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方剂>虎骨方

虎骨方

药方名称虎骨方

处方虎骨半两,败龟版半两,不灰木半两,乳香半两。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小儿解颅。

用法用量原书用本方治上症,内服方用参苓散。

摘录幼幼新书》卷六引丁时发方

猜你喜欢

  • 卢氏异方感应丸

    药方名称卢氏异方感应丸别名卢氏感应丸、如神木香丸处方黄蜡(真者)10两,巴豆100粒(去皮,研为粉,用纸数重裹捶,油透再易纸,至油尽成白霜为妙),乳香(锉,研)3钱,杏仁70枚(去皮尖,研细,依巴豆法

  • 蠲毒换肌饮

    药方名称蠲毒换肌饮处方冷饭团(白色者,木槌打碎)4两(以长流水4大碗,入砂锅内煎至3碗,入后药),黄瓜蒌(连仁杆烂或细切)1个,黄耆(盐水炒)3钱,白芍药1钱半,当归1钱半,木瓜1钱,白芷1钱,风藤1

  • 妇炎净胶囊

    药方名称妇炎净胶囊来源为苦玄参、地胆草、当归、鸡血藤、两面针等药味经加工制成的胶囊。性状本品为胶囊剂,内容物为棕褐色的粉末;气微香,味苦。功能主治清热祛湿,调经止带。用于湿热蕴结所致的月经不调,痛经;

  • 调经散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调经散药方名称调经散处方当归(去芦)、肉桂(去粗皮)、没药(别研)、琥珀(别研)、赤芍药,各一两;细辛(去苗)、麝香(别研),各半两。炮制上捣为细末,入研药匀。功能

  • 缠喉散

    《仙拈集》卷二:缠喉散药方名称缠喉散处方白僵蚕(研细末)、生姜汁少许。功能主治缠喉风。用法用量和水灌下。摘录《仙拈集》卷二《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大同方):缠喉散药方名称缠喉散处方巴豆霜3钱,上辰砂1

  • 白石英散

    《圣济总录》卷九十二:白石英散药方名称白石英散处方白石英(研)1两,肉苁蓉(酒浸,切,焙)1两,泽泻1两,韭子(炒)1两,白粳米(淘)5合。制法上为散。功能主治小便白淫。用法用量每服2钱匕,食前米饮调

  • 香朴汤

    药方名称香朴汤处方厚朴(姜炒)30克 大附子(炮,去皮、脐)23克木香9克功能主治治老人中寒下虚,心腹膨胀,不喜饮食,脉浮迟而弱。用法用量上锉一剂。加生姜7片,大枣1枚,水煎服。摘录《万病回春》卷三

  • 阿魏散

    方出《圣惠》卷二十二,名见《圣济总录》卷十:阿魏散药方名称阿魏散处方地龙半两(微炒),阿魏半分,乳香1字。制法上为细散。功能主治白虎风,身体疼痛不可忍,转动不得。用法用量每服1钱,以好茶调下,不拘时候

  • 补肾活血汤

    药方名称补肾活血汤处方熟地9克杜仲3克 杞子3克 破故纸9克菟丝子10克 归尾3克没药3克 萸肉3克红花1.5克独活3克 淡苁蓉3克功能主治主肾受外伤,两耳立聋,额黑,面浮白光,常如哭状,肿如弓形。用

  • 夏枯草膏

    药方名称夏枯草膏来源为夏枯草经加工制成的煎膏。性状为黑褐色稠厚的半流体;味甜、微涩。炮制取夏枯草,加水煎煮三次,每次2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成相对密度为1.21~1.25(80~85℃)的清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