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方剂>双和汤

双和汤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双和汤

药方名称双和汤

处方白芍药七两半,当归(洗.酒浸)、黄蓍(蜜炙)、川芎、熟地黄(净洗.酒蒸),各三两;甘草(炙)、肉桂(去皮.不见火),各二两二钱半。上

炮制为细末。

功能主治治男子、妇人五劳、六极、七伤,心肾俱虚,精血气少,遂成虚劳。百骸枯瘁,四肢倦怠,寒热往来,咳嗽咽干,行动喘乏,面色痿黄,略有所触,易成他疾。

或伤于冷,则宿食不消,脾疼腹痛,泻痢吐逆;或伤于热,则头旋眼晕,痰涎气促,五心烦热;或因饥饱动作,喜怒惊恐,病随而至,或虚胀而不思食,或多食而不生肌肉,心烦则虚汗盗汗,一切虚劳不敢服燥药者,并宜服之。

常服调中养气,益血育神,和胃进食,补虚损。

用法用量每服二钱,水一盏半,生姜三片,枣子一枚,煎至六分,空心,食前服。

注意忌生冷、果子等物。

摘录《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五:双和汤

药方名称双和汤

处方白芍药225克当归(洗,酒浸)黄耆(蜜炙)川芎地黄(净洗,酒蒸)各90克甘草(炙)肉桂(去皮,不见火)各67.5克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治心肾俱虚,精血气少,遂成虚劳。百骸枯瘁,四肢倦怠,寒热往来,咳嗽咽干,行动喘乏,面色萎黄。或伤于寒,则宿食不消,肚腹疼痛,泻痢吐逆;或伤于热,则头目眩晕,痰涎气促,五心烦热;或因饥饱动作,喜怒惊恐,病随而至,或虚胀而不思食,或多食而不长肉,心烦则虚汗盗汗,一切虚劳不敢服燥药者。

用法用量每服6克,用水220毫升,加生姜3片,枣子1枚,煎至140毫升,空腹时服。

摘录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五

猜你喜欢

  • 蓝汁方

    药方名称蓝汁方处方生蓝青叶(捣取自然汁)1大碗,雄黄5分,枯白矾5分,安息香5分,红硬降真香5分,麝香少许。功能主治解诸毒。主瘵虫、恶虫。用法用量上以雄黄等同研,入蓝汁内,月初五更空心服。摘录《医统》

  • 二精丸

    药方名称二精丸处方黄精(去皮)2斤,枸杞子2斤。制法上2味,于八九月间采取。先用清水洗黄精1味,令净。控干细锉,与枸杞子相和,杵碎拌令匀,阴干再捣,罗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助气固精,保

  • 琥珀滋生丸

    药方名称琥珀滋生丸处方琥珀1两(醋炒,灯草同研),阿胶1两(炒成珠),五味子5钱,附子(制)1两(夏5钱),肉桂(去粗皮)5钱,沉香5钱(不见火),川芎5钱,桑寄生1两,当归1两,肉苁蓉1两,人参1两

  • 木瓜丸

    《中国药典》:木瓜丸药方名称木瓜丸处方木瓜80g当归80g川芎80g白芷80g威灵仙80g狗脊(制)40g牛膝160g鸡血藤40g 海风藤80g人参40g 制川乌40g 制草乌40g性状为糖衣浓缩丸,

  • 养神酒

    药方名称养神酒处方当归身60克 大热地90克 甘杞子60克 上白茯苓60克山药60克 苡仁30克木香15克 枣仁30克 川断30克麦冬30克丁香6克 建莲肉(去心)60克 大茴15克 桂圆肉240克功

  • 得一汤

    药方名称得一汤处方川芎5分,白芍(炒)5分,胆星5分,远志5分,枳壳(炒)5分,枣仁5分,天麻5分,蝉蜕2分,甘草(炙)3分。功能主治诸惊啼。用法用量水煎服。摘录《诚书》卷十六

  • 经验种子丸

    药方名称经验种子丸处方甘枸杞8两(洒洗),白当归4两(酒洗),莲蕊4两,沙苑蒺藜4两(微炒),鱼鳔(切如豆,蛤粉炒)4两,牛膝4两(酒洗)。制法上为末,密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男服种子。主色欲过度

  • 冷香饮子

    明·方贤着《奇效良方》:冷香饮子药方名称冷香饮子处方草果仁(五钱)附子(一钱)橘红(一钱) 炙甘草(一钱)功能主治治老人虚人,伏暑烦躁,引饮无度,恶心疲倦,服凉药不得者。用法用量上作一服,水

  • 冰壶散

    《圣济总录》卷三十四:冰壶散药方名称冰壶散处方不灰木半两(烧),玄精石半两(生研),金星石半两,银星石半两,马牙消(生)半两,甘草(炙,锉)1两,消石1分。制法上各为散,先将甘草铺在铫内,次入诸药,炒

  • 返正汤

    药方名称返正汤处方当归2钱,茯苓2钱,白术1钱,炮姜5分,葛根2钱,广皮1钱,半夏1钱5分,贝母2钱,砂仁1钱,青皮1钱。功能主治大疟在腑,3日1作者。摘录《医醇剩义》卷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