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方剂>芍药甘草汤

芍药甘草汤

药方名称芍药甘草汤

别名戊己汤(《症因脉治》卷四)。

处方芍药12克甘草12克

药理作用解痉、止痛、抗炎作用:安徽医学院《急腹症资料》1977:74,本方对病变异常兴奋状态有强力的抑制、镇静作用。其中芍药对疼痛中枢和脊髓性反射弓的兴奋有镇静作用,故能治疗中枢性或末梢性的筋系挛急,以及因挛急而引起的疼痛。芍药、甘草中的成分有镇静、镇痛、解热、抗炎、松弛平滑肌的作用,二药合用后,这些作用确能显着增强。

功能主治调和肝脾,缓急止痛。治伤寒伤阴,筋脉失濡,腿脚挛急,心烦,微恶寒,肝脾不和,脘腹疼痛。现用于血虚津伤所致的腓肠肌痉挛、肋间神经痛、胃痉挛、胃痛、腹痛、坐骨神经痛、妇科炎性腹痛、痛经;以及十二指肠溃疡、萎缩性胃炎、胃肠神经官能症、急性乳腺炎、颈椎综合征等属阴血亏虚,肝脾失调者。

用法用量上二味,用水600毫升,煮取300毫升,去滓,分温再服。

备注本方主治津液受损,阴血不足,筋脉失濡所致诸证。方中芍药酸寒,养血敛阴,柔肝止痛;甘草甘温,健脾益气,缓急止痛。二药相伍,酸甘化阴,调和肝脾,有柔筋止痛之效。

摘录伤寒论

猜你喜欢

  • 苍耳散

    《重订严氏济生方》:苍耳散药方名称苍耳散别名芷夷散(《医学入门》卷七)、辛夷散(《仙拈集)卷二)。处方辛夷仁15克苍耳子7.5克 香白芷30克薄荷叶1.5克制法上药晒干,研为细末。功能主治散风邪,通鼻

  • 麻仁散

    《圣惠》卷三十:麻仁散药方名称麻仁散别名麻仁汤处方大麻仁1两,商陆1两,防风1两(去芦头),附子1两(炮裂,去皮脐),陈橘皮1两(汤浸,去白瓤,焙),汉防己1两。制法上为散。功能主治虚劳四肢浮肿。用法

  • 大腹子汤

    药方名称大腹子汤处方大腹皮1两,槟榔半两,枳壳(麸炒)半两,芍药半两,人参半两,知母半两,陈皮(去白)半两,甘遂(煨)1分。功能主治症癖腹满,小便不利。用法用量上为细末。每服1钱,水1小盏,煎5分,去

  • 大蓟饮

    《奇效良方》卷五十:大蓟饮药方名称大蓟饮处方大蓟汁3合,地黄汁3合,生姜汁3合,麦门冬汁3合,刺蓟汁3合。功能主治吐呕血。用法用量上用白蜜半匙相和匀,冷服。摘录《奇效良方》卷五十《医方类聚》卷八十五引

  • 长将散

    药方名称长将散处方石韦1两(去毛),滑石1两,瞿麦1两,王不留行1两,葵子1两。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诸淋用法用量每服方寸匕,日3次。摘录《医方类聚》卷一三二引《肘后方》

  • 苦楝子膏

    《朱仁康临床经验集》:苦楝子膏药方名称苦楝子膏处方苦楝子60克制法将苦楝子剥去皮,入锅内炒黄(勿炒焦),研末,用熟猪油调成糊,备用。功能主治杀虫灭菌。治头癣。用法用量先剃光头,每日一次头癣处涂药一遍,

  • 三才汤

    药方名称三才汤处方人参9克天冬6克 干地黄15克功能主治治暑温日久,寝卧不安,不思饮食,元气阴液两伤者。用法用量上药用水1升,浓煎400毫升,分二次温服。欲复阴者,加麦冬、五味子;欲复阳者,加茯苓、炙

  • 截黄丸

    药方名称截黄丸处方青矾4两(煅成赤珠子),当归4两(酒酿浸7日,焙),百草霜3两。制法上为末,以浸药酒打糊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截黄。主脾积黄肿。用法用量每服5-7丸,温汤送下。1月后黄去病愈。摘

  • 川芎定痛饮

    药方名称川芎定痛饮处方川芎15-30克,钩藤15克,菊花12克,白蒺藜10克,生苡仁30克,白蔻3克,半夏10克,赤芍10克,川牛膝10克。功能主治平肝熄风,化痰活络。主肝阳挟痰浊瘀血上扰清窍。(偏头

  • 小活络丸

    药方名称小活络丸处方胆南星180g 制川乌180g 制草乌180g地龙180g乳香(制)66g没药(制)66g性状为黑褐色至黑色的大蜜丸;气腥,味苦。炮制以上六味,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每100g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