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方剂>荜茇丸

荜茇丸

圣济总录》卷七十四:荜茇丸

药方名称荜茇丸

处方荜茇附子(炮裂,去皮、脐)干姜(炮)厚朴(去粗皮,生姜汁炙)肉豆蔻各30克龙骨诃黎勒皮 缩砂仁各15克

制法上八味,捣罗为末,面糊和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主肠胃久寒,大便鹜溏。

用法用量每服20丸,空腹时用米饮送下,每日二次。

摘录圣济总录》卷七十四

圣济总录》卷一一九:荜茇丸

药方名称荜茇丸

处方荜茇胡椒各等分

制法上二味,捣罗为末,化蜡为丸,如麻子大。

功能主治主牙齿疼痛。

用法用量每用1丸,纳龋孔中。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一九

圣济总录》卷四十一:荜茇丸

药方名称荜茇丸

处方荜茇(洗,炒)3两,干姜(白者,炮)1两半,胡椒(炒)半两,甘草(炙)半两,人参1两,桂(去粗皮)1两,木香1两,白茯苓(去黑皮)1两。

制法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补顺三焦,通肝气。主肝元气虚,四肢劳倦,饮食不消,背痛头旋,或时寒热,肢节疼痛,手足无力。

用法用量每服30丸,空心、食前盐汤送下。

摘录圣济总录》卷四十一

圣济总录》卷四十四:荜茇丸

药方名称荜茇丸

处方荜茇半两,木香半两,附子(炮裂,去皮脐)半两,胡椒半两,桂(去粗皮)半两,干姜(炮)半两,诃黎勒皮(焙)半两,厚朴(去粗皮,生姜汁炙)1两半。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脾虚呕逆,心腹常痛,面色青黄,腰胯冷疼。

用法用量每服15丸,空心粥饮送下,日3次。

摘录圣济总录》卷四十四

圣济总录》卷四十四:荜茇丸

药方名称荜茇丸

处方荜茇1两,高良姜1两,肉豆蔻(去壳)1两,桂(去粗皮)1两,缩沙蜜(去皮)1两,附子(炮裂,去皮脐)1两,白术1两,胡椒1两,诃黎勒(炮,去核)1两。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脾脏虚冷,大便滑泄,及白痢脐腹多疼。

用法用量每服20丸,空心、食前粟米饮送下。

摘录圣济总录》卷四十四

《圣惠》卷五:荜茇丸

药方名称荜茇丸

处方荜茇3分,木香半两,桂心半两,白茯苓3分,槟榔1两,附子1两(炮裂,去皮脐),胡椒3分,厚朴2两(去粗皮,涂生姜汁炙,令香熟),当归3分(锉,微炒),干姜半两(炮裂,锉),诃黎勒1两(煨,用皮),人参1两(去芦头)。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脾脏久积冷气,攻心腹疼痛,面色青黄,四肢无力,不思饮食。

用法用量每服30丸,以粥饮送下,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五

《圣惠》卷九十八:荜茇丸

药方名称荜茇丸

别名沉香荜拔丸

处方荜茇1两,沉香1两,附子(炮裂,去皮脐)1两,肉豆蔻(去壳)1两,茴香子1两,木香1两,石斛(去根,锉)1两,诃黎勒皮1两,山茱萸1两,桂心1两,干姜(炮裂,锉)1两,补骨脂(微炒)1两,巴戟1两,荜澄茄1两,槟榔1两。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逐积冷气,暖脾肾脏。主下元虚惫。

用法用量沉香荜拔丸(《圣济总录》卷五十四)。

摘录《圣惠》卷九十八

《圣惠》卷九十八:荜茇丸

药方名称荜茇丸

处方荜茇1两,胡桃仁1两,干姜1两(炮裂,锉),人参1两(去芦头),白茯苓1两,诃黎勒1两(煨,用皮),桂心1两半。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五劳七伤,肾虚脾弱,上焦热,下元虚冷,腹内雷鸣,胸膈气滞,羸瘦无力。

