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方剂>巴膏

巴膏

医宗金鉴》卷六十二:巴膏

药方名称巴膏

处方象皮18克穿山甲18克 山栀80个儿茶(另研极细末)6克 人头发36克血竭(另研极细末)3克硇砂(另研极细末)9克 黄丹(飞)香油桑枝槐枝桃枝柳枝杏枝各45厘米

功能主治化腐生肌。一切痈疽,发背,恶疮。

用法用量用香油2千克,将桑、槐、桃、柳、杏五枝燥枯,捞出;次入象皮穿山甲、人头发,炸化;再入山栀子燥枯,用绢将药滓滤去,将香油复入锅内煎滚,离火少顷。每500克香油入黄丹180克,搅匀,用慢火熬至滴水成珠,将锅取起,再入血竭儿茶硇砂等末搅融,用凉水一盆,将膏药倾入水内,用手扯药千余遍,换水数次,拔去火气,瓷罐收贮,用时不宜见火,须以银杓盛之,重汤炖化,薄纸摊贴。

摘录医宗金鉴》卷六十二

《疡科捷径》卷上:巴膏

药方名称巴膏

处方硇砂6两,穿甲26两,儿茶3两,桃枝21两,柳枝21两,山栀5斤,血余12两,乳香10两,槐枝21两,杏枝21两,血竭3两,桑枝21两。

制法麻油40斤,每斤用纬丹4两煎成。

功能主治瘰疬未溃者。

用法用量贴患处。

摘录《疡科捷径》卷上

《金鉴》卷六十二:巴膏

药方名称巴膏

别名回生至宝膏

处方象皮6钱,穿山甲6钱,山栀子80个,儿茶(另研极细末)2钱,人头发1两2钱,血竭(另研极细末)1钱,硇砂(另研极细末)3钱,黄丹(飞),香油4斤,桑枝50寸,槐枝50寸,桃枝50寸,柳枝50寸,杏枝50寸。

制法上将桑、槐、桃、柳、杏5枝入香油中煠枯,捞出;次入象皮穿山甲、人头发煠化;再入山栀子煠枯,用绢将药滓滤去,将油复入锅内煎滚,离火少倾。每油1斤,入黄丹6两,搅匀,用慢火熬至滴水中成珠,将锅取起;再入血竭儿茶硇砂等末搅融,用凉水1盆,将膏药倾入水内,用手扯药千余遍,换水数次,拔去火气,瓷罐收贮。

功能主治化腐生肌。主一切痈疽发背,恶疮。

用法用量回生至宝膏(《千金珍秘方选》)。

注意用时不宜见火。

摘录《金鉴》卷六十二

类证治裁》卷八:巴膏

药方名称巴膏

别名白膏

处方巴豆肉12两,蓖麻子12两(去壳)。

制法上药用香油3斤,浸3日,再将虾蟆5个浸1宿。临熬时,入活鲫鱼10尾,共熬焦,去渣再熬,加官粉2斤,乳香5钱,搅匀。

功能主治疔疮肿毒,疮口已破者。

用法用量摊贴。

摘录类证治裁》卷八

猜你喜欢

  • 通草散

    明·方贤着《奇效良方》:通草散药方名称通草散处方通草(半两)木通(半两)泽泻(一分)竹茹(二钱少用.老人减半)来源崇宁二年,自太府出为发运,夏及秋患痢两月,一日一夜三四十次,然血多白少,名医

  • 冬茄冲剂

    药方名称冬茄冲剂处方霜冻茄秧100斤,白糖3900g,冬凌草20斤,淀粉1.3kg,白糊精1.3kg,菠萝香糊适量。制法将霜冻前秧及冬凌草装袋后,放蒸汽锅内加水浸泡30分钟,煮沸1小时,共3次,成稠膏

  • 蠲毒丸

    《杨氏家藏方》卷五:蠲毒丸药方名称蠲毒丸处方巴豆1钱(取霜),丁香7个,胡椒49粒,斑蝥2个(去翅足)。制法上为细末,烂饭丸,如小绿豆大,朱砂为衣。功能主治九种心痛。用法用量每服2丸,温醋汤送下,不拘

  • 加味温养汤

    药方名称加味温养汤处方人参1两,白术2两,麦冬1两,半夏3钱,肉桂1钱。功能主治思虑过度,耗损心血,致患癫疾,或哭或笑,或裸体而走,或闭口自言,喃喃不已。用法用量水煎服。摘录《辨证录》卷四

  • 附子天门冬散

    药方名称附子天门冬散处方附子(炮裂,去皮脐)2两,石菖蒲1两,木香1两,桂(去粗皮)1两,天门冬(去心,焙)1两,干姜(炮)1两。制法上为散。功能主治益气补不足,却老延年。主用法用量每服1钱匕,空心温

  • 柏蛤散

    药方名称柏蛤散处方黄柏(以瓷锋割末)蛤粉各等分功能主治治下疳湿疮。用法用量上药和匀,掺患处。摘录《医学入门》卷八

  • 革六

    药方名称革六别名五十四号夬象方处方桑寄生、红花、香附、益母草、荆芥、细辛、卜子、神曲。功能主治胎前痧。用法用量水煎,冲砂仁末,微冷服。临床应用胎前痧:逍方亭内室,怀娠6月,寒热交作,烦闷不安,左手脉伏

  • 蕙草汤

    药方名称蕙草汤别名蕙草散处方蕙草3两,黄连4两,当归2两。功能主治伤寒,发热下痢。用法用量蕙草散(《圣惠》卷十三)。注意忌猪肉、冷水等物。摘录《外台》卷二引《范汪方》

  • 独胜膏

    《仙拈集》卷三:独胜膏药方名称独胜膏处方萆麻仁14粒(去壳)。功能主治催生。主难产胎死,胞衣不下。用法用量捣如泥,涂两足心,立刻即下,急洗去;不去,子肠即出。如出,仍以此膏涂顶心,肠即缩回,急去之。摘

  • 浆水饮

    药方名称浆水饮处方浆水3升(酸美者),青粱米3合(研)。功能主治宣利。主老人五淋病,身体烦热,小便痛不利。用法用量上煮作饮,空心渐食之,日2-3次。摘录《养老奉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