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方剂>搽药方

搽药方

幼幼集成》卷四:搽药方

药方名称搽药方

处方铁锈、生大黄各等分。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小儿斑疹隐疹。

用法用量用芸苔菜捣烂取汁调涂之。

摘录幼幼集成》卷四

《东医宝鉴·杂病篇》卷八引《医学入门》:搽药方

药方名称搽药方

处方杏仁14枚(针挑火上烧半生半熟),轻粉1钱,片脑2厘。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杨梅天疱,遍身疮烂。

用法用量胆汁或香油调搽。

摘录《东医宝鉴·杂病篇》卷八引《医学入门

疡医大全》卷三十:搽药方

药方名称搽药方

处方石膏、蜜陀僧、雄黄、生大黄各等分。

制法上研细。

功能主治赤游丹。

用法用量芭蕉根汁调敷。

摘录疡医大全》卷三十

审视瑶函》卷四:搽药方

药方名称搽药方

处方血竭乳香没药轻粉、陀僧各等分。

制法上研为细末。

功能主治眼皮外满睑生疮,溃烂疼痛。

用法用量压之疮处。

摘录审视瑶函》卷四

《玉案》卷二:搽药方

药方名称搽药方

处方川椒1两5钱(炒黑),枯矾1两5钱,水银3钱,松香1两,蛇床子1两5钱,大枫子肉1两,苦参1两5钱,硫黄1两,防风3钱。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遍身发斑。

用法用量菜油调搽。

摘录《玉案》卷二

猜你喜欢

  • 大建中汤

    《金匮要略》卷上:大建中汤药方名称大建中汤别名三物大建中汤(《张氏医通》卷十六)。处方蜀椒3克(炒去汗)干姜12克人参6克功能主治温中补虚,降逆止痛。主脾胃虚寒,心胸中大寒痛,呕不能食,腹中寒,上冲皮

  • 复苏散

    药方名称复苏散处方羌活1两,防风1两,粉葛1两,砂仁8钱,厚朴6钱,广香6钱,法夏6钱,广皮6钱,薄荷4钱,甘草4钱,枯矾4钱,细辛4钱,牙皂4钱,草果4钱,槟榔4钱,雄黄2钱,朱砂4钱,草蔻3钱,藿

  • 黄耆人参牡蛎汤

    药方名称黄耆人参牡蛎汤处方黄耆3钱,人参3钱,甘草2钱,五味1钱,生姜3钱,茯苓3钱,牡蛎3钱。功能主治痈疽。脓泄后溃烂,不能收口者。用法用量水煎大半杯,温服。另洗净败血腐肉,用龙骨、象皮细末少许收之

  • 鸡子索饼

    药方名称鸡子索饼别名鸡子馎饦处方白面4两,鸡子4两,白羊肉4两(炒作臛)。功能主治令人肥白光泽。主虚损羸瘦。用法用量鸡子馎饦(《医方类聚》卷一○二引《必用之书》)。摘录《圣惠》卷九十七

  • 加味顺气化痰汤

    药方名称加味顺气化痰汤处方人参1钱,白术1钱,白芍药3分,白茯苓3分,半夏3分,陈皮3分,枳实3分,柴胡3分,苏叶3分,黄柏3分,甘草(炙)3分。制法上锉。功能主治痰病。用法用量水2钟,加生姜3片,煎

  • 老子乳丹

    药方名称老子乳丹别名太乙神丹处方蜜3升,新生儿乳3升。制法上合煎1-2沸,以不津器盛之。功能主治补益。主用法用量每日空心服1中盏。摘录《圣惠》卷九十四

  • 半金丹

    药方名称半金丹处方巴豆7粒(去壳,3生4熟),明雄黄(皂子大许),蝉肚郁金1枚。制法上为极细末。功能主治缠喉风,急喉痹,牙关紧急,痰涎壅盛。用法用量每服2分,茶调下。摘录《痧喉汇言》

  • 调脏丸

    药方名称调脏丸处方木香、人参(去芦头)、白术、干姜、肉豆蔻(面裹煨熟)、白芍药各等分。制法上为细末,煮面糊为丸,如黍米大。功能主治小儿脏腑不调,泄泻频并,精神昏困,全不入食。用法用量每服30丸,乳食前

  • 分理汤

    药方名称分理汤处方柴胡、升麻、葛根、羌活、防风、知母、石膏、黄芩、猪苓、川山甲、甘草。功能主治升阳达表,引阴下降,分理阴阳。主疟疾阴阳错杂。摘录《医碥》卷六

  • 金丝万应膏

    《理瀹》:金丝万应膏药方名称金丝万应膏处方大黄1两,生地1两,玄参1两,归尾1两,赤芍1两,白芷1两,官桂1两,川乌1两,草乌1两,羌活1两,独活1两,南星1两,半夏1两,麻黄1两,杏仁1两,川芎1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