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方剂>槐子丸

槐子丸

《眼科金镜》卷四:槐子丸

药方名称槐子丸

处方蒺藜(炒,去刺)车前牛蒡茺蔚子各30克

制法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疏散风热,清肝明目。治肝虚风邪所致目偏视。

用法用量每服40~50丸,空腹时用白滚汤送下。

摘录《眼科金镜》卷四

圣济总录》卷九十四:槐子丸

药方名称槐子丸

处方槐子(炒)1两。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阴疝肿缩。

用法用量每服20丸,空心温酒送下。

摘录圣济总录》卷九十四

《圣惠》卷七十五:槐子丸

药方名称槐子丸

处方槐子1两,蒲黄1分。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妊娠月数未至,而似欲产,腹痛者。

用法用量每服20丸,以温酒送下,不拘时候。以痛止为度。

摘录《圣惠》卷七十五

《千金》卷二十三:槐子丸

药方名称槐子丸

处方槐子4两,干漆4两,吴茱萸白皮4两,秦艽2两,白芷2两,桂心2两,黄芩2两,黄耆2两,白敛2两,牡蛎2两,龙骨2两,雷丸2两,丁香2两,木香2两,蒺藜2两,附子2两。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湿痔。

用法用量饮服20丸,1日3次。

各家论述《千金方衍义》:方中蒺藜白芷秦艽黄芩祛除风气,槐子,白蔹清解毒邪,二香、桂、附、吴茱萸根温散结滞,干漆雷丸攻逐瘀血,牡蛎龙骨黄耆收敛津气。以其寒热间错,气血交攻,敛散并列,故牡痔、牝痔、气痔、血痔、干痔、湿痔咸可治之。

摘录《千金》卷二十三

《圣惠》卷三十三:槐子丸

药方名称槐子丸

处方槐子1两半,天麻1两半,独活1两半,地肤子1两半,沙参(去芦头)1两半,人参(去芦头)1两半,羚羊角屑1两半,决明子2两,防风1两(去芦头),甘菊花1两,枳壳1两(麸炒微黄,去瓤)。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眼风邪所攻,坠睛向下,渐渐失明。

用法用量每服30丸,空心以温浆水送下,夜临卧再服。

摘录《圣惠》卷三十三

圣济总录》卷一四一:槐子丸

药方名称槐子丸

处方槐实3两(微炒),猬皮(焦炙)2两,当归(切,焙)2两,附子(炮裂,去皮脐)2两,连翘2两,干姜(炮)2两,续断2两,黄耆(炙,锉)2两。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牡痔。因醉饱筋脉横解,肠澼成痔,每下鲜血。

用法用量每服15丸,空心米饮送下,日晚再服;稍加至30丸。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四一

《圣惠》卷六十:槐子丸

药方名称槐子丸

处方槐子仁1两(微炒),黄芩1两。

制法上为末,以水浸蒸饼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痔疾。鼠乳生肛边,烦热疼痛。

用法用量每服20丸,食前煎桑耳汤送下。

摘录《圣惠》卷六十

《圣惠》卷三十三:槐子丸

药方名称槐子丸

处方槐子仁2两,覆盆子1两,酸枣仁(微炒)1两,柏子仁1两,车前子1两,蔓荆子1两,茺蔚子1两,牛蒡子(微炒)1两,蒺藜子(微炒)1两。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肝虚风邪所攻,致目偏视。

用法用量每服30丸,空心以温酒送下,晚食前再服之。

摘录《圣惠》卷三十三

《圣惠》卷十三:槐子丸

药方名称槐子丸

处方槐子仁1两(微炒),苦参1两(锉),熊胆半两,干漆3分(捣碎,炒令烟出),木香1两,槟榔1两,桃仁2两(汤浸,去皮尖双仁,麸炒微黄)。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伤寒下部(匿虫)疮,痛痒不止。

用法用量本方方名,《普济方》引作“槐子仁丸”。

摘录《圣惠》卷十三

普济方》卷八十一:槐子丸

药方名称槐子丸

处方槐子2两,黄连(去须)2两。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眼热目暗。

用法用量每服20丸,食后以温浆水送下,夜临卧再服。

摘录普济方》卷八十一

《圣惠》卷六十:槐子丸

药方名称槐子丸

处方槐子仁1两(微炒),龙骨1两,槲叶3分(微炙),干姜3分(炮裂,锉),当归3分(锉,微炒),茜根3分,附子1两(炮裂,去皮脐),黄耆3分(锉),川大黄1两(锉碎,微炒),乱发1两(烧灰),吴茱萸半两(汤浸7遍,焙干,微炒),猪后悬蹄甲7枚(炙令黄燥)。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五痔下血,疼痛不止。

