺气空虚之痿证,足膝无力,不能任地。用法用量用元米10克

  • 养精种玉汤

    药方名称养精种玉汤处方大熟地30克(九蒸)当归15克(酒洗)白芍15克(酒炒)山萸肉15克(蒸熟)功能主治补肾养血。治肾亏血虚,身体瘦弱,久不受孕。用法用量水煎服。三个月有效。摘录《傅青主女科》卷上

  • 龙脑煎

    《太平圣惠方》卷三十三:龙脑煎药方名称龙脑煎处方白龙脑15克乳香7.5克朱砂7.5克细辛7.5克黄连7.5克(去须)制法上药先将细辛、黄连捣罗为散,以水300毫升,浸一复时,用蜜150克,并药水同煎至

  • 银杏汤

    药方名称银杏汤处方熟地黄30克 山萸肉薏苡仁怀山药各12克茯苓9克泽泻丹皮各6克 黑豆80克功能主治治妊娠白带。用法用量先将黑豆煎汁400毫升,取200毫升,入银杏(即白果)10个,大红枣20个,煎好

  • 散偏汤

    药方名称散偏汤处方白芍15克川芎30克郁李仁3克柴胡3克白芥子9克香附6克甘草3克白芷1.5克功能主治疏肝解郁,活血止痛。治郁气不宣,又加风邪袭于少阳经,遂致半边头风,或痛在右,或痛在左,其痛时轻时重

  • 竹叶膏

    药方名称竹叶膏处方生竹叶(去梗净)500克生姜120克 净白盐180克制法先将竹叶熬成浓汁,再将生姜捣汁,同熬沥净,加入盐同熬干,贮于有盖瓷器中。功能主治治牙痛。用法用量用时擦牙。摘录《青囊秘传》

  • 连附甘桔汤

    药方名称连附甘桔汤处方细川连、制香附、苦桔梗、淡条芩、上广皮、焦枳壳、京元参、生甘草。功能主治清火利气化痰。主死蛾核。用法用量水煎服。摘录《喉科家训》卷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