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方剂>牛黄上清丸

牛黄上清丸

《中国药典》:牛黄上清丸

药方名称牛黄上清丸

处方牛黄2g薄荷30g菊花40g荆芥穗16g白芷16g川芎16g栀子50g黄连16g黄柏10g黄芩50g大黄80g连翘50g赤芍16g当归50g地黄64g桔梗16g甘草10g石膏80g冰片10g

性状为红褐色至黑褐色的大蜜丸;气芳香,味苦。

炮制以上十九味,除牛黄冰片外,其余薄荷等十七味粉碎成细粉;将牛黄冰片研细,与上述粉末配研,过筛,混匀。每100g粉末加炼蜜120~130g制成大蜜丸,即得。

功能主治清热泻火,散风止痛。用于头痛眩晕,目赤耳鸣,咽喉肿痛,口舌生疮,牙龈肿痛,大便燥结。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1丸,一日2次。

注意孕妇慎用。

规格每丸重6g

贮藏密封。

摘录《中国药典》

《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天津方):牛黄上清丸

药方名称牛黄上清丸

处方黄连24克 生石膏120克黄芩75克薄荷45克莲子心60克白芷24克桔梗24克菊花60克川芎24克赤芍24克当归75克黄柏15克荆芥穗24克栀子75克大黄120克甘草15克连翘75克朱砂18克 明雄黄18克牛黄3克冰片15克

制法上药中朱砂雄黄牛黄冰片分别研细,黄连等十七味药轧为细粉,与上四味和匀,炼蜜为丸,每丸重6克,蜡皮封固,阴暗干燥处保存。

功能主治清火解毒,消肿止痛。治三焦火盛,头痛目赤,口舌生疮,咽喉肿痛,牙痛,大便秘结。

用法用量每服1丸,日服一至三次,温开水送下。

注意孕妇忌服。

备注方以牛黄清心肝实火为君;配菊花薄荷连翘荆芥穗、白芷川芎桔梗甘草轻清上浮,疏风清热为臣;佐以黄芩黄连黄柏栀子苦寒燥湿,清热解毒;加石膏清泄气分实热,冰片辛凉散火,通窍利咽;又以大黄苦寒泄下,荡涤瘀热;赤芍当归地黄清热凉血散瘀。诸药配伍,具有良好的清热泻火,散风止痛功效。

摘录《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天津方)

猜你喜欢

  • 立消散

    《疡医大全》卷八:立消散药方名称立消散处方雄黄6.6克穿山甲9克 生大黄(锦纹者良)芙蓉叶五倍子(炒)各15克制法共研极细末。功能主治治一切肿毒。用法用量滴醋调敷,中留一孔透气,如干又敷,不过十日自消

  • 抵当乌头桂枝汤

    药方名称抵当乌头桂枝汤别名乌头汤、乌头桂枝汤处方秋乌头(实中大者)10枚,白蜜2斤,桂心4两。功能主治寒疝腹满逆冷,手足不仁,若一身尽痛,灸刺诸药所不能治者。用法用量乌头汤(《圣济总录》卷九十四)、乌

  • 点眼铜绿膏

    药方名称点眼铜绿膏处方铜绿半两,龙脑半钱,麝香半钱,乌贼鱼骨1分,马牙消1分,蕤仁1分(汤浸,去皮),水银1两(豆大)。制法上为细末。功能主治风赤眼及痒痛。用法用量每用药1字,入人乳中,调和如膏。每以

  • 遏火汤

    药方名称遏火汤处方人参5钱,白术5钱,生地5钱,玄参1两,甘草1钱,知母1钱,天花粉2钱,陈皮5分,神曲1钱,丹皮5钱。功能主治忍饥过劳,伤胃动火,忽然发狂,披发裸形,罔知羞恶。用法用量水煎服。摘录《

  • 粳酥粥

    药方名称粳酥粥处方真酥3合,芜荑仁(微炒,别捣末)3钱半。功能主治久淋不愈。用法用量上先取白粳米半升净淘,以水多少煮粥,候熟下酥,并芜荑末搅匀。任意食之,食不尽,分作2度。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九○

  • 九仙夺命丹

    《古今医鉴》卷五:九仙夺命丹药方名称九仙夺命丹处方南星(姜制9克半夏(姜制)15克 枯明矾 15克枳壳(麸炒)30克厚朴(姜制)15克人参9克木香12克 豆豉(洗)30克甘草9克阿魏9克 糖球子15克

  • 淮南丸

    药方名称淮南丸处方车前子、车下李根皮、石长生、徐长卿各等分。制法上为粗末,作方囊贮半合。功能主治女子、小儿诸般疰证,心闷乱,头痛呕吐。用法用量系衣带及头,若疰一家,以合此共带之;又临入疰舍,取此药自烧

  • 导源饮

    药方名称导源饮处方白茯苓皮2两,车前子1两,大腹皮(水洗)1两,通草1两,木通1两,薏苡仁(炒)1两,天仙藤1两半,桑皮1两半,郁李仁1两半,冬瓜子(炒)1两半,木香(纳怀内取燥)1两半,赤石脂8钱,

  • 咳血方

    药方名称咳血方别名肺血丸(《医林纂要》卷四)。处方青黛瓜蒌仁诃子肉海粉山栀子各等分制法上为末,以蜜同姜汁为丸。功能主治治咳嗽痰血。用法用量每次1丸,噙化。咳甚者,加杏仁(去皮、尖)。备注肺者,至清之脏

  • 枣肉豆蔻丸

    药方名称枣肉豆蔻丸处方钟乳粉12克(旋入)丁香(不见火)人参(去芦)肉豆蔻(面襄煨)白茯苓(去皮)各60克制法上药为细末,煮枣肉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补脾止泻。治脾虚泄泻。用法用量每服30丸,沸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