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方剂>蓝青丸

蓝青丸

《千金》卷二十:蓝青丸

药方名称蓝青丸

处方蓝青汁3升,黄连8两,黄糵4两,乌梅肉2两,白术2两,地榆2两,地肤子2两,阿胶5两。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中焦热,水谷下痢。

用法用量方中地肤子,《圣济总录》作地骨皮

各家论述《千金方衍义》:本方取蓝青之清热解毒,兼连、柏之苦燥湿热,地肤子之清利膀胱,地榆之散血中火,白术之健脾逐血,阿胶之滋血润燥,乌梅之收耗散津。为热痢水谷不消之的方。

摘录《千金》卷二十

《千金》卷三:蓝青丸

药方名称蓝青丸

处方蓝青(熬)1两半,附子1两半,鬼臼1两半,蜀椒1两半,厚朴2两,阿胶2两,甘草2两,艾叶3两,龙骨3两,黄连3两,当归3两,黄柏1两,茯苓1两,人参1两。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破逐瘀积。主产后下痢。

用法用量每服20丸,空腹以饮送下。

各家论述《千金方衍义》:产后滞下而至寒热交错,毒邪胶固于内,连、柏不足以挫其威,参、附不足以固其脱,法无可愈之机,乃取法外之法以治变中之变。蓝青、鬼臼,《本经》虽有解毒杀虫之治,《本草》小青条下且主血痢腹痛,但世罕知;其他蜀椒、龙骨为痢久虚滑而设;胶、艾、当归为肝虚血脱而设;甘,茯、厚朴为脾虚气滞而设,则又不离于常度也。

摘录《千金》卷三

猜你喜欢

  • 温阳通痹汤

    药方名称温阳通痹汤处方附子9克,炒山楂9克,细辛6克,大黄15克,代赭石30克,莱菔子(炒)30克,枳壳12克,川朴12克。功能主治温阳运脾,通降逐积。主脾胃肠通降失权,中阳受阻,运化失司。用法用量水

  • 活络丹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活络丹药方名称活络丹处方川乌(炮.去皮.脐)、草乌(炮.去皮.脐)、地龙(去土)、天南星(炮),各六两半。乳香(研)、没药(研),各二两二钱。炮制上为细末,入研药和

  • 琥珀镇静汤加味

    药方名称琥珀镇静汤加味处方琥珀3克(冲服),龙齿30克(先煎),天麻9克,辰砂0.3克(冲服),豆豉9克,丁香9克,藿香9克,石菖蒲9克,丹参9克,荆芥9克,姜川连3克,参三七2克(冲服)。功能主治活

  • 点舌丹

    药方名称点舌丹处方真蟾酥3钱(乳浸),真麝3分,蜈蚣3条(炙,去头足),川山甲3钱(土炒成珠),全蝎1钱,僵蚕(炒去丝)1钱,蝉蜕1钱,明雄黄1钱,朱砂1钱,乳香(枯)5分,没药(枯)5分。制法上为细

  • 黄耆大补肾汤

    药方名称黄耆大补肾汤处方黄耆3两,生姜3钱,人参3钱,大枣20枚(擘),牡蛎2钱,芍药3钱,桂心3钱,五味子3钱,地骨皮3钱,茯苓3钱,防风3钱,橘皮3钱,磁石3钱(碎,绵裹),甘草2两(炙)。制法上

  • 凉血化毒汤

    药方名称凉血化毒汤别名凉血化毒饮处方归尾、赤芍药、生地黄、木通、连翘、牛蒡子、红花、紫草、桔梗、山豆根。功能主治痘疮初出,头焦黑。用法用量凉血化毒饮(《痘疹仁端录》卷十三)。摘录《景岳全书》卷六十三

  • 沉香降气散

    《御药院方》卷四:沉香降气散药方名称沉香降气散处方沉香木香丁香藿香叶人参(去芦头)甘草(炮)白术各30克白檀60克 肉豆蔻缩砂仁桂花槟榔陈橘皮(去白)青皮(去白)白豆蔻 白茯苓(去皮)各15克 川姜(

  • 补肝活血散

    药方名称补肝活血散处方藁本、白芷、石决明、天麻、防风、细辛、羌活、黄耆、菊花、当归、生地黄、黄连各等分。功能主治肝风目暗,疼痛,属虚者。用法用量水煎服。摘录《银海精微》卷上

  • 白石方

    药方名称白石方处方五灵(炒烟尽,研细)、阿魏(研细)各等分。制法用雄黄、狗胆汁为丸,如黍米大。功能主治痞块、疳积、噎膈。用法用量每服30丸,空心唾津送下。注意忌羊肉、醋、面。摘录《扶寿精方》

  • 二紫蒲公汤

    《洞天奥旨》卷八:二紫蒲公汤药方名称二紫蒲公汤处方茯苓9克 薏仁30克 紫花地丁15克牛膝9克蒲公英15克 贝母6克 紫背天葵9克当归15克 生甘草6克功能主治主筋疽(生两足后跟昆仑穴)痨疽(生足小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