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方剂>干姜附子汤

干姜附子汤

伤寒论》:干姜附子汤

药方名称干姜附子汤

处方干姜60克附子5克(生用)

功能主治治伤寒下之后,复发汗。昼日烦躁不得眠,夜而安静,不呕不竭;无表证,脉沉微,身无大热者。

用法用量上二味,以水300毫升,煮取100毫升,去滓,顿服。

摘录伤寒论

《伤寒全生集》卷二:干姜附子汤

药方名称干姜附子汤

处方干姜附子人参白术甘草

功能主治阴症发躁,及发汗或下之后,昼日不眠,夜安静,脉来沉细。

用法用量生姜,水煎服。

摘录《伤寒全生集》卷二

《千金》卷八:干姜附子汤

药方名称干姜附子汤

处方干姜8两,附子8两,桂心4两,麻黄4两,芎?3两。

功能主治心虚寒风,半身不遂,骨节离解,缓弱不收,便利无度,口面?斜。

用法用量本方方名,《外台》引作“姜附汤”。

各家论述《千金方衍义》:方下虽言心虚,而实少火气衰,不能代天宣化。故用干姜附子汤峻补命门之阳;兼桂心,助姜、附益火消阴;肾气有权,则麻黄得以振发表之力;心主血,芎?既能治风,又能和血。

摘录《千金》卷八

猜你喜欢

  • 圣散子

    药方名称圣散子处方厚朴(去粗皮.姜汁炙)、白术、防风(去芦头)、吴茱萸(汤洗七次)、泽泻、附子(炮裂.去皮.脐.一说去土)、高良姜、猪苓(去皮)、藿香(去枝.土)、苍术、麻黄(去根.节)、细辛(去苗)

  • 魂停汤

    药方名称魂停汤别名魂停散处方白芍药1两,桔梗1两,人参1两,茯苓1两,诃子1两,丁香1两,甘草1两。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脾脏劳极。用法用量魂停散(《医统》卷四十六)。方中白芍药,《医统》作“白药子”。

  • 降气丹

    药方名称降气丹处方消石、硫黄、太阴玄精石各等分。制法上为细末,于银石器内文武火上炒令褐黄色,煮糯米糊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伏暑伤冷,阴阳交错,中脘痞塞,头痛恶心。用法用量每服30丸,新汲水送下,不

  • 卷舒散

    药方名称卷舒散处方绿豆1两,茶叶5钱,雄黄3分,冰片2分。制法上为细末。功能主治痘损破,脓水不止。用法用量若痘干,用芙蓉花油或腊梅花油开搽。若痘湿,则用末掺之。摘录《引痘略》

  • 三黄凉膈散

    药方名称三黄凉膈散处方上川连栀子黄柏黄芩川芎赤芍甘草. 苏薄荷青皮陈皮金银花花粉当归射干元参各等分功能主治清热解毒,凉膈利咽。治热毒上攻咽喉,初起咽喉不利,继则红肿疼痛,恶寒发热,心烦口渴者。用法用量

  • 家传木通散

    药方名称家传木通散别名木通散、木通汤处方木通1两,牵牛子半两(炒),滑石1两。制法上为粗末。功能主治小便不通,腹痛。用法用量木通散(《普济方》卷二一四引《济生》)、木通汤(《奇效良方》卷三十五)。摘录

  • 保命散

    《普济方》卷三六○引《医方妙选》:保命散药方名称保命散别名朱矾散(《片玉心书》卷五)。处方白矾7.5克(烧灰)马牙消15克(细研)朱砂7.5克(水飞)制法上药和匀研细。功能主治主小儿鹅口疮。用法用量每

  • 止血散

    《太平圣惠方》卷六十七:止血散药方名称止血散处方风化石灰20克(细研,用小便浸三日三夜,滤出晒干,为末)麒麟竭90克(去末,炒令紫色)鸡子10枚(取白和风化灰为3丸,入炭火内烧令红色,取出,放地上出火

  • 九宝饮子

    药方名称九宝饮子处方罂粟壳(蜜炙)1两2钱,青皮1两2钱,陈皮1两2钱,木通1两2钱,赤茯苓2钱半,车前子(略炒)2钱半,黄耆(微炒)2钱半,制厚朴2钱半,粉甘草2钱半。功能主治分利水谷,止泄泻。主用

  • 滑石敷方

    药方名称滑石敷方处方滑石2两。制法上为细末。功能主治妊娠小便涩。用法用量每次用半两,以新汲水调,稀稠得所,涂于脐下2寸,小便即利,未利更涂之。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五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