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方剂>茴香子丸

茴香子丸

圣济总录》卷八十六:茴香子丸

药方名称茴香子丸

处方茴香子(舶上者妙)2两,附子(炮裂,去皮脐)2两,巴戟天(去心)2两,蜀椒(去目及闭口,炒出汗)2两,牛膝(酒浸1宿,焙)2两,肉苁蓉(酒浸令软,细切,焙)2两,青盐(研)2两。

制法上药除青盐外,为末,研拌令匀,烂煮羊肾猪肾2-3对,去筋膜细切,烂研和药,入杵臼捣令匀熟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脾劳。肌肤瘦瘁,面色黄黑,四肢无力,脚膝疼痛,大便不调;或风虚上攻,头眩目暗,肢体沉重,昏愦嗜卧。

用法用量每服20-30丸,空心盐汤或酒送下。

摘录圣济总录》卷八十六

《圣惠》卷九十二:茴香子丸

药方名称茴香子丸

处方茴香子1两(微炒,捣为末),古文钱青1分(细研),硇砂1分(细研),桃仁49枚(酒浸,去皮尖双仁,生研)。

制法上为末,以汤浸蒸饼为丸,如麻子大。

功能主治小儿偏坠,或气攻小腹疼痛。

用法用量2-3岁儿每服1丸,以橘皮汤送下。

摘录《圣惠》卷九十二

《圣惠》卷七:茴香子丸

药方名称茴香子丸

处方茴香子1两,木香1两,桃仁1两(汤浸,去皮尖双仁,麸微黄),附子1两(炮制,去皮脐),桂心1两,安息香1两,胡芦巴半两,青橘皮半两(汤浸,去白瓤,微炒)。

制法上为末,以酒煮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膀胱虚冷气攻腹胁,胀满疼痛。

用法用量每服20丸,热生姜酒送下,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七

《圣惠》卷九十八:茴香子丸

药方名称茴香子丸

处方茴香子1两,桂心1两,巴戟1两,附子1两(炮裂,去皮脐),补骨脂1两(微炒),干姜1两(炮裂,锉)。

制法上为末,用羊肾2对,切去筋膜,以酒2升,煮令酒尽,烂研,和诸药末,捣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下元虚冷,腰膝疼痛,肌肉消瘦,渐加无力。

用法用量每服30丸,空心、晚食前生姜酒送下。

摘录《圣惠》卷九十八

圣济总录》卷一八七:茴香子丸

药方名称茴香子丸

处方茴香子(炒)1两,蜀椒(去目并闭口,炒取红)1两,附子(炮裂,去皮脐)1两,巴戟天(去心)1两,木香1两,青橘皮(汤浸,去白,焙)1两,青盐(别研)1两,肉苁蓉(酒浸,切,焙)1两,阿魏(醋化,面和作饼,炙)1两,楝实(锉,炒)1两,干蝎(去土,炒)1两,荜澄茄1两,补骨脂(炒)1两,葫芦巴1两,大戟1两,肉豆蔻(去壳)3枚,硫黄(舶上者,研)2两。

制法上为末,用白羊肾4对,去筋膜,沙盆内研如面糊,将药一处入木臼中,更入炼蜜杵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小肠虚寒撮痛。

用法用量每服20丸,空心、食前温酒送下;元气痛,煨葱白热酒送下30丸。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八七

圣济总录》卷七十一:茴香子丸

药方名称茴香子丸

处方茴香子3两(微炒,为末,以米醋2升熬如饧),附子(炮裂,去皮脐)1两,青橘皮(汤浸,去白,焙)3分,木香3分,狼毒(炒)3分,当归(切,焙)3分,阿魏1两(研,以酒1升,煎取半),硇砂1两半(沸汤化,澄熬取霜,入阿魏煎中同熬如饧,入茴香煎,搅匀),自然铜(煅,醋淬,研)1两半。

制法上药除煎研外,为末,同入煎内和捣为丸,如梧桐子大,如硬入炼蜜少许。

功能主治肾脏久积气在膀胱,虚胀上攻,膨满(疒丂)痛。

用法用量每服15-20丸,空心温酒送下。

摘录圣济总录》卷七十一

圣济总录》卷五十二:茴香子丸

药方名称茴香子丸

处方茴香子(炒)1两,蓬莪荗(煨,锉)1两,楝实(煨,去核)1两,白术1两,诃黎勒皮1两,丁香1分,吴茱萸(汤洗,焙于,炒)半两,桃仁3分(去皮尖双仁,研如膏)。

制法上为末,入桃仁膏研匀,炼蜜为丸,如银杏大。

功能主治肾脏冷气攻腹胁,疼痛胀满。

用法用量每服1丸,温酒或盐汤嚼下,不拘时候。

摘录圣济总录》卷五十二

圣济总录》卷五十二:茴香子丸

药方名称茴香子丸

处方茴香子(炒)2两,肉苁蓉(酒浸,切,焙)2两,附子(炮裂,去皮脐)2两,五味子1两。

制法上为细末,用好酒1升,并猪肾1对细切,和药都1处浸1宿,取出焙干,捣罗为末,酒煮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肾脏风气冲注,脚膝生疮。

