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方剂>补阳汤

补阳汤

兰室秘藏》卷上:补阳汤

药方名称补阳汤

处方肉桂1钱(去皮),知母(炒)3钱,当归身(酒洗)3钱,生地黄(酒洗)3钱,白茯苓3钱,泽泻3钱,陈皮3钱,白芍药5钱,防风5钱,黄耆1两,人参1两,白术1两,羌活1两,独活1两,熟地黄1两,甘草1两,柴胡2两。

功能主治视正反斜症及内障。

用法用量上(口父)咀。每服5钱,水2盏,煎至1大盏,去滓,空心服。

注意若大寒大风,过于劳役,饮食不调,精神不足,或气弱,俱不得服。

各家论述1.《兰室秘藏》:《内经》云,阴盛阳虚,则当先补其阳,后泻其阴,此治法是也,先补其阳,使阳气上升,通于肝经之末,利空窍于目矣。

2.《医方考》:人参黄耆白术茯苓甘草陈皮,甘温益气之品也,因所以补阳;柴胡羌活独活防风,辛温散翳之品也,亦所以补阳;知母当归、生熟地黄、芍药、泽泻虽养阴,亦所以济夫羌、防、柴、独,使不散其真阳耳,是亦所以补阳也。用肉桂者,取其辛热,热者火之象,可以散翳,辛者金之味,可以平肝木,盖眼者肝木之窍,以故用之。

摘录兰室秘藏》卷上

兰室秘藏》卷下:补阳汤

药方名称补阳汤

处方黄柏1分,橘皮1分,葛根1分,连翘1分,蝎梢1分,炙甘草1分,升麻2分,黄耆2分,柴胡2分,当归身3分,麻黄3分,吴茱萸5分,生地黄5分,地龙5分。

功能主治添精神,气和顺,乳食旺。主小儿大寒证。

用法用量上(口父)咀,作1服。水1大盏半,煎至6分,去滓,乳食后热服。

摘录兰室秘藏》卷下

类证治裁》卷二:补阳汤

药方名称补阳汤

处方参、耆、术、草、五味。

功能主治表虚,自汗失敛。

用法用量虚,加附子

摘录类证治裁》卷二

猜你喜欢

  • 刘奇奴散

    药方名称刘奇奴散处方刘寄奴1两,当归1两(锉),桂心1两,芎藭1两,牛膝1两,琥珀1两。制法上为散。功能主治妇人血气,小腹(疒丂)痛。用法用量每服2钱,以温酒调下,不拘时候。摘录《圣惠》卷七十一

  • 救苦丹

    《寿世保元》卷六:救苦丹药方名称救苦丹处方蟾酥1克(锉细,乳汁溶化于器内)雄黄0.6克细辛0.6克冰片0.6克功能主治治牙痛,虫蛀不已,诸药不效。用法用量将酥乳调和,细细纳蛀牙孔内,或痛牙龈缝中,口中

  • 老疟丹

    《脉因证治》卷上:老疟丹药方名称老疟丹处方川芎、桃仁、红花、当归、苍术、白术、白芷、黄柏、甘草。功能主治老疟风暑,入阴在脏,碍血气。用法用量上水煎,露1宿,次早服之。摘录《脉因证治》卷上《医方类聚》卷

  • 加味白蔻散

    《点点经》卷一:加味白蔻散药方名称加味白蔻散处方苍术1钱,白术1钱,羌活1钱,白蔻1钱,陈皮1钱,枳壳1钱,秦艽1钱5分,厚朴1钱5分,槟榔1钱5分,吴萸1钱5分,粉葛2钱,甘草6分。功能主治酒伤中焦

  • 安喘至圣丹

    药方名称安喘至圣丹处方人参量须稍大、牛膝3钱,熟地5钱,山茱萸4钱,枸杞子1钱,麦冬5钱,北五味1钱,胡桃3个,生姜5片。功能主治气虚所致气喘而上者。用法用量水煎服。摘录《石室秘录》卷一

  • 解表泄火汤

    药方名称解表泄火汤别名解毒泻火汤处方酒芩、大力子(炒)、归尾、酒栀仁、连翘、山豆根、甘草、桔梗、升麻、葛根、地骨皮。功能主治痘疮起发,因火胜致根窠赤,顶亦赤而带艳者。用法用量解毒泻火汤(《幼幼集成》卷

  • 石韦饮子

    药方名称石韦饮子处方石韦(汤浸,刷皮)瞿麦木通各30克 陈橘皮茯苓芍药 桑白皮人参黄芩各22克制法上为细末。功能主治治气淋,小便涩痛。用法用量每服6克,用水300毫升,加生姜7.5克,煎至200毫升,

  • 归芍异功汤

    《医宗金鉴》卷六十六:归芍异功汤药方名称归芍异功汤别名归芍异功散(《类证治裁》卷七)。处方人参白术(土炒)广陈皮白芍(酒炒)当归身各3克 白茯苓6克甘草(炙)1.5克 灯心150厘米功能主治益气扶脾,

  • 百灵散

    药方名称百灵散处方罂粟壳(去瓤蒂,用好醋炒)、陈皮(去瓤)、木通、乌梅、车前、甘草、黄连各等分。功能主治赤白痢。用法用量每服3钱,水1盏8分,加生姜3片,大枣1个,煎8分,不拘时候服。如腹痛者,加芍药

  • 柿钱散

    药方名称柿钱散处方柿钱丁香人参各等分功能主治治呃逆。呃声低而无力,食少体倦,舌淡苔白,脉细弱,属胃气虚逆者。用法用量为细末,水煎,食后服。备注本方在《政和本草》中无方名,现据《洁古家珍》补。摘录《政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