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方剂>补髓膏

补髓膏

《诚书》卷六:补髓膏

药方名称补髓膏

处方川芎1钱,龙胆草1钱,人参1钱,山药1钱,枸杞子3钱,生地3钱,当归3钱,麦冬虎骨(酥炙)、红花5分,甘草(炙)3分,龙眼肉1两。

制法水煎百沸,炼蜜成膏。

功能主治解颅。

用法用量方中麦冬虎骨用量原缺。

摘录《诚书》卷六

《东医宝鉴》卷四引《医林》:补髓膏

药方名称补髓膏

处方黄犍牛前脚髓3斤,白蜜4斤(去滓)4两,人参4两,杏仁(并另末)4两,胡桃肉50个(另研为泥),熟地黄(蒸为泥)1两,五味子(另末)1两。

制法上拌匀,盛瓷缸,重汤煮一伏时取出。

功能主治补精血。主虚劳。

用法用量每服1大匙,温酒下,日3次。

摘录《东医宝鉴》卷四引《医林》

普济方》卷一五四引《卫生家宝》:补髓膏

药方名称补髓膏

处方破故纸1两(锅内炒令8分熟,再入麻油半两,同炒,以麻油香为度)。

功能主治腰痛。

用法用量上放冷,入胡桃肉同煎,药并麻油烂嚼,盐酒或盐汤送下。

摘录普济方》卷一五四引《卫生家宝》

猜你喜欢

  • 化脾积二圣丸

    药方名称化脾积二圣丸处方雷丸1两,神曲(炒)1两,麦蘖(炒)1两,陈皮1两,青皮1两,茯苓1两,苦葶苈1两,石三棱1两,萝卜子(炒,别研)1两,阿魏1两,白豆蔻1两,沉香1两,青木香1两,广木香1两半

  • 赤石脂面

    药方名称赤石脂面处方赤石脂半两(细研),云母粉半两,面5两。功能主治冷痢不止。用法用量上药以水拌和,切作条子,熟煮,分2服食之,着盐、醋、椒、葱亦得。摘录《圣济总录》卷一八九

  • 茯苓安肝定精神丸

    药方名称茯苓安肝定精神丸别名茯苓丸处方茯苓5分,远志(去心)5分,防风5分,人参5分,柏子仁(熬)5分,龙骨7分,牡蛎(熬)8分,大枣肉8分,甘草4分(炙)。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

  • 消暑圆

    药方名称消暑圆处方半夏(醋五升煮干)、甘草(生)、茯苓(去皮),各半斤。炮制上细末,生姜汁作薄糊为圆,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治伤暑,发热头疼。中暑为患,药下即苏,伤暑发热头疼,用之尤验。夏月常服,止渴利

  • 开痰降火汤

    药方名称开痰降火汤处方黄连(吴萸炒)6分,黄芩1钱5分,黄柏1钱,大黄3钱,半夏(童便炒)1钱半,胆草1钱半,木通1钱半,瓜蒌子(麻仁炒)1钱半,车前1钱半,胆星1钱半,朴消2钱,甘草4分。功能主治酒

  • 茧灰散

    药方名称茧灰散处方陈茧子炭1钱,人中白2钱5分,芦荟1分,冰片1分5厘,犀黄2分,生五倍子(将生矾5分装入五倍子内煅枯)5分,青黛3分。制法上为极细末。功能主治口疳并白腐。用法用量和匀掺之。摘录《千金

  • 青丸

    药方名称青丸处方乌头30克(炮,去皮)附子90克(炮,去皮)麻黄120克(去节)制法上药三味,捣筛为末,炼蜜和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治脚气疼痛,风寒湿痹。用法用量每次5丸,用酒送下,一日三次。摘录《

  • 柴胡散子

    药方名称柴胡散子别名柴胡饮子处方柴胡、防风、当归、人参、白芍药、甘草、黄芩、滑石、大黄各等分。功能主治痘疮表里俱实。用法用量柴胡饮子(《幼科掌》)卷二)。摘录《景岳全书》卷六十三

  • 红灵药

    药方名称红灵药处方滑石1两,银粉1两,轻粉1两,熟石膏4两。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湿疹。用法用量外用。摘录《青囊秘传》

  • 解表附子散

    药方名称解表附子散处方附子1两(炮裂,去皮脐),干姜1分(炮裂,锉),麻黄半两(去根节),桂心半两,芎?半两,乌头半两(炮裂,去皮脐)。制法上为细散。功能主治伤寒头痛身热,四肢不利。用法用量每服1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