用法用量每日服20丸,空心温酒送下,渐加至30丸。

摘录《圣惠》卷九十八

《圣惠》卷五十九:荜茇丸

药方名称荜茇丸

处方荜茇1两,诃黎勒3分(煨,用皮),桂心半两,胡椒1两,厚朴2(一)两半(去粗皮,涂生姜汁炙,令香熟),白术3分,龙骨1两,干姜3分(烧裂,锉),陈橘皮1两(汤浸,去白瓤,焙),白石脂1两,缩砂3分(去皮),当归半两(锉,微炒)。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久冷痢不止,食不消化。

用法用量每服20-30丸,以粥饮送下,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五十九

《圣惠》卷四十九:荜茇丸

药方名称荜茇丸

处方荜茇1两,干姜3分(炮裂,锉),胡椒3分,桂心3分,人参1两(去芦头),陈橘皮3分(汤浸,去白瓤,焙),诃黎勒1两(煨,用皮),赤茯苓1两,槟榔2两。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久痃癖气,或时呕哕,腹痛不能饮食。

用法用量每服20丸,以粥饮送下,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四十九

《圣惠》卷二十八:荜茇丸

药方名称荜茇丸

处方荜茇3分,白术3分,肉豆蔻3分(去壳),丁香半两,诃黎勒2两(煨,用皮),附子1两(炮裂,去皮脐),桂心3分,胡椒半两,干姜半两(炮裂,锉),厚朴1两(去粗皮,涂生姜汁炙,令香熟),陈橘皮3分(汤浸,去白瓤,焙),木香半两。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气劳。大肠时泄,不欲饮食,四肢厥冷,面色青黄。

用法用量每服30丸,以粥饮送下,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二十八

《圣惠》卷二十八:荜茇丸

药方名称荜茇丸

处方荜茇半两,木香半两,诃黎勒1两半(煨,用皮),肉豆蔻1两(去壳),槟榔1两,白术半两,阿魏半两(面裹煨,以面熟为度),陈橘皮半两(汤浸,去白瓤,焙),干姜半两(炮裂,锉),厚朴1两(去粗皮,涂生姜汁炙,令香熟),人参半两(去芦头),桂心半两,胡椒半两,甘草半两(炙微赤,锉)。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冷劳气,四肢羸瘦,面色萎黄,腹内疼痛,不思饮食。

用法用量每服30丸,空心及晚食前以暖酒送下。

摘录《圣惠》卷二十八

《圣惠》卷二十八:荜茇丸

药方名称荜茇丸

处方荜茇1两,人参1两(去芦头),桂心1两,干姜1两(炮裂,锉),诃黎勒1两半(煨,用皮),白茯苓3分,胡椒3分,陈橘皮3分(汤浸,去白瓤,焙)。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虚劳,肠胃大冷,全不思食,或气胀满;脾胃冷,心腹(疒丂)痛,肠鸣泄泻;脐下结痛,及痃痞气块;五劳七伤,肾虚脾弱,上焦烦热,下元虚冷,腹内雷鸣,胸膈气滞,羸瘦无力。

用法用量每服20丸,食前以粥饮送下。

摘录《圣惠》卷二十八

圣济总录》卷四十七:荜茇丸

药方名称荜茇丸

处方荜茇半两,木香半两,干姜(炮)半两,枳壳(去瓤,麸炒)半两,大黄(锉,炒)半两,槟榔(煨,锉)半两,缩砂仁3分,诃黎勒(煨,去核)3分,白茯苓(去黑皮)3分,人参3分。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胃反,吐酸水,心胸壅闷。

用法用量每服20丸,生姜汤送下。

摘录圣济总录》卷四十七

《圣惠》卷九十八:荜茇丸

药方名称荜茇丸

处方荜茇1两,诃黎勒皮1两,桂心1两,胡椒1两,附子(炮裂,去皮脐)1两,沉香1两,木香1两,人参(去芦头)1两,草豆蔻(去皮)1两,槟榔1两。

制法上为末,炼蜜和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补暖虚冷气,温脾饮食。主

用法用量每服30丸,食前以温酒送下。

摘录《圣惠》卷九十八

《圣惠》卷五:荜茇丸

药方名称荜茇丸

处方荜茇1两,胡椒1两,槟榔1两,诃黎勒2两(煨,用皮),白茯苓1两,肉桂1两(去皱皮),人参1两(去芦头),干姜1两(炮裂,锉),陈橘皮2两(汤浸,去白瓤,焙)。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脾胃气虚弱,腑脏积冷,或时呕吐,不能饮食,心腹胀满,面色萎黄。

