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方剂>导水丸

导水丸

明·方贤着《奇效良方》:导水丸

药方名称导水丸

处方大黄(二两)黄芩(二两)滑石(四两) 牵牛(头末.四两)

炮制上为末,滴水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去湿热腰痛,泄水湿肿痛,久雨则加甘遂一两;

去逼身走注肿痛,加白芥子一两;

退热散肿毒止痛,久旱加朴硝一两;

散结滞,通关节,润肠胃,行滞气,通血脉,加郁李仁一两;

去腰腿沉重,加樟柳根一两。

用法用量每服五十丸,加至一百丸,白汤送下,临卧时服。

摘录明·方贤着《奇效良方

儒门事亲》卷十二:导水丸

药方名称导水丸

处方大黄60克黄芩60克滑石120克黑牵牛120克(另取头末)

制法上为细末,滴水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攻下逐水。主水湿肿满,湿热腰痛,痰湿流注身痛,无名肿毒,关节肿痛,疝气,大小便闭者。

用法用量每服50丸,或加至100丸,临卧温水送下。

温热腰痛,水湿肿满日久者,加甘遂30克;痰湿走注,遍身疼痛者,加白芥子30克;肿毒疼痛者,加朴消30克;关节肿痛,大便秘结者,加郁李仁30克;腰腿沉重者,加樟柳根30克。

摘录儒门事亲》卷十二

杨氏家藏方》卷十:导水丸

药方名称导水丸

处方人参(去芦头)、木香丁香槟榔、青橘皮(去白)、陈橘皮(去白)、香白芷郁李仁(去皮)、杜仲(生用)、桔梗(去芦头)、大戟泽泻黑牵牛(生用)、木通、樟柳根桑根白皮大黄(湿纸裹,煨熟用)、干漆(炒烟尽)、甘遂(麸炒令黄)、榆根白皮各等分。

制法上为细末,每药末2两,炼蜜为丸,分作4丸。

功能主治男子妇人水气肿满。

用法用量每服1丸,临卧用荆芥茶清嚼下。

注意忌盐百日并甘草3日。

摘录杨氏家藏方》卷十

《经验秘方》引范提举方(见《医方类聚》卷一五七):导水丸

药方名称导水丸

处方大黄(去皮,煨)2两,黄芩2两(去皮),滑石4两,黑牵牛(头未)4两,木香半两,槟榔半两,郁李仁(去皮)半两,白芥子半两。

制法上为细末,滴水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水痼虚肿。

用法用量方中大黄滑石木香槟榔郁李仁用量原缺。

摘录《经验秘方》引范提举方(见《医方类聚》卷一五七)

猜你喜欢

  • 地黄叶猪肾羹

    药方名称地黄叶猪肾羹处方生地黄叶4两(切),猪肾2两(去脂膜,切),豆豉1合,生姜1分(切),葱白3茎(去须,切)。功能主治骨蒸劳,乍寒乍热,背膊烦痛,瘦弱无力。用法用量先以水2大盏煮豉等,取汁1盏5

  • 三棱消积丸

    药方名称三棱消积丸处方京三棱(炮)广茂(炒)炒曲各21克青橘皮巴豆(和糯米或粳米炒黑焦,去米)茴香(炒)陈橘皮各15克 丁皮益智各9克制法上药研为细末,醋打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治伤生冷硬物,

  • 长春酒

    《菉竹堂经验方》:长春酒药方名称长春酒处方山茱萸30g巴戟天45g石菖蒲30g地骨皮40g覆盆子45g枸杞子100g菟丝子45g肉苁蓉120g柏子仁40g五味子24g 熟地45g山药40g牛膝70g杜

  • 粉龙丸

    药方名称粉龙丸处方龙胆草、蚌粉。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小儿疳困。用法用量每服半钱,用米饮调下。摘录《普济方》卷三八○

  • 娄金圆

    药方名称娄金圆处方甘菊(去土)四两,黄(去芦头)、蕈本(洗)、白僵蚕(去丝.嘴)、甘草、羌活(去苗)、麻黄(去根.节)、茯苓(去皮)、芍药、犀角(镑),各二两。白芷(洗)、南星(末.以牛胆汁和作饼.阴

  • 归掌地黄丸

    药方名称归掌地黄丸处方归掌2两(即归身),生地2两,熟地2两,天冬2两,麦冬2两,枸杞子2两,黑大豆2两(酒煨),何首乌2两,山药1两,茯神1两,黄耆1两(炙),白术1两,石决明5钱(童便浸,煅),草

  • 鸡蛋三七粉

    药方名称鸡蛋三七粉处方鸡蛋1个(打开),三七粉3克,藕汁1小杯(10毫升),陈酒半小杯(5毫升)。功能主治据报道,用本方治疗咳血数例,一般服药2~3次获治愈。用法用量共隔水炖熟食。摘录《外治方》

  • 麻黄防风汤

    药方名称麻黄防风汤处方麻黄(去根节,先煎,掠去沫,焙干)3分,防风(去叉)3分,芍药3分,防己半两,桂(去粗皮)半两,芎?半两,黄芩(去黑心)半两,甘草(炙)半两,白术半两,人参半两,附子(炮裂,去皮

  • 点烂弦风药

    药方名称点烂弦风药处方薄荷、荆芥、细辛。制法上为末,如烧香状烧之,以碗涂蜜少许于内,覆烟上,取烟尽后,以瓷罐收之。功能主治烂弦眼。用法用量凡眼见风热多泪者,皆可点之。摘录方出《医学入门》卷七,名见《东

  • 东篱散

    药方名称东篱散处方野菊花1把(连茎捣烂)。功能主治痈疽疔肿、一切无名肿毒。用法用量酒煎,热服。取汗。取滓以敷之。摘录《本草纲目》卷十五引《孙天仁集效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