用法用量每服20-30丸,好茶或豆淋酒送下。

摘录圣济总录》卷五十二

圣济总录》卷五十一:茴香子丸

药方名称茴香子丸

处方茴香子(炒)3分,木香3分莱菔子(炒)半两,厚朴(去粗皮,半生锉,半用姜汁炙)1两,桂(去粗皮)3分,干姜(炮)3分,蓬莪荗(煨,锉)3分,青橘皮(汤浸,去白,焙)半两,桃仁(去皮尖双仁)3分(研膏)。

制法上为末,入桃仁膏研匀,酒煮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肾脏虚弱中寒,攻腰腹满痛,手足微冷。

用法用量每服20丸,空心温酒送下。

摘录圣济总录》卷五十一

圣济总录》卷四十三:茴香子丸

药方名称茴香子丸

处方茴香子(炒)1两,桂(去粗皮)1两,附子(炮裂,去皮脐)3分,当归(切,焙)3分,荜澄茄3分,木香3分,赤石脂3分,蜀椒(去目及闭口者,微炒出汗)半两。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小肠虚冷,小腹疼。

用法用量每服20丸,空心、食前温酒送下。

摘录圣济总录》卷四十三

圣济总录》卷九十:茴香子丸

药方名称茴香子丸

处方茴香子(炒)、胡椒附子(炮裂,去皮脐)、阿魏(面和作饼子,炙熟)、青橘皮(汤浸,去白,焙)、硫黄(研)、菖蒲、牛膝(酒浸,切,焙)、五味子各等分。

制法上为末,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虚劳,元脏气冷,心腹(疒丂)痛。

用法用量每服15丸,空心温酒送下。

摘录圣济总录》卷九十

猜你喜欢

  • 白屑风酊

    药方名称白屑风酊处方蛇床子40克苦参40克土槿皮20克薄荷脑10克制法将蛇床子、苦参、土槿皮共研成粗粉。用75%酒精80毫升,先将药粉渗透,放置6小时,然后加入75%酒精920毫升,依照渗漉分次加入法

  • 枯痔散

    《仙拈集》卷四:枯痔散药方名称枯痔散处方红砒(放旧瓦上火煅白烟将尽取起)枯矾各3克乌梅(烧存性)6克 白灵药1.5克制法研细末。功能主治治痔疮。用法用量用时以口津调涂痔上,一日二次。初敷不肿,五六日出

  • 润体圆

    药方名称润体圆处方防风(去芦及叉)一两半,白龙脑(别研)、乳香(别研如麻)、羚羊角末(别研如粉)、附子(炮.去皮、脐)、白僵蚕(微炒)、槟榔、肉豆蔻仁、沉香、蒺藜子(微炒)、丁香、蔓荆子(去白皮)、牛

  • 单行白犬骨散

    药方名称单行白犬骨散处方白犬骨(烧之)。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产后烦闷不食。用法用量每服方寸匕,以水和服。摘录《千金翼》卷六

  • 栗子柿子饼糊

    药方名称栗子柿子饼糊处方栗子肉15克柿饼半个制法将栗肉、柿饼共磨成糊状,煮熟服食。功能主治补肾,健脾,养胃。适用于小儿腹泻。用法用量每日分2次服。摘录《民间方》

  • 扁金丹

    药方名称扁金丹处方白花蛇肉(制焙)半两,防风半两,蜈蚣(全赤者)半两,乳香半两,全蝎1两半,朱砂1两半,天南星(烧)1两半,大草乌(烧)1两半,麝香1钱,牛黄半钱。制法上为末,炊饼为丸,如梧桐子大,捏

  • 芒消丸

    《医心方》卷二十引《承祖方》:芒消丸药方名称芒消丸处方芒消3两,大黄3两,杏仁3两。制法上各别捣治,先末大黄,芒消下从后,捣杏仁子令如膏,乃合三物,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积热呕吐。用法用量每服

  • 人参温中丸

    药方名称人参温中丸处方人参白术白茯苓半夏(汤洗七次)陈皮肉豆蔻(煨)各等分制法上药研为细末,蒸淮枣肉为丸,如麻子大,朱砂为衣。功能主治治婴孩小儿惊吐、热吐,心神闷乱,中脘不和,渐加恐悸,恍惚无定。用法

  • 鸡汁粥

    《民间方》:鸡汁粥药方名称鸡汁粥处方母鸡1只粳米100克制法将鸡剖洗干净,浓煎鸡汁,以原汁鸡汤分次同粳米煮粥,先用旺火煮沸,再改用文火煮至粥稠即可。功能主治滋养五脏,补益气血。适用于老年体弱、病后、产

  • 独活葛根汤

    药方名称独活葛根汤别名独活汤处方独活3两,桂心3两,干地黄3两,葛根3两,芍药3两,生姜6两,麻黄(去节)2两,甘草(炙)2两。制法上切。功能主治中柔风,身体疼痛,四肢缓弱欲不随,产后中柔风。恶风毒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