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方剂>加味藿香正气散

加味藿香正气散

《得效》卷五:加味藿香正气散

药方名称加味藿香正气散

处方藿香正气散加丁香半钱,缩砂半钱,良姜半钱,南木香半钱。

功能主治饮食中忧怒伤脾,腹内膨满,泄泻频并,或作晨泄。

用法用量生姜3片,红枣2枚,水煎服。

摘录《得效》卷五

《寿世新编》卷上:加味藿香正气散

药方名称加味藿香正气散

处方藿香叶2两,紫苏叶1两6钱,粉甘葛2两,漂茅术2两,山查肉1两6钱,云茯苓2两,嫩桂尖6钱4分,广陈皮2两,大腹皮2两(洗浸),宣木瓜2两,建神曲1两6钱,白芍1两,陈香薷1两6钱,煨枳壳2两,芽桔梗2两,法半夏1两6钱(姜汁制),大麦芽1两6(炒),炒扁豆2两,粉甘草8钱,建泽泻2两(淡盐水炒),猪苓块2两。

制法上为细末,外用生姜捣汁1盏,和白水为丸,或将腹皮、生姜2两,煎水搓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寒热杂感,吐泻胸满腹胀,头痛或口渴,霍乱转筋,小便赤热者。

用法用量每服2-3钱,小儿量减。

摘录《寿世新编》卷上

《卫生鸿宝》卷四:加味藿香正气散

药方名称加味藿香正气散

处方苏叶1钱,陈皮1钱,茅术(炒)1钱,葛根(煨)1钱,蝉退1钱,藿香梗钱半,厚朴(炒)钱半,半夏曲(炒)钱半,牛蒡子(炒,研)3钱,赤苓3钱,焦神曲2钱,甘草4分。

功能主治烂喉痧,形寒发热,面若装朱,痧不出肌,上吐下泻,腹痛如绞,甚至发厥口噤,目闭神昏,乃内挟宿滞痧秽,外感戾毒暴寒,折伏表里为病。

用法用量水煎服。

注意吐泻之后,津液大伤,必然发渴,切勿与蔗梨一切寒凉之物。

摘录《卫生鸿宝》卷四

猜你喜欢

  • 羚羊饮

    药方名称羚羊饮处方羚羊角(镑)1钱5分,知母1钱,黄芩1钱,黑参1钱,桔梗1钱,柴胡1钱,栀子(炒)1钱,茺蔚子2钱。制法上为粗末。功能主治肝肺之热,冲于眼内,致生赤膜下垂。初患之时,气轮上边起赤膜一

  • 玄胡六合汤

    药方名称玄胡六合汤处方当归地黄芍药川芎玄胡 苦楝(炒)各30克功能主治活血祛瘀,理气止痛。治妇女脐下冷,腹痛,腰脊痛。用法用量水煎服。摘录《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卷下

  • 何首乌膏

    药方名称何首乌膏处方九真藤根(即何首乌)。功能主治瘰疬,或破或不破,下至胸前者。用法用量洗净,生嚼常服;又取叶捣覆疮上,数服即止。摘录方出《证类本草》卷十一引《斗门方》,名见《普济方》卷二九一

  • 乐脉颗粒

    药方名称乐脉颗粒处方丹参499g川芎249.5g赤芍249.5g红花249.5g香附124.75g木香124.75g山楂62.4g性状为黄棕色至棕色的颗粒;味微苦。炮制以上七味,加水煎煮三次,每次1小

  • 凉胎饮

    药方名称凉胎饮处方生地 芍药各6克黄芩当归各3~6克 生甘草2.1克枳壳石斛各3克茯苓4.5克功能主治凉血安胎。治妊娠火盛,逼血妄行,卒然下血,胎动不安者。用法用量水300毫升,煎至200毫升,空腹时

  • 灵验疥疮药饼

    药方名称灵验疥疮药饼处方蛇床子4钱,大风子肉4钱,蜡烛油4钱,净江子肉1钱5分,洋樟2钱,油桃肉3枚,明矾7钱,血竭2钱,猪油1两。制法上为细末,烊化猪、烛油,乘温调药作饼7个。功能主治疥疮。用法用量

  • 神授散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神授散药方名称神授散处方青皮(去白)、桂心、牡丹皮、陈橘皮(去白)、白芍药,各五两;红花一两半,百合(水浸洗)、干姜(炮)、甘草(炙)、当归、川芎,各二两;神僸(炒

  • 熟地黄散

    《太平圣惠方》卷六十一:熟地黄散药方名称熟地黄散处方熟干地黄30克黄耆30克(锉)麦门冬30克(去心)黄芩15克人参30克(去芦头)石膏30克(或助克)芎藭15克当归15克 白茯苓30克甘草15克(生

  • 解毒养阴汤

    药方名称解毒养阴汤处方西洋参3~9克(另煎对服)南北沙参各15~30克 耳环石斛15~30克 黑元参15~30克佛手参15~30克 生黄耆9~15克 干生地15~30克 紫丹参9~15克 双花15~3

  • 固卫御风汤

    药方名称固卫御风汤处方炙黄耆9g,防风9g,炒白术9g,桂枝9g,赤芍9g,白芍9g,生姜3片,大枣7枚。功能主治调营固卫,以御风寒。主冷激性荨麻疹。用法用量日久发作不休者,加乌梅、五味子。各家论述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