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方剂>精制狗皮膏

精制狗皮膏

药方名称精制狗皮膏

处方川乌800两,防己256两,山柰256两,透骨草160两,元胡160两,干姜128两,辣椒32两,蟾酥3两,樟脑128两,薄荷脑96两,冰片48两,冬青油56两,辅料:橡胶656两,羊毛脂80两,凡士林32两,氧化锌640两,松香544两,汽油1856两。

制法上药蟾酥至冬青油与后药单放。将生川乌辣椒等七味共轧为3号粗末,蟾酥松香分别轧为细粉,过80目细罗,橡胶轧为薄片。取生川乌等七味粗末用4倍量90%乙醇按渗漉法提取,滤液回收乙醇浓缩为稠膏约460两。取蟾酥细粉用热回流法提取二次,第一次加4倍量80%乙醇,回流3小时,第二次加3倍量60%乙醇,回流2小时,合并提取液,回收乙醇,浓缩为稠膏约1两半。将橡胶薄片置汽油内,立即搅拌使胶片很快松散,搅拌30分钟后,密封浸泡18~36小时。取浸泡后的胶浆置搅拌罐内,搅拌3小时,加入冬青油、羊毛脂、凡士林,搅拌1小时,加入氧化锌,继续搅拌,1小时后,加入松香,搅拌2小时加入樟脑薄荷脑、冰片蟾酥浓缩膏及生川乌等浓缩膏,将所有药料加完后,继续搅拌2小时至全部溶解、均匀为止。移入滤胶机内,用80~100目铜筛网过滤,装入桶内密封,静置3-7天。取混合胶浆置涂胶机上涂胶。在涂胶前1小时,开放送热设备,待烘道温度达85-90℃时,开始涂胶。每涂20公尺落机(剪下)一次。将落机胶布切为6公分宽小段,每两段胶面中间夹一层硬质纱布(或塑料薄膜),再切成4.5公分长的小片。上药一料,约用白布500米,纱布300米,切6×4.5公分片75,000片,公差率±3%。要求胶面匀平,薄厚一致,每张6×4.5公分,每袋装四张,密封,置室内阴凉干燥处。

功能主治舒筋活血,散寒止痛。主筋骨痛,急性扭伤、挫伤,肌肉疼痛及风湿痛,肝区疼痛。

用法用量先将患处皮肤洗净擦干,撕去纱布,贴敷。根据面积大小,贴1~3张。

摘录《中药制剂手册》

猜你喜欢

  • 白术茯苓干姜汤

    药方名称白术茯苓干姜汤处方白术、干姜、茯苓、细辛、桂心、干葛、甘草(炙)、陈皮、乌梅、豆豉各等分。制法上为细末。功能主治伏暑中风湿,烦渴引饮,心腹疼躁闷,口干面垢,洒洒恶寒,淅淅恶风,微汗,饥不能食。

  • 加味解毒内托饮

    赵炳南方:加味解毒内托饮药方名称加味解毒内托饮处方金银花15克,蒲公英15克,青陈皮12克,连翘12克,赤芍9克,白芷9克,炒山甲9克,炒皂刺9克。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活血内托。主毒热壅滞,发为臀痈。用

  • 风藤散

    药方名称风藤散处方人参、当归、赤芍、角刺、木瓜、木通、甘草、白芷、生地、皂子、花粉、金银花、白鲜皮、薏苡仁、青风藤各等分。功能主治结毒。用法用量每剂5钱,加巴焦根4两,土茯苓4两,水4碗,煎至3碗,日

  • 姜藕饮

    药方名称姜藕饮处方生藕1两(洗,切),生姜1分(洗,切)。功能主治霍乱吐不止,兼渴。用法用量研绞取汁。分3服,不拘时候。摘录《圣济总录》卷三十九

  • 和乳汤

    《辨证录》卷十三:和乳汤药方名称和乳汤处方贝母9克天花粉9克当归30克蒲公英30克 生甘草6克穿山甲1片(土炒,为末)功能主治治乳痈。用法用量水煎服。摘录《辨证录》卷十三《外科真铨》卷上:和乳汤药方名

  • 青矾散

    药方名称青矾散处方枯矾3克龙骨0.6克 黄丹0.6克麝香0.1克制法上药为末。功能主治治脓耳;小儿断脐不干。用法用量干掺患处。摘录《疡科选粹》卷三

  • 青龙丸

    药方名称青龙丸处方青黛茯神芦荟南星(炮)各7.5克麝香少许 轻扮 巴霜各0.25克全蝎60克(焙)制法上药先将巴霜研如泥,次入诸药,研令极细,丸如粟米大,朱砂为衣。功能主治治小儿惊热有积。用法用量每服

  • 白虎加苍术汤

    《类证活人书》卷十八:白虎加苍术汤药方名称白虎加苍术汤处方知母180克甘草(炙)60克石膏500克苍术90克粳米90克制法上锉如麻豆大。功能主治清热祛湿。湿温病,身热胸痞,多汗,舌红苔白腻。现用于风湿

  • 苦参通淋方

    药方名称苦参通淋方处方苦参9-15克,柴胡9-18克,黄柏9克,公英30克,马齿苋30克,石苇30克。功能主治清热燥湿,利尿通淋。主膀胱湿热。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摘录李碧方

  • 加味甘桔汤

    《景岳全书》卷六十三:加味甘桔汤药方名称加味甘桔汤处方桔梗2.4克甘草3.0克牛蒡子射干各1.8克防风玄参各1.2克功能主治祛风宜肺,清热解毒。治风热上侵,咽喉肿痛。用法用量用水200毫升,煎服。或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