用法用量每服20丸,以生姜汤或粥饮送下,不拘时候。

注意忌生冷。

摘录《圣惠》卷五

圣济总录》卷六十四:荜茇丸

药方名称荜茇丸

处方荜茇(炒)1两,诃黎勒(煨,去核)3分,干姜(炮)半两。

制法上为细末,煮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冷痰,饮食不下,膈脘不快。

用法用量每服20丸,生姜汤送下,不拘时候。

摘录圣济总录》卷六十四

圣济总录》卷—一九:荜茇丸

药方名称荜茇丸

处方荜茇胡椒各等分。

制法上为末,化蜡为丸,如麻子大。

功能主治牙齿疼痛。

用法用量每用1丸,内蚛孔中。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九

《妇人良方》卷一:荜茇丸

药方名称荜茇丸

别名陈氏二神丸、二神丸

处方荜茇(盐炒,去盐,为末)1两,蒲黄1两(炒)。

制法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妇人无时月水来,腹痛。及妇人血气不和,作痛不止。

用法用量陈氏二神丸(原书卷七)、二神丸(《普济方》卷三三五)。

摘录《妇人良方》卷一

《百一》卷六:荜茇丸

药方名称荜茇丸

处方荜茇1两,川姜(炮)1两,丁香(不见火)1两,附子(炮,去皮脐)1两,吴茱萸1两,良姜1两,胡椒1两,山茱萸半两,草豆蔻(去皮)半两。

制法上为细末,枣肉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滑泄。

用法用量每服50丸,食前陈米饮送下,日3次。

临床应用滑泻:庐州周汝功,嘉禾人,乃尊守永嘉时,每苦滑泄,服此药,果有效。

摘录《百一》卷六

圣济总录》卷六十七:荜茇丸

药方名称荜茇丸

处方荜茇1两,昆布(洗,炒干)1两,吴茱萸(汤洗,焙,微炒)1两,葶苈(隔纸炒紫色)1两,杏仁(汤去皮尖双仁,炒,研细)1两。

制法上为细末,与杏仁同研令匀,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上气倚息,不得卧。

用法用量空腹粥饮送下5丸,稍加至10丸。

摘录圣济总录》卷六十七

《百一》卷二:荜茇丸

药方名称荜茇丸

别名泼雪丹、缩水丹

处方荜茇半两,人参半两,白茯苓(去皮)半两,干姜(炮)半两,胡椒3分,大附子(炮,去皮脐)3分,官桂(去皮)3分,荜澄茄3分,诃子(面裹煨,去核)3分。

制法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脾胃病。

用法用量泼雪丹、缩水丹

摘录《百一》卷二

圣济总录》卷七十七:荜茇丸

药方名称荜茇丸

处方荜茇1两1分,槟榔(锉)1两1分,干姜(炮)1两半,附子(炮裂,去皮脐)1两半,诃黎勒皮2两,芜荑仁2两,白术3两,黄连(去须)3两,阿魏3两(以水4合,煎5-6沸,同蜜和药),枳壳(去瓤,麸炒)1两3分。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脾胃虚冷泄泻,变成气痢。

用法用量方中荜茇用量原缺。

摘录圣济总录》卷七十七

圣济总录》卷八十三:荜茇丸

药方名称荜茇丸

处方荜茇1两半,麻黄(去根节煎,去沫,焙)1两半,独活(去芦头)1两半,升麻1两半,吴茱萸(汤浸3度,焙炒)1两半,木香3分,陈橘皮(汤浸,去白,焙)3分,射干1两,白茯苓(去黑皮)1两,干姜(炮)1两,昆布(洗去咸味,暴干)2两,羚羊角(镑)半两,杏仁(去皮尖双仁,炒)1两1分。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脚气毒闷,呕逆吐沫,心烦气急,不下食。

