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方剂>山茵陈丸

山茵陈丸

药方名称山茵陈丸

处方茵陈15克 山栀子秦艽(去苗、土)大黄(锉,炒)各22克朴消(研)郁李仁(汤浸,去皮,别研)各30克

制法上药除郁李仁外,捣罗为末,与郁李仁末和匀,炼蜜和丸,如绿豆大。

功能主治治小儿黄病。

用法用量每服3~5丸,温水送下,每日二次。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七四

猜你喜欢

  • 丁豆丸

    药方名称丁豆丸处方肉豆蔻(面裹煨)、丁香(不见火)各等分。制法上为细末,生姜汁煮枣肉为丸,如小赤豆大。功能主治温中,固脏气。主用法用量每服30-40丸,食前米饮送下。摘录《魏氏家藏方》卷五

  • 韭根散

    方出《圣惠》卷五十七,名见《普济方》卷三○八:韭根散药方名称韭根散处方韭根1握(去土),麝香1钱。制法同研。功能主治蜘蛛咬,遍身成疮。用法用量敷之。摘录方出《圣惠》卷五十七,名见《普济方》卷三○八方出

  • 地榆黄连散

    药方名称地榆黄连散处方地榆半两(微炙,锉),黄连半两(去须,微炒),木香半两,当归3分(锉,微炒)。制法上为粗散。功能主治小儿赤白痢,不欲饮食,四肢瘦弱。用法用量每服1钱,水1小盏,煎至5分,去滓温服

  • 柴芩解托汤

    药方名称柴芩解托汤处方柴胡1钱,黄芩1钱,干葛1钱,陈皮8分,山楂1钱,泽泻1钱,甘草5分,赤苓。功能主治外感之症,寒热往来,热重寒轻,有似虚劳寒热者。用法用量方中赤苓用量原缺。内热甚,加连翘7分;外

  • 感染外洗煎剂

    药方名称感染外洗煎剂处方双花9克,连翘9克,黄柏9克,苦参9克,川椒6克,艾叶30克,冬青叶30克,大葱3根。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温通经络。主正气衰颓,肌肤疮疡,久不收口。用法用量水煎后外洗患处,每日2

  • 荆三棱散

    《卫生总微》卷十七:荆三棱散药方名称荆三棱散处方荆三棱(炮)、斑猫(去足并翅)各等分。制法上为细末。功能主治小儿疝气偏坠,一大一小。用法用量每服半钱,米饮调下。摘录《卫生总微》卷十七《普济方》卷一七一

  • 百效丸

    《医方类聚》卷一一二引《居家必用》:百效丸药方名称百效丸处方大黄(生用)3两,黑牵牛(取头末)3两,橘红2两,青皮(汤浸,去白)2两。制法上为细末,蒸熟萝卜膏子和为剂,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远年近日一

  • 陷水散

    药方名称陷水散处方大戟15克当归陈皮各30克制法上药为细末。功能主治治水肿极甚,肿从脚起人腹,证候难忍。用法用量每服15克,用水350毫升,煎至180毫升,去滓,临卧空腹时温服。摘录《鸡峰普济方》卷十

  • 温白丸

    《外台秘要》卷十二引崔氏方:温白丸药方名称温白丸处方紫菀22克吴茱萸22克 菖蒲15克柴胡15克厚朴15克(炙)桔梗15克 皂角22克(去皮、籽,炙)乌头75克(熬)茯苓15克 桂心15克干姜15克黄

  • 参乳丸

    《直指》卷十一:参乳丸药方名称参乳丸处方人参半两,当归1两(晒干),乳香1钱半(研)。制法上为末。山药煮糊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心气不足,怔忪自汗。用法用量每服30-40丸,食后枣汤送下。摘录《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