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方剂>加味定志丸

加味定志丸

《丹溪心法附余》卷十:加味定志丸

药方名称加味定志丸

处方远志60克人参30克 菖蒲6克 白茯苓30克琥珀郁金

制法上药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朱砂为衣。

功能主治化痰镇惊,补气养心。治痰迷心膈,惊悸怔忡。

用法用量每服30丸,米汤送下。

备注方中琥珀郁金,原书无用量。

摘录《丹溪心法附余》卷十

古今医鉴》卷八引陈白野方:加味定志丸

药方名称加味定志丸

处方当归身(酒洗)川芎白芍药 生地黄(酒洗,切)各60克人参18克石菖蒲60克远志甘草水泡,去骨,姜汁炒)90克

制法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养心益智。治健忘。

用法用量每服6克,临卧白汤送下。

摘录古今医鉴》卷八引陈白野方

寿世保元》卷五:加味定志丸

药方名称加味定志丸

处方人参90克 白茯神(去皮,木)60克远志甘草水泡,去心)石菖蒲各60克酸枣仁(炒)60克柏子仁(炒,去壳)60克

制法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朱砂乳香为衣。

功能主治益气养心,安神定志。治心气不足,恍饱多忘,或劳心胆冷,夜卧不睡。

用法用量每服50丸,临卧时用枣汤送下。

摘录寿世保元》卷五

《杏苑》卷六:加味定志丸

药方名称加味定志丸

处方人参2两,白术1两,白茯1两5钱,菖蒲7钱,远志5钱,茯神1两,牛黄1钱,麦冬1两。

制法上(口父)咀,共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朱砂为衣。

功能主治心气不足,恍惚多忘。

用法用量每服3-5个人,食后白汤送下。

摘录《杏苑》卷六

《医学六要》卷七:加味定志丸

药方名称加味定志丸

处方远志1两,人参1两,白茯3两,菖蒲2两,琥珀1两,天花粉1两,郁金1两,贝母、瓜蒌

制法上为末,姜汁、竹沥为丸,如绿豆大,朱砂为衣。

功能主治肥人痰迷心膈,寻常怔忡。

用法用量每服2钱。

火盛者,加炒黄连1两。

摘录《医学六要》卷七

张氏医通》卷十五:加味定志丸

药方名称加味定志丸

处方远志甘草汤泡,去骨)2两,石菖蒲2两,人参4两,茯苓3两,黄耆(蜜酒炙)4两,肉桂1两。

制法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目能近视,不能远视。

用法用量每服100丸,空心米汤、温酒任下。

摘录张氏医通》卷十五

猜你喜欢

  • 遏炎散

    药方名称遏炎散处方熟地1两,玄参5钱,地骨皮5钱,麦冬5钱,北五味子1钱,甘草1钱,贝母5分,炒枣仁5钱。功能主治妇人肾水亏虚,怀孕至三四月,自觉口干舌燥,咽喉微痛,无津以润,以致胎动不安,甚则血流如

  • 金旋散

    药方名称金旋散处方白附子(炮)、木香、肉豆蔻(去皮)、猪牙皂角(去皮,生)、桔梗、吴茱萸(麸炒)、肉桂(取心)、大黄(生)、川芎(净)、知母、白茯苓、当归、槟榔2个(一个生,一个熟)、巴豆(去皮,日日

  • 槐萼散

    药方名称槐萼散处方槐萼(炒)6分,生地黄(酒拌,蒸)6分,青皮6分,白术6分,荆芥6分,川芎4分,升麻1钱,当归身(酒浸)1钱。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肠风、痔漏下血。用法用量每服3钱,空心米饮送下。煎服

  • 复方木贼汤

    药方名称复方木贼汤处方木贼30克,苡仁30克,板蓝根30克,连翘30克,香附15克。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活血散结。主气血失和,腠理不密,复感外邪,凝聚肌肤而成。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余药渣

  • 当归腊茶散

    药方名称当归腊茶散处方细芽茶半斤,川百药煎5个(烧存性)。制法上为细末。功能主治荣卫气虚,风邪冷气进袭脏腑之内,或食生冷,或吹炙煿,或饮食过度,积热肠间,致使肠胃虚弱,糟粕不聚,大便下利鲜血,脐腹疼痛

  • 连石茱萸丸

    药方名称连石茱萸丸处方黄连(酒炒)1两,滑石(飞过)1两,黄芩8分,干葛8分,白芍8分,茱萸1两,升麻7分,甘草4分。制法上为末,以山药研粉,作糊合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麻疹收后,热毒未曾解尽,有

  • 补真断下丸

    药方名称补真断下丸处方阳起石(煅)、细辛(去叶)、赤石脂(煅)、川椒(去目合口,炒出汗)、肉豆蔻(面裹,煨)、白矾(枯)、干姜(炮,洗)、附子(炮,去皮脐)半两,硫黄3两(别研)(1方加钟乳粉)。制法

  • 茵陈赤小豆汤

    药方名称茵陈赤小豆汤处方茵陈30克,赤小豆12克,炒薏仁24克,泽泻9克,炒苍术9克,炒黄柏9克,苦参12克,防己9克,佩兰9克,木通9克,白蔻9克,生甘草3克。功能主治清热利湿,芳香化浊。主湿热下注

  • 不二圆

    药方名称不二圆处方巴豆(去皮.心.膜.去油)、杏仁(浸.去皮.尖.研),各七十个;黄蜡一两三钱,砒霜(研.入磁罐子.以赤石脂固封缝.盐泥固济.烧通赤.候泠取出)一两六钱,白胶香(研细)四钱,黄丹(炒)

  • 苦参外洗方

    药方名称苦参外洗方处方苦参60克,明矾50克,芒硝60克,川椒15克,艾叶15克,荆芥15克,蛇床子30克。功能主治清热祛湿祛风止痒。主风湿热邪流注肌肤。用法用量上药水煎,先熏后洗患处,每日2次,每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