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方剂>见晛丸

见晛丸

卫生宝鉴》卷十八:见晛丸

药方名称见晛丸

处方附子12克(炮,去皮、脐)鬼箭羽紫石英各9克泽泻肉桂玄胡索木香各6克槟榔7.5克血竭4.5克(另研)水蛭3克(炒,烟尽)京三棱15克(锉)桃仁30个<浸,去皮、尖,麸炒,研)大黄6克(锉,用酒同三棱浸一宿,焙)

制法上十三味,除血竭桃仁外,同为末,入另研二味和匀,用原浸药酒打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治寒气客于下焦,血气闭塞而成瘕聚,坚大久不消者。

用法用量每服30丸,淡醋汤送下,食前,温酒亦得。

摘录卫生宝鉴》卷十八

《盘珠集·胎产症治》卷下:见晛丸

药方名称见晛丸

处方附子(制)、干姜茴香(炒)、吴茱萸(盐水炒)、巴戟、肉桂莪术(醋炒)、桃仁(炒)、延胡索(醋炒)。

功能主治寒气客于子门,气不通而月事不下,结硬如石。

摘录《盘珠集·胎产症治》卷下

卫生宝鉴》(人卫本)卷十八:见晛丸

药方名称见晛丸

处方附子4钱(炮,去皮脐),鬼箭羽3钱,紫石英3钱,泽泻2钱,肉桂2钱,玄胡索2钱,木香2钱,槟榔2钱半,血竭1钱半(另研),水蛭1钱(炒烟尽),京三棱5钱(锉),桃仁30个(浸,去皮尖,麸炒,研),大黄2钱(锉,用酒同三棱浸一宿,焙)。

制法上13味,除血竭桃仁外,同为末,入另研2味和匀,用原浸药酒打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寒气客于下焦,血气闭塞而成瘕聚,坚大久不消者。

用法用量本方方名,原书《济生拔萃》本作“见晛丹”。

摘录卫生宝鉴》(人卫本)卷十八

产育宝庆集》卷上:见晛丸

药方名称见晛丸

处方姜黄、京三棱荜澄茄陈皮(去白)、高良姜人参、蓬莪术各等分。

制法上为末,用细切萝卜慢火煮令烂,研细,将汁煮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产后口干烦渴,心下痞闷,因荣卫大虚,血气未定,食面太早,胃不能消化,面毒结聚于胃脘,上熏胸中所致者。

用法用量方中陈皮,《女科百问》作“青皮”。

摘录产育宝庆集》卷上

猜你喜欢

  • 洋参保肺丸

    药方名称洋参保肺丸处方罂粟壳120g五味子(醋炙)30g川贝母60g陈皮60g砂仁30g枳实60g麻黄30g 苦杏仁60g石膏30g甘草60g玄参60g西洋参粉45g性状为黑褐色的大蜜丸;味甜、微苦。

  • 甘乳散

    药方名称甘乳散处方白附子1钱,川乌头(并烧存性)1钱(先各以1两,可烧得2钱),朱砂1钱,硼砂1钱,脑少许,麝少许。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定搐。主慢惊风。用法用量每服1-2钱,薄荷汤调下。摘录《幼幼新书

  • 安志膏

    《济阳纲目》卷四十六:安志膏药方名称安志膏处方辰砂(研)7钱半,酸枣仁(炒)7钱半,人参7钱半,茯神(去木)7钱半,琥珀7钱半,滴乳香(研)1钱。制法上为末,和匀。功能主治妇人因去血过多,心神不安,言

  • 金箔丸

    明·方贤着《奇效良方》:金箔丸药方名称金箔丸处方金箔(研.一百片)、银箔(研.一百片),犀牛角(另研)、牛黄(另研)、丁香(另研)、龙脑(另研)、沉香(另研)、珍珠末(另研)、木香(另研)、

  • 糯米固肠汤

    药方名称糯米固肠汤处方糯米30克山药15克胡椒末 白糖适量制法将糯米略炒与山药共煮粥,熟后加胡椒少许。功能主治健脾暖胃,温中止泻。适用小儿脾胃虚寒泄泻。用法用量食用时,加白糖适量调服。每日2次。摘录《

  • 二豆散

    《医宗金鉴》卷五十:二豆散药方名称二豆散处方赤小豆(不去皮)豆豉天南星(去皮、脐)白蔹各3克制法上药研为细末。功能主治主婴儿脐突,脐忽肿赤者。用法用量用芭蕉汁1.5毫升,调敷肚脐四旁,每日2次。摘录《

  • 柳华散

    《医学心悟》卷三:柳华散药方名称柳华散别名柳花散处方真青黛1两,蒲黄(炒)1两,黄柏(炒)1两,人中白1两,冰片3分,硼砂5钱。制法上为细末。功能主治喉疮,并口舌生疮,走马牙疳,咽喉肿痛。用法用量柳花

  • 梅苏丸

    药方名称梅苏丸处方白梅肉紫苏叶乌梅肉各15克人参7.5克麦门冬(去心)23克百药煎90克甘草(炙,锉)45克 诃梨勒(炮,去按)7.5克制法上八味,捣罗为末,炼黄蜡汁拌和为丸,如鸡头子大。功能主治生津

  • 乳香定痛散

    药方名称乳香定痛散别名活血止痛汤(《杂病源流犀烛》卷三十)。处方当归生地 丹皮赤芍川芎白术甘草乳香没药各等分制法上药研末。功能主治治跌打损伤痛甚者。用法用量每次3克,用酒和童便调下。摘录《杂病源流犀烛

  • 葶苈苦酒汤

    药方名称葶苈苦酒汤处方苦酒1升半(即米醋),生艾汁半升(无生艾,煮熟艾汁,或用艾根捣取汁用),葶苈1合(熬,杵膏)。功能主治伤寒7-8日内热不解。发狂烦躁,面赤咽痛。用法用量上煎取7合,作3服。摘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