用法用量每服30丸,以温粥饮送下,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六十

《鸡峰》卷十七:槐子丸

药方名称槐子丸

处方槐角2两,陈橘皮1两,干地黄1两,续断1两,黄耆半两,白矾半两,当归半两,干姜半两,黄连半两,附子半两。

制法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肠风下血,五痔成疮。发即焮痛不可忍,大便下血,肛脱不入,肠头生肉如鼠乳,或如樱桃,时下脓血,肿处痒痛,肛边生核,久成瘘疮。

用法用量每服20-30丸,食前热米饮送下。

摘录《鸡峰》卷十七

《圣惠》卷九十二:槐子丸

药方名称槐子丸

处方槐子1两(微炒),黄芩1两,榼藤子2枚(去壳,炙令黄)。

制法上为末,以水浸蒸饼为丸,如绿豆大。

功能主治小儿痔疾,鼠乳生肛边,烦热疼痛。

用法用量每服5丸,以桑耳汤送下,1日3-4次。

摘录《圣惠》卷九十二

《圣惠》卷六十:槐子丸

药方名称槐子丸

处方槐子仁2两(微炒),干漆1两(捣碎,炒令烟出),秦艽半两(去苗),黄芩半两,白蔹半两,木香半两,牡蛎半两(烧为粉),龙骨1两,附子1两(炮裂,去皮脐),雷丸半两,白芷半两,桂心半两,白蒺藜半两(微炒,去刺),鸡舌香半两,楝树根白皮1两(锉)。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湿痔。或肿痛,或鼠乳附核,或肠中痒痛,久不愈者。

用法用量每服30丸,食前以粥饮送下。

摘录《圣惠》卷六十

猜你喜欢

  • 红棉散

    《外科方外奇方》卷四:红棉散药方名称红棉散处方煅龙骨枯矾各9克海螵蛸胭脂(烧灰)各3克 飞丹6克冰片0.9克制法上药共为细末。功能主治治耳中流脓或黄水。用法用量先以绵纸搅去耳内脓汁,将药吹入。摘录《外

  • 神功散

    药方名称神功散处方五倍子百药煎干姜(炮)各等分制法上为细末。功能主治治小儿滑肠不止。用法用量每服3克,米饮调下。大人煮糊丸如黍米大,每服30丸,米饮下。摘录《百一选方》卷十九

  • 白虎解毒汤

    药方名称白虎解毒汤处方石膏、知母、黄连、黄芩、黄柏、栀子、甘草。制法上锉。功能主治麻疹已出,谵语烦躁,作渴者。用法用量水煎服。摘录《寿世保元》卷八

  • 白虎丸

    《普济方》卷九十三:白虎丸药方名称白虎丸处方川乌5两,草乌6两,两头尖全蝎3两,细辛3两,香白芷3两,川芎3两,乳香3两,没药3两,白术3两,苍术3两,五灵脂3两,天麻3两,人参3两,防风3两,菊花3

  • 抗感颗粒

    药方名称抗感颗粒处方金银花210g赤芍210g 绵马贯众70g性状为黄棕色的颗粒;味甜、微苦。炮制以上三味,加水煎煮两次,每次1.5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至250ml,加乙醇至含醇量达50%,

  • 归身生地汤

    药方名称归身生地汤处方归身5钱(生),生地5钱,知母1钱,黄芩1钱,柴胡2钱,羌活2钱,葛根2钱,浮萍1钱半。功能主治疹证欲出不出,方出骤回,泻痢,喘促,谵妄等疹初诸实证。用法用量若热势上冲,咽喉肿痛

  • 木香导滞汤

    药方名称木香导滞汤处方木香6克白芍当归枳壳各3.6克槟榔4.5克大黄6克黄连3克功能主治治痢疾,里急后重。用法用量水煎,空腹时温服。摘录《赤水玄珠》卷八

  • 解毒散结汤

    药方名称解毒散结汤处方银花15g,黄芩9g,连翘9g,蒲公英12g,天花粉9g,赤芍12g,薄荷4.5g。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消肿散结,活血散瘀。主土疡(亦叫土疳、针眼、眼疮)中期,胞睑红肿硬结,或肿连

  • 大青饮

    《圣济总录》卷三十四:大青饮药方名称大青饮处方大青1两(茎叶紫者是,不紫即是远志,不可用也。如无真者,以青黛代之)半两,大黄(醋炒)半两,赤芍药半两,常山(细锉,炒)半两,甘草(炙)半两,龙胆(去土)

  • 催痘汤

    药方名称催痘汤处方人参3分,牛蒡子1钱,当归2钱,川芎1钱,黄耆2钱,茯苓1钱,桔梗5分,陈皮2分,连翘3分,肉桂半分。功能主治补气化毒催浆。主小儿血气亏欠,痘疮已出4-5日后,大小不等,根窠不甚红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