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方剂>虎骨汤

虎骨汤

圣济总录》卷十:虎骨汤

药方名称虎骨汤

处方虎头骨牙齿(炙)3两,天雄(炮裂,去皮脐)2两,当归(切,焙)2两,菝葜1两,代赭(煅,醋淬)1两,黄耆1两,桂(去粗皮)1两,羌活(去芦头)1两,赤芍药1两半,防风(去叉)1两半,芎?1两半,桔梗1两半,络石1两半,桑耳1两半,山茱萸1两半。

制法上锉,如麻豆大。

功能主治风腰脚疼痛,筋脉拘急。

用法用量每服5钱匕,水酒共1盏半,加生姜1枣大(切),煎取8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济总录》卷十

圣济总录》卷三十七:虎骨汤

药方名称虎骨汤

处方虎头骨1两(酒炙为末),甘草(炙)1分,知母(焙)半两,葱白7茎,鳖甲(去裙襕,醋炙)半两,豉1分。

制法上药细锉如麻豆。

功能主治疟病寒热,乍进乍退。

用法用量用水3盏,煎取2盏,下重使半盏和前数沸,去滓,食后良久,分3次温服。

摘录圣济总录》卷三十七

圣济总录》卷三十一:虎骨汤

药方名称虎骨汤

处方虎头骨(涂酥,炙)半两,知母(焙)半两,甘草(炙)1两,鳖甲(去裙襕,醋浸,炙)1两,人参1两,黄耆(锉)1两。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伤寒后夹劳,寒热,乍进乍退。

用法用量每服3钱匕,水1盏,加童便3分,生姜3片,葱白3寸,煎至7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济总录》卷三十一

圣济总录》卷十三:虎骨汤

药方名称虎骨汤

处方虎骨(酥炙)1两半,桂(去粗皮)半两,生干地黄(洗,切,焙)1两,羌活(去芦头)1两,赤芍药1两。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热毒风,下攻脚膝及筋骨,日夜烦疼不可忍者。

用法用量每服5钱匕,水1盏,酒半盏,同煎至1盏,去滓,空腹温服,有顷再服。

摘录圣济总录》卷十三

猜你喜欢

  • 黑丸

    《幼幼新书》(古籍本)卷三十七引《张氏家传》:黑丸药方名称黑丸处方草乌32两(米泔浸3宿,洗去皮尖,薄切,晒干),甘草(切,焙)4两,零陵香4两,藿香(各洗,锉,晒)4两,茅香4两,五灵脂(洗去沙土,

  • 加味华盖散

    《赤水玄珠》卷七:加味华盖散药方名称加味华盖散处方苏子2钱,陈皮2钱,赤茯苓2钱,桑皮2钱,麻黄2钱,杏仁2钱,甘草1钱。功能主治肺受风寒,喘而胸满声重。用法用量加生姜3片,大枣2个,水煎服。摘录《赤

  • 润肌膏

    《卫生宝鉴》卷十三:润肌膏药方名称润肌膏处方珠子沥青120克 白黄蜡24克乳香6克制法于铁锅内,先下沥青,随手下黄蜡,乳香,次入麻油10~20毫升,俟沥青熔开,微微熬动,放大净水盆于其旁以搅药;用铁錍

  • 交感汤

    药方名称交感汤处方茯神4两,香附1斤,甘草少许。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益气清神,降火升水。主心肾不交,遗泄。用法用量热汤调服。摘录《医碥》卷七

  • 内托黄耆散

    药方名称内托黄耆散处方川芎当归陈皮白术黄耆白芍穿山甲角针各3克槟榔0.9克功能主治治脏毒已成,红色光亮,宜服此药溃脓。用法用量用水400毫升,煎取300毫升,空腹时服。摘录《外科正宗》卷三

  • 厚朴温中饮

    药方名称厚朴温中饮处方附子1钱半(炮),厚朴1钱半(制),白术1钱半(炒),泽泻1钱半,吴萸1钱(醋炒),木香1钱半,干姜1钱半(炒),青皮1钱半(炒),肉桂1钱半(去皮)。功能主治产后腹寒胀,脉紧涩

  • 消痰汤

    药方名称消痰汤处方海藻9克半夏9克白芥子9克 贝母9克 南星3克人参9克茯苓15克昆布3克附子0.3克桔梗9克功能主治消痰散结。治喉患大肿,忽痛忽不痛,外现五色之纹,中按之半空半实,此乃痰病结成,似瘤

  • 崔氏乌头圆

    药方名称崔氏乌头圆处方附子(炮.去皮.脐)、川乌(炮.去皮.脐)、赤石脂,各三两;蜀椒(去目及闭口者.炒出汗)、肉桂(去粗皮)、干姜(炮),各二两。炮制上六件捣,罗细末,蜜和为圆,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

  • 炒黄面

    药方名称炒黄面处方白面1斤(炒令焦黄)。功能主治泄痢肠胃不固。用法用量每服1匙头,空心温水调下。摘录《饮膳正要》卷二

  • 艾叶丸

    《圣惠》卷五十九:艾叶丸药方名称艾叶丸别名伏龙肝丸处方艾叶1两(微炒),黄连1两(去须,微炒),木香1两,地榆1两(锉),伏龙肝1两,阿胶1两(捣碎,炒令黄燥),当归1两(锉,微炒),赤芍药1两,黄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