用法用量每服15丸,空心米饮送下。以利为度。若利多者,减至7丸。

若食不消化,不能食者,加白术1两1分,陈曲2两半(炒令微黄);若大便涩者,加大黄1两。

摘录圣济总录》卷八十三

圣济总录》卷八十七:荜茇丸

药方名称荜茇丸

处方荜茇1两,干姜(炮裂)1两,白茯苓(去黑皮)1两,胡椒(炒)1两,桂(去粗皮)1两,槟榔2两(煨,锉),人参1两1分,诃黎勒(煨,杏核)1两半。

制法上为末,炼密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冷劳呕哕,不能下食,心腹胀满,面色萎黄。

用法用量每服10丸,空腹清粥饮送下。甚者加至20丸。

摘录圣济总录》卷八十七

猜你喜欢

  • 金药

    药方名称金药处方丹参5钱,茯神5钱,龙齿3钱,琥珀3钱,辰砂2钱,橘红4钱,半夏4钱,天麻5钱,石菖蒲2钱。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重3分,金箔为衣。功能主治小儿受惊,气散神浮,发热;其热必夜甚,外无表

  • 救急十滴水

    药方名称救急十滴水处方鲜姜60克(浸酒精360毫升)丁香60克(浸酒精360毫升)大黄120克(浸酒精500毫升)辣椒60克(浸酒精500毫升)樟脑90克(浸酒精500毫升)薄荷冰21克(浸酒精500

  • 桂枝姜附阿胶汤

    药方名称桂枝姜附阿胶汤处方茯苓2钱,桂枝3钱,甘草3钱,干姜3钱,附子3钱,阿胶3钱(炒,研)。功能主治腰痛。用法用量水煎大半杯,温服。摘录《四圣心源》卷六

  • 升阳举经汤

    药方名称升阳举经汤处方肉桂(去皮,盛夏不用)白芍药红花各1.5克细辛1.8克人参熟地黄川芎各3克独活黑附子(炮裂,去皮、脐)炙甘草各5克羌活藁本防风各6克白术当归黄耆柴胡各9克桃仁(汤浸,去皮、尖)1

  • 杜仲爆羊腰

    药方名称杜仲爆羊腰处方杜仲15克五味子6克 羊腰500克 葱姜 料酒酱油 芡粉汁 素油各适量制法将杜仲、五味子加水适量煎煮40分钟,去渣,加热浓缩成稠液,备用;羊腰洗净,去筋膜臊腺,切成腰花,以芡粉汁

  • 海带丸

    药方名称海带丸处方海带、贝母、青皮、陈皮各等分。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弹子大。功能主治瘿气久不消。用法用量《种福堂方》有海藻。摘录《卫生宝鉴》卷十三

  • 半夏粉

    药方名称半夏粉处方半夏适量。制法研末。功能主治据报道,用本法治疗鸡眼30余例,未见复发。用法用量敷于患部。用药前先洗净患处,剪(削)去鸡眼的角化组织,呈一凹面,放入半夏末,外贴胶布。经5~7天,鸡眼坏

  • 地黄煎丸

    《中藏经》卷下:地黄煎丸药方名称地黄煎丸处方生地黄汁1.2升 生杏仁汁600毫升薄荷汁600毫升 生藕汁600毫升 鹅梨汁600毫升法酒1.2升 白蜜120毫升生姜汁600毫升柴胡120克(去芦,焙)

  • 枸杞菖蒲酒

    药方名称枸杞菖蒲酒处方枸杞根100斤,菖蒲5斤。制法上细锉,以水4石,煮取1石6斗,去滓,酿2斛米酒熟。功能主治缓急风,四肢不随,行步不正,口急及四体不得屈伸。用法用量稍稍饮之。摘录《千金》卷七

  • 两地汤

    《傅青主女科》卷上:两地汤药方名称两地汤处方大生地30克(酒炒)元参30克白芍药15克(酒炒)麦冬肉15克地骨皮9克阿胶9克功能主治滋阴清热。治肾水不足,虚热内炽,月经先期,量少色红,质稠粘,伴有潮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