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方剂>理脾丸

理脾丸

《惠直堂方》卷四:理脾丸

药方名称理脾丸

处方陈皮1两,茯苓1两,山楂(半生半蒸)1两,白术(炒)2两,黄连(炒)5钱,芦荟(煅)5钱,炙甘草5钱。

制法上为末,神曲黄米糊为丸,如弹子大。

功能主治小儿疳。

用法用量姜汤送下。

摘录《惠直堂方》卷四

《摄生众妙方》卷五:理脾丸

药方名称理脾丸

处方白芍药3两(酒浸,炒),白术4两,枳实1两(面炒),白茯苓3两,黄连1两(去毛,姜制),神曲1两(炒),砂仁1两(炒),陈皮2两,半夏2两(汤泡7次,姜制),木香5钱,麦糵1两(炒),甘草1两(炒)。

制法上为细末,稀面糊为丸,如绿豆大。

功能主治理脾。主

用法用量每服70-80丸,清米汤送下。

摘录《摄生众妙方》卷五

猜你喜欢

  • 降真丹

    药方名称降真丹处方石膏1两半,乌头半两,白附子1两,白僵蚕1两,天南星1两,藿香1两,辰砂1两,芎1分,甘草1分,白芷半两,细辛1分,麝香半两(别研)。制法上为细末,滴水为丸,如鸡头子大,于风阴处晾干

  • 鸡鸣紫丸

    药方名称鸡鸣紫丸处方皂荚1分,藜芦2分,甘草2分,矾石2分,乌喙2分,杏仁2分,干姜2分,桂心2分,巴豆2分,前胡4分,人参4分,代赭5分,阿胶6分,大黄8分。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

  • 豆牛子散

    药方名称豆牛子散处方豆牛子(豆叶上生者)2-7枚(以糯米同炒令米黄),麝香半钱(细研)。制法上药同研如面。功能主治瘰疬头多,经久不愈,脓血不止,疼痛。用法用量别取枳壳末3钱,用水1盏,煎至4分,去滓,

  • 甘草干姜汤

    《伤寒论》:甘草干姜汤药方名称甘草干姜汤别名干姜甘草汤(《妇人大全良方》卷七)。处方甘草12克(炙)干姜6克功能主治温中益气。治伤寒脉浮,自汗出,小便数,心烦,微恶寒,脚挛急,咽中干,烦躁吐逆;肺痿,

  • 荔奴散

    药方名称荔奴散处方龙眼核不拘多少(烧存性)。制法上为细末,收贮。功能主治一切金疮跌磕。用法用量敷伤处。立愈。摘录《经目屡验良方》

  • 理伤膏

    药方名称理伤膏别名补肉膏处方陀僧4两,黄丹4两,自然铜4两,黄蜡4两,猪油4两,乳香1两,没药1两,松香1斤,麻油1斤。制法以折伤木皮1两铡碎,入油煎数沸,滤去滓,入陀僧、黄丹慢火熬成膏,次入松、蜡熔

  • 甘露内消丸

    《丹溪心法附余》卷十:甘露内消丸药方名称甘露内消丸处方薄荷叶30克川芎6克桔梗(去芦头)9克甘草3克人参诃子各1.5克制法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皂角子大,朱砂为衣。功能主治治咽喉肿痛,口舌生疮。用法用

  • 补泄防劳丸

    药方名称补泄防劳丸处方木香(不见火)12分,槟榔12分,大黄(生)12分,大麻仁12分,枳壳(麸炒,去瓤)1分,桂心(去粗皮,不见火)1分,萆薢1分,牛膝10分(酒浸),诃子(去核)4分,山茱萸(去核

  • 补肌散

    《医宗金鉴》卷七十二:补肌散药方名称补肌散处方地黄苗 地松青蒿苍耳苗赤芍药(水煎取汁)各150克 生艾汁300毫升制法以前药汁拌石灰阴干,入黄丹90克,更杵为细末。功能主治主外伤出血。用法用量凡有伤折

  • 杏仁膏

    药方名称杏仁膏处方杏仁22.5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