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方剂>定吐救生丹

定吐救生丹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定吐救生丹

药方名称定吐救生丹

处方大戟浆水煮.切.焙干.为末)一十五两,乳香(别研)、丁香(为末),各五两;粉霜(研)、腻粉(研碎),各七两半;龙脑(研)二两半,水银、黄蜡、黑铅(与水银同结砂子),各一十两半。

炮制上件合研令匀,每熔蜡一两,入蜜二钱半,和为圆,如黄米大。

功能主治治小儿伏热生涎,心膈烦躁,壮热霍乱,乳食不下,呕哕恶心,或发吐逆。凡小儿吐逆,宜速疗之,久不止,遂为慢惊,常宜收此药备急。

用法用量每一岁儿服一圆。更量虚实加减,食后,临卧服之。

如烦躁,研生脂麻、马齿水下。

如吐逆,煎丁香马齿汤下。

注意此药除热化涎,下膈止吐逆,若胃虚伤冷,呕吐不止者,不可服。

摘录《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局方》卷十:定吐救生丹

药方名称定吐救生丹

处方大戟浆水煮,切,焙干,为末)15两,乳香(别研)5两,丁香(为末)5两,粉霜(研)7两半,腻粉(研碎)7两半,龙脑(研)2两半,水银10两半,黄蜡10两半,黑铅(与水银同结砂子)10两半。

制法上为末,每熔蜡1两,入炼蜜2钱半为丸,如黄米大。

功能主治除热化涎,下膈止吐逆。主小儿伏热生涎,心膈烦躁,壮热霍乱,乳食不下,呕哕恶心,或发吐逆。

用法用量每1岁儿服1丸。如烦躁,研生脂麻、马齿水送下;如吐逆,煎丁香马齿汤送下。食后临卧服之。

注意若胃虚伤冷,呕吐不止者,不可服。

摘录《局方》卷十

猜你喜欢

  • 内消散

    《太平圣惠方》卷七十一:内消散药方名称内消散处方川大黄黄芩黄连(去须)黄柏地龙(炒令黄)乳香各30克制法上药捣细罗为散。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散瘀消肿。治妇人乳痈初起。用法用量用生地黄汁调匀,涂于肿毒上,

  • 清心药

    药方名称清心药处方牡丹皮当归川芎黄芩黄连赤芍药 生地黄连翘栀子桃仁甘草功能主治治跌打损伤,骨折脱臼等。用法用量用灯心草、薄荷煎,入童便和服。摘录《证治准绳·疡医》卷六

  • 乱发灰散

    《圣济总录》卷一一七:乱发灰散药方名称乱发灰散处方乱发灰1两,黄连(去须)1两,故絮灰1两,干姜(炮)半两。制法上为散。功能主治口吻生疮,及口旁恶疮。用法用量再研匀。不拘多少,敷疮上,每日3-5次,以

  • 独神散

    《古今医鉴》卷十三:独神散药方名称独神散处方全蝎7个(去蝎尾,每个用中1节,共7节,火烤干)。制法上为细末。功能主治小儿脐风。用法用量乳汁送下。小儿头上微汗出即愈。摘录《古今医鉴》卷十三《疡科选粹》卷

  • 黄连降火汤

    药方名称黄连降火汤处方川连(酒炒)8分,生军3钱,玄明粉2钱,连翘2钱,山栀3钱,赤芍2钱,谷精珠3钱,菊花2钱,夏枯穗3钱,桑皮叶2钱,丹皮2钱,玄参2钱,竹叶30张,灯心尺许,黑荆1钱,芦根1两,

  • 黄耆赤风汤

    药方名称黄耆赤风汤处方黄誊60克(生)赤芍3克防风3克功能主治行气活血。治诸疮诸病,或因病虚弱者。用法用量水煎服,小儿减半。治瘫腿,可酌加用量。摘录《医林改错》卷下

  • 解毒止痛灵

    药方名称解毒止痛灵处方黄芩10克,连翘20克,板蓝根25克,元胡25克,僵蚕20克,柴胡15克,香附15克,川楝子15克,薄荷15克,陈皮15克,甘草15克。功能主治清热解毒,化瘀行气止痛。主湿热郁蒸

  • 录元散

    药方名称录元散处方生绿豆(晒干)不拘多少。制法上为细末。功能主治湿热疮痛。用法用量香油调搽。摘录《青囊秘传》

  • 防风败毒散

    《症因脉治》卷四:防风败毒散药方名称防风败毒散处方荆芥、防风、羌活、独活、川芎、枳壳、陈皮、葛根、甘草。功能主治风寒霍乱。摘录《症因脉治》卷四《片玉心书》卷五:防风败毒散药方名称防风败毒散处方生地、防

  • 柴胡鳖甲汤

    《圣济总录》卷八十九:柴胡鳖甲汤药方名称柴胡鳖甲汤处方柴胡(去苗)鳖甲(去裙澜,醋炙令热)各30克地骨皮45克知母(焙)30克制法上四味,粗捣筛。功能主治主虚劳夜多盗汗,面色萎黄,四肢无力,不思饮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