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方剂>经进地仙丹

经进地仙丹

药方名称经进地仙丹

处方人参一两半,附子(炮)、川椒(去目.少炒.出汗)、苁蓉(酒浸.焙),各四两。川乌(炮)、茯苓(白)、甘草白术,各一两。菟丝子(酒浸)、覆盆子天南星(汤洗.姜汁制焙)、防风(去芦)、白附子何首乌,各二两。牛膝(去芦.酒浸二宿)四两,狗脊(去毛)、赤小豆骨碎补(去毛)、乌药羌活,各二两。木鳖子(去壳)、地龙(去土),各三两。

炮制上为细末,煮酒面糊为圆,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治男子五劳七伤,肾气虚惫,精神耗减,行步艰辛,饮食无味,眼昏耳焦,面色黧黑,皮肤枯燥;女入血海虚冷,月经不调,脏寒少子,下部秽恶。

又治诸痔瘘疮,肠风泻血,诸风诸气,并皆疗之。

用法用量每服三十圆,加至四十圆,空心,温酒吞下。

备注此方陶隐居编入(道藏经),云:是时有人母幼年得风气疾,后作发挛结疼痹,久不能起,百治不瘥,卧床五十馀年,脂肉消尽,止有筋骨。乃于居士处得此方,依方修合,日进二服,才至五百馀服,是母病顿除,发白再黑,齿落更生。至八十岁,颜色如二十岁人,筋力倍壮,耳聪目明。时有老奴,常偷服其药,严冬御稀葛,履霜雪,无寒色,负荷倍重于常时,行步如飞。疑为鬼物所凭,遂打杀埋于水傍沙中。久复为怪,而里俗且云:凡奴婢死为鬼,但折其胫,令不得动作。遂掘出,折其胫,见其骨尽实,如金黄色,折其臂亦然,其效颇异。隐居云:此奴若不打杀,成地仙矣。

摘录《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猜你喜欢

  • 如冰散

    药方名称如冰散处方朴消150克(别研)蛤粉寒水石各90克 香白芷30克 脑子3克(别研)制法上药为细末,和匀。功能主治治风邪热毒,壅滞肌肉,荣卫不宜,蕴积成肿;血涩肤腠,如丹之状,游无定处,焮肿热痛。

  • 马兜铃汤

    《普济方》卷一六三:马兜铃汤药方名称马兜铃汤处方桔梗90克甘草(炒)30克马兜铃60克(炒)制法上药为末。功能主治治喘嗽,咽燥烦渴,咳吐腥臭脓血。用法用量每服15克,用水300毫升,糯米一合,同煎至2

  • 独附煎

    药方名称独附煎别名独附散处方附子1支(切成片)。功能主治腑寒咽闭,六脉微弱;喉痹。用法用量独附散(《普济方》卷六十一)。摘录《朱氏集验方》卷九

  • 辛夷散

    药方名称辛夷散处方辛夷仁细辛(洗去土、叶)藁本(去芦)升麻川芎木通(去节)防风(去芦)羌活(去芦)甘草(炙)白芷各等分制法上为细末。功能主治治肺虚,风寒湿邪外袭,鼻内壅塞,涕出不已,气息不通,或不闻香

  • 汉防己煮散

    《备急千金要方》卷二十一引褚澄:汉防己煮散药方名称汉防己煮散处方汉防己泽漆叶石韦泽泻白术丹参赤茯苓橘皮桑根白皮通草各90克郁李仁60克生姜40克制法上十二味,研为粗散。功能主治治水肿上气。用法用量每次

  • 养真丸

    药方名称养真丸处方鹿茸当归肉苁蓉禹余粮菟丝子覆盆子熟地黄紫石英桑螵蛸各60克五味子真琥珀白芍药川芎桑寄生卷柏艾叶川姜 白茯苓人参牡蛎酸枣仁各30克 钟乳粉120克制法上为细末,酒煮面糊丸,如梧桐子大。

  • 寒胀中满分消汤

    药方名称寒胀中满分消汤处方人参、黄耆、当归、茯苓、厚朴、半夏、吴萸、黄连、干姜、生姜、升麻、柴胡、川乌、麻黄、青皮、黄柏、泽泻、荜澄茄、草豆蔻、益智、木香。功能主治气虚胀病,形气虚少寒者。摘录《金鉴》

  • 桂末吹鼻方

    药方名称桂末吹鼻方处方桂(紫色者,去粗皮)半两。制法上为细末。功能主治风癔。精神不明,舌强语涩。用法用量每用少许,吹入鼻中,及量舌下。摘录《圣济总录》卷六

  • 六合汤

    《易简方》:六合汤药方名称六合汤处方当归生地川芎芍药莪术官桂各等分制法上药哎咀。功能主治养血祛瘀。治经血凝滞,腹内气血作痛。用法用量每服12克,用水150毫升,煎至100毫升,去滓热服。摘录《易简方》

  • 蝉壳散

    《圣惠》卷八十三:蝉壳散药方名称蝉壳散处方蝉壳(微炒)1分,桔梗(去芦头)1分,陈橘皮(汤浸,去白瓤,焙)1分,人参(去芦头)1分,甘草(炙微赤,锉)1分,半夏半分(汤洗7遍去滑)。制法上为细散。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