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方剂>槟榔饮

槟榔饮

《经验方》:槟榔饮

药方名称槟榔饮

处方槟榔5~10克 萝卜子5~10克 鲜橘皮10~15克白糖适量

制法槟榔打碎;把萝卜子放小锅内炒香,然后捣碎;取新鲜橘皮(约1个整橘皮),煎成细丝状;然后将上3味一同放入搪瓷杯内加水适量,煎煮5~7分钟后,去渣留汁,最后加入白糖适量,当作饮料服用。

功能主治行气,消食,除胀。适用于小儿消食。

用法用量以上为1日量,可以作2~3次,温热饮用。

注意适用于体壮儿童,只宜饮用1~2天,不可多饮久服;体弱儿童者伤食,用量宜减半。

摘录《经验方》

方出《千金》卷十八,名见《普济方》卷一六四:槟榔饮

药方名称槟榔饮

处方槟榔12枚,生姜4两,杏仁4两,白术4两,半夏8两,茯苓5两,橘皮3两。

功能主治胸中痰饮,肠中水鸣,食不消,呕吐水。

用法用量方中白术,《千金方衍义》作“柑皮”。

各家论述《千金方衍义》:杏仁开拓胸中之气,姜、半消豁膈上之痰,槟榔茯苓泄利肠中之水,柑橘二皮一寒一温,升降上下之气,此惟病气未固,元气未漓者宜之。

摘录方出《千金》卷十八,名见《普济方》卷一六四

圣济总录》卷五十三:槟榔饮

药方名称槟榔饮

处方槟榔(生,锉)半两,羚羊角(镑)半两,大黄(锉)半两,甘草(炙,锉)1两,赤茯苓(去黑皮)1两,防己(锉)1两。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胞囊实热,溲便癃闭,日夜不通。

用法用量每服5钱匕,水1盏半,煎至1盏,去滓温服。

摘录圣济总录》卷五十三

圣济总录》卷五十四:槟榔饮

药方名称槟榔饮

处方槟榔5枚(锉),木香1两,生姜(切,焙)半两,青橘皮(汤浸,去白,焙)半两,芎?半两,前胡(去芦头)1分,丁香半两,山芋半两。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三焦荣卫不通,气满水胀。

用法用量每服3钱匕,水1盏,煎至7分,空心温服。

脚肿,加牵牛子半两;面目浮肿,加郁李仁半两。

摘录圣济总录》卷五十四

猜你喜欢

  • 达生汤

    药方名称达生汤处方当归2钱5分(酒洗),川芎6分,益母草1钱(忌铁器),车前子5分(炒,研末),甘草3分(炙),冬葵子1钱(炒,研末),白术1钱(米泔水浸,炒),大腹皮(滚水洗数次)4分,牛膝6分(酒

  • 痢带灵

    药方名称痢带灵处方牛、羊角及蹄甲(炭)1000g,白及50g。制法将牛、羊角及蹄甲,洗刷干净,晾干,置密闭容器内,加热闷煅6~8小时,至全部角质炭化,放冷取出,制成极细粉,白及亦制成细粉,合并混匀,水

  • 新加桃仁承气汤

    药方名称新加桃仁承气汤处方鲜生地12克(拌捣生锦纹4.5克)粉丹皮6克 焦山栀9克桃仁泥9克 风化消3克(冲人)川贝母9克 藕汁 童便各100毫升(冲)功能主治清营凉血,化瘀解毒。治秋瘟证,热盛伤营,

  • 催乳汤

    药方名称催乳汤处方黄耆熟地各24克人参当归各15克川芎枸杞通草王不留行各6克功能主治益气养血,通络催乳。主气血虚弱,乳汁过少。(下乳)用法用量炖猪蹄服。摘录《医学集成》卷三

  • 绯帛膏

    药方名称绯帛膏处方排帛(烧灰,研)1分,倒棘刺49枚(烧灰,研),雄黄(研)1分,磁石(捣研)1分,麝香(研)1分,蚺蛇胆(研)1分,槐枝1条(长8寸,锉),猪脂(蜡月者)5两。制法上为细末,次炼脂作

  • 阿魏良姜丸

    药方名称阿魏良姜丸处方青皮3两,陈皮2两,良姜2两,红豆2两,桂(去粗皮)1两,缩砂(去皮)2两,蓬荗(炮)2两,草果子(去皮)2两,干姜(炮)、莱菔子2两(炒),木香2两,硇砂半钱,阿魏1分(并硇砂

  • 定痛流气饮

    《疮疡经验全书》卷二:定痛流气饮药方名称定痛流气饮处方人参、当归、蝉蜕、黄连、桔梗、防风、甘草、白芷、乳香、青皮、白芍、乌药、山栀仁。功能主治天蛇毒受心,风伤于指、肘、背。摘录《疮疡经验全书》卷二《疮

  • 加味四七汤

    《仁斋直指》卷十一:加味四七汤药方名称加味四七汤处方半夏(制)75克 白茯苓厚朴(制)各45克茯神紫苏叶各30克远志(姜汁蘸湿,取肉,焙)甘草(炙)各15克制法上药锉碎。功能主治行气解郁,化痰安神。治

  • 人参清肺汤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人参清肺汤药方名称人参清肺汤处方地骨皮、人参(去芦)、阿胶(麸炒)、杏仁(去皮.尖.麸炒)、桑白皮(去粗皮)、知母、乌梅(去核)、甘草(炙)、罂粟壳(去蒂.盖.蜜炙

  • 柴胡丸

    《圣济总录》卷一五○:柴胡丸药方名称柴胡丸处方柴胡(去苗)黄连(去须)知母(焙)赤芍药龙胆黄芩(去黑心)地骨皮麦门冬(去心,掐)茯神(去木)甘草(炙)各30克槟榔(锉)22克。制法上十一味,捣罗为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