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方剂>栝楼薤白半夏汤

栝楼薤白半夏汤

金匮要略》卷上:栝楼薤白半夏汤

药方名称栝楼薤白半夏汤

处方栝楼实1枚(捣)薤白12克半夏12克白酒1升

功能主治通阳散结,祛痰宽胸。治胸痹,痰浊较甚,心痛彻背,不能安卧者。

用法用量上四味,同煮取400毫升,温服100毫升,一日三服。

备注本方即栝楼薤白白酒汤加半夏而成。半夏燥湿化痰,降逆散结;配以栝楼薤白豁痰通阳,理气宽胸。用于胸痹痰浊壅盛,病情较重者。

摘录金匮要略》卷上

《金匮》卷上:栝楼薤白半夏汤

药方名称栝楼薤白半夏汤

别名瓜蒌薤白半夏汤、瓜蒌薤白汤、瓜蒌半夏白酒汤

处方栝楼实1枚(捣),薤白3两,半夏半斤,白酒1斗。

功能主治胸痹不得卧,心痛彻背者。

用法用量瓜蒌薤白半夏汤(《济阳纲目》卷七十二)、瓜蒌薤白汤(《医醇剩义》卷四)、瓜篓半夏白酒汤(《医学金针》卷三)。

注意羊肉、饧。

各家论述①《金匮要略心典》:胸痹不得卧,是肺气上而不下也;心痛彻背,是心气塞而不和也,其痹为尤甚矣。所以然者,有痰饮以为之援也。故于胸痹药中加半夏以逐痰饮。②《古方选注》:君以薤白,滑利通阳;臣以栝楼实,润下通阻;佐以白酒熟谷之气,上行药性,助其通经活络而痹自开,而结中焦而为心痛彻背者,但当加半夏1味,和胃而通阴阳。

临床应用冠心病《福建中医》(1988;1:41):张某,男,54岁,干部。初诊自述心窝部闷痛彻背伴短气,间歇性发作已半个月,常于饭后或劳累时诱发,每次2-3分钟,心电图提示心肌供血不足,诊断为冠心病心绞痛。舌质淡暗,黄白腻,脉细弦,证为气滞血瘀所致之胸痹。处方:栝楼薤白葛根丹参15g,半夏当归各10g,赤芍桑寄生各12g,水煎服。每日1剂,连服5剂后症减,原方去葛根,加郁金10g、黄耆15g,连服30剂,随访半年胸痛未复发。

摘录《金匮》卷上

猜你喜欢

  • 麻黄煎丸

    《圣惠》卷二十:麻黄煎丸药方名称麻黄煎丸别名麻黄丸处方麻黄5斤(去根节),白花蛇肉1斤,乌蛇肉1斤,巴豆1两(去皮心,研如膏,与前3味同于釜内用水1石旋旋添水煮,水耗即添热汤,候两复时,热水及3-4斗

  • 参香汤

    《普济方》卷三九三:参香汤药方名称参香汤处方藿香1两,人参半两,茯苓半两,木香半两,丁香半两,丁皮半两,青皮半两,甘草(炙)1两。功能主治理呕吐,消寒痰。主小儿脾胃不和。用法用量上(口父)咀。每服1钱

  • 治气六合汤

    药方名称治气六合汤处方当归川芎白芍熟干地黄各30克木香槟榔各15克功能主治治妇人血气上冲,心腹肋下满闷。用法用量水煎服。摘录《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卷下

  • 熟干地黄圆

    药方名称熟干地黄圆处方熟干地黄(酒浸)、五味子(拣净)、柏子仁(微炒.别研)、川芎,各一两半;泽兰(去梗)二两一分,禹馀粮(火烧红.醋淬七遍.细研)、防风(去芦.叉)、肉苁蓉(酒浸一宿)、白茯苓(去皮

  • 洁发威仙油

    药方名称洁发威仙油处方威灵仙10茎,侧柏叶2枝,牙皂3茎,黑牵牛20粒,黄柏皮1片(手指大)。制法上细锉,以绢囊盛,纳瓮中,入真麻油浸成。功能主治除垢腻,洁鬓长发,胜苓香、百药煎之类。主用法用量如鬓发

  • 剂阳汤

    药方名称剂阳汤处方熟地2两,玄参1两,麦冬1两,沙参1两。功能主治人有终日举阳,绝不肯倒,然一与女合,又立时泄精,精泄之后,随又兴起。摘录《辨证录》卷十

  • 阿胶白术散

    药方名称阿胶白术散处方白术1两半,白茯苓1两,白芍药1两,当归1两,熟地黄1两,人参1两,白芷1两,阿胶1两,芎1两,甘草3分。制法上为细末。功能主治滋养胎气,调顺荣卫。主用法用量每服3钱,水1盏,煎

  • 凉水丹

    药方名称凉水丹处方陈石灰、白麦面各等分。制法蒸热为丸。功能主治倒饱嘈杂,心胃疼痛,痰火症。用法用量大人每服3钱,小儿1钱5分,凉水送下。摘录《良朋汇集》卷一

  • 戟香散

    药方名称戟香散处方大戟(炒)1两,木香1两,干姜(炮)1两,陈橘皮(汤浸,去白,焙)1两,牵牛子5两(取细末)2两,大黄(锉,微炒)半两,羌活(去芦头)半两,芎?半两,陈曲(微炒)1分,诃黎勒皮1分,

  • 益母草流浸膏

    药方名称益母草流浸膏来源为益母草制成的流浸膏。性状为棕褐色的液体;味微苦。炮制取益母草1000g,切碎,加水煎煮三次,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至约500ml,放冷,加入等量的乙醇,搅匀,静置,沉淀,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