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方剂>淋渫药

淋渫药

御药院方》卷八:淋渫药

药方名称淋渫药

处方威灵仙1两(去土),荆芥穗1两(去土),商枳壳1两(炒,去瓤),乳香1两,凤眼草2两,细辛2钱半(去苗)。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肠风痔疾,经久不愈,痔已成漏,疮口脓汁涓涓不绝,及疮口有虫,痒痛不止者。

用法用量每用药3两,以水1大升半,同煎至1升,滤去滓,稍热淋洗患处。如已冷,再温热更选1遍。如洗罢,用绵或熟白绢揩干上药。如疮已破,不须上药,只淋洗。

摘录御药院方》卷八

御药院方》卷八:淋渫药

药方名称淋渫药

处方蛇床子(去皮,拣净)4两。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阴中痛及囊缩,津液不行。

用法用量每用药1两,以水2碗,煎至1碗半,去滓,临睡乘热熏下部,候通手淋浴。

摘录御药院方》卷八

《魏氏家藏方》卷八:淋渫药

药方名称淋渫药

处方川椒半两,蛇床子3两,紫梢花4钱半,吴茱萸1两,甘松1分,藁本半两,细辛1两。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固暖去风。主脚气。

用法用量煎汤熏洗。

摘录《魏氏家藏方》卷八

猜你喜欢

  • 通关止血丸

    药方名称通关止血丸处方枯白矾3克沉香0.9克半夏4个糯米14粒麝香0.3克制法上药研末,面糊为丸,如豌豆大。功能主治治鼻衄。用法用量每用2丸,塞左右两耳。即服陈槐汤。摘录《古今医鉴》卷七

  • 姜芷散

    《青囊秘传》:姜芷散药方名称姜芷散处方生僵蚕、白芷等分。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外疡,眼癣风。用法用量外疡之由风痰湿者,可摊入膏药中用,亦可用姜、醋调敷;眼癣风,用姜汁调涂。摘录《青囊秘传》《外科传薪集》

  • 艾醋汤

    药方名称艾醋汤处方好醋、艾。制法好醋炆艾。功能主治验胎。主过月或月数未足,难明是否有孕者。用法用量服半盏后,腹中翻,大痛,是有孕;不为痛,定无。摘录《古今医鉴》卷十二

  • 安息香丸

    《圣惠》卷十六:安息香丸药方名称安息香丸别名雄黄丸处方安息香1两,朱砂半两(细研),硫黄半两(细研),雄黄1两(细研),阿魏半两,松脂4两,榴(柏)叶4两,苍术4两,白芷3两,干桃叶3两。制法上为末,

  • 解热至圣丹

    药方名称解热至圣丹别名石室丹处方白芍7钱,炒栀子3钱,甘草1钱,当归3钱,生地5钱,陈皮8分。功能主治泻其肝木之旺,而去其郁热之火。主肝经热邪来犯包络,致心痛呼号,不能安于床席。用法用量石室丹(《医学

  • 防风神术汤

    药方名称防风神术汤处方防风、苍术、甘草、石膏。功能主治风湿热三气头痛。用法用量风气胜者,倍防风,加羌活;湿气胜者,倍苍术,加白芷;热气胜者,倍石膏,加黄柏;太阳见症,加藁本;阳明见症,加升麻;少阳见症

  • 姜连散

    《普济方》卷三四○:姜连散药方名称姜连散处方诃黎勒、龙骨、乳香、干姜、芎?、白术、盐梅各等分(1方有黄连)。制法上为细末,入梅肉搅匀如膏,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胎前下痢。用法用量每服5-7丸,白痢

  • 加味金铃子散

    药方名称加味金铃子散处方川楝子、延胡、青皮、赤芍、甘草、黑栀、枳壳、通草、橘红。功能主治肝痈。怒动肝火,胁肋作痛,呼吸不利,手不可按。用法用量《重订通俗伤寒论》本方用金铃子三钱,蜜炙延胡,赤芍、焦山栀

  • 加减三黄丸

    药方名称加减三黄丸处方大黄、黄芩、黄连、生地。功能主治消中。摘录《杂病源流犀烛》卷十七

  • 芥子薄

    药方名称芥子薄处方白芥子1升。功能主治暴风毒肿流入四肢头面。用法用量蒸熟,捣,以黄丹2两搅之,分作两份,疏布袋盛之,更蒸使熟,以薄痛上,当更迭蒸袋,常使热薄之,如此3-5度即定。摘录《千金》卷十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