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方剂>济坤丸

济坤丸

《北京市中药成方选集》:济坤丸

药方名称济坤丸

处方丹参30克益智仁30克木通30克当归90克桔梗30克 生地60克龙胆草60克远志(炙)15克天冬60克 枣仁(炒)15克麦门冬90克 草豆蔻15克川楝子120克乌药24克茯苓60克白芍60克 于术24克 建神曲120克阿胶(炒珠)15克 丹皮30克 青木香24克 藏红花60克枳壳(炒)30克陈皮24克 熟地120克香附(炙)12克谷芽(炒)30克延胡索(醋炙)90克青皮(炒)45克

制法上药共二十九味,研为细末,炼蜜为丸,每丸重9克,朱砂为衣,蜡壳封固。

功能主治养血调经,和胃安神。治妇女经期不准,胸膈不舒,食欲不振,心悸失眠。

用法用量每服1丸,日服二次,黄酒或温开水送下。

摘录《北京市中药成方选集》

《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天津方):济坤丸

药方名称济坤丸

处方丹参1两,丹皮1两,当归3两,生地2两,熟地4两,桔梗1两,生白芍2两,天冬2两,麦冬2两,延胡(醋制)2两,木通1两,红花2两,生阿胶5钱,炒枣仁5钱,远志肉(甘草水制)5钱,川楝子(酒蒸)4钱,陈皮8钱,乌药8钱,炒稻芽1两,泽兰3两,茯苓(去皮)2两,莲子(去心)4两,胆草2两,广木香8钱,蝉蜕1两,草蔻5钱,香附(醋制)4两,枳壳(麸炒)1两,生于术8钱,青皮(醋炒)1两5钱,厚朴(姜制)2两,炒益智仁1两。

制法上为细粉,炼蜜为丸,4钱重,每斤丸药用朱砂面3钱上衣,蜡皮或蜡纸筒封固。

功能主治调经养血,健胃安神。主经期不准,血色紫黑,崩漏带下,腰酸腹疼,心跳不眠,心膈不舒,食欲不振。

用法用量每次服1丸,白开水送下。

注意孕妇忌服。

摘录《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天津方)

猜你喜欢

  • 温精汤

    药方名称温精汤处方人参白术当归川芎白芍熟地黄各3克肉桂1.2克木香0.9克 小茴2.4克 玄胡香附各1.2克功能主治治小腹疼痛,喜温喜按。用法用量水煎服。摘录《嵩崖尊生》卷七

  • 黑疸汤

    药方名称黑疸汤处方茵陈蒿4两(捣汁,取1合),瓜蒌根1斤(捣汁,取6合)。制法上冲和,顿服之。功能主治黑疸。用法用量必有黄水自小便中下,如不下再服。摘录方出《杂病源流犀烛》卷十六,名见《中国医学大辞典

  • 养胃进食丸

    药方名称养胃进食丸处方人参(去芦头)甘草(锉)各30克白术白茯苓(去皮)各60克厚朴(去粗皮,生姜制炒)90克陈皮(去白)45克神曲(炒)75克大麦蘖(炒黄)45克苍术150克(去粗皮)制法上为细末,

  • 化毒排脓内补十宣散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化毒排脓内补十宣散药方名称化毒排脓内补十宣散别名折裹十补散处方黄蓍(以绵上来者为胜,半如箭竿,长二、三尺,头不叉者,洗净,寸截,槌破丝擘,以盐汤润透,用盏盛,盖汤上

  • 长肉散

    药方名称长肉散处方黄连1两(去须),槟榔1两,木香1两,麒麟血半两,密陀僧1两(细研)。功能主治止痛,干疮,长肉。主从高坠损有疮口者。用法用量上为细散。于疮口上薄敷之。摘录《圣惠》卷六十七

  • 桂枝加知母石膏升麻汤

    药方名称桂枝加知母石膏升麻汤处方桂枝汤内加知母4钱半,石膏4钱半,升麻2钱。功能主治热病。用法用量夏至后用。摘录《伤寒图歌活人指掌》卷四

  • 加味寿胎丸

    药方名称加味寿胎丸处方菟丝子、桑寄生、续断、黄耆、白术、阿胶、莲房炭。功能主治补肾安胎。主肾虚胎漏。先天不足,肾气虚怯,或房事不节,损伤肾气,冲任不固,胎漏下血,腰脊酸痛腿软,头晕耳鸣,尺脉细弱。摘录

  • 加味养脏汤

    药方名称加味养脏汤处方养脏汤加炮附子5钱,青皮5钱,乌药5钱,茯苓5钱。功能主治休息痢。因伤酒肉炙煿,发为痢疾,休作无时。用法用量加生姜3片,红枣2枚,水煎服。摘录《得效》卷六

  • 加减补中益气汤

    《温病条辨》卷二:加减补中益气汤药方名称加减补中益气汤处方人参6克黄耆6克 广皮3克 炙甘草3克 归身6克 炒白芍9克防风1.5克升麻0.9克功能主治补气升阳。治气虚下陷,门户不藏,下利不止。用法用量

  • 椒蟾散

    药方名称椒蟾散处方胡椒49粒。制法上药入活虾蟆腹中,盐泥固,煅存性。功能主治劫寒痰。主哮证遇冷即发,属中外皆寒者。用法用量卧时分5次好酒调服。注意有热者忌用。摘录《证治宝鉴》卷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