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方剂>加减归脾汤

加减归脾汤

辨证录》卷九:加减归脾汤

药方名称加减归脾汤

处方人参3钱,当归3钱,茯苓3钱,白术3钱,白芍3钱,甘草5分,半夏5分,川芎2钱,白豆蔻1粒,柴胡1钱,远志1钱,枣仁1钱,麦冬5钱。

功能主治劳倦伤脾,色白神怯,秋间发热头痛,吐泻食少,两目喜闭,喉哑昏昧,粥饮有碍,手常揾住阴囊。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辨证录》卷九

《幼科直言》卷五:加减归脾汤

药方名称加减归脾汤

处方人参黄耆、枣仁(炒)、归身少许、白茯苓木香少许、白芍(炒)、百合

功能主治胎元不足,面白心慌,或泄泻盗汗。

用法用量大枣1枚为引,水煎服。

摘录《幼科直言》卷五

医方简义》卷五:加减归脾汤

药方名称加减归脾汤

处方炙绵黄耆3钱,白术1钱5分,炙甘草5分,枣仁(炒)1钱,远志肉(炒)8分,广木香8分,归身3钱,茯神3钱,党参3钱,煅龙骨2钱,乌贼骨1钱。

功能主治白淫、白淋、白带。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医方简义》卷五

《疡科全书》:加减归脾汤

药方名称加减归脾汤

处方党参2钱,白术2钱,炒枣仁2钱,半夏2钱,煅龙骨2钱,煅牡蛎2钱,龙眼肉2钱,当归3钱,白芍3钱,远志钱半,广陈皮钱半,炙甘草1钱。

功能主治妇人忧郁内伤,初则或经水不调,久而或致闭不通,阴火上炎,皆生疬,此名伤肝疬。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疡科全书》

《性病》:加减归脾汤

药方名称加减归脾汤

处方人参2钱半,龙眼肉2钱半,黄耆2钱半,甘草5分,白术2钱半,茯苓2钱半,木香5分,当归1钱,吴萸1钱,姜艾1钱,远志1钱。

功能主治经少色淡者。

用法用量水煎,温服。

摘录《性病》

猜你喜欢

  • 阿魏理中丸

    药方名称阿魏理中丸处方阿魏1分(用面二匙,醋和阿魏作饼子,炙令黄),京三棱(煨,切)1两半,蓬莪术(煨,切)1两半,青橘皮(去白)1两半,陈橘皮(去白)1两半,甘草(炙)1两半,干姜(炮)1两半,干木

  • 白牵牛散

    《圣济总录》卷八十引《膜外气方》:白牵牛散药方名称白牵牛散处方白牵牛子(炒)1两,青橘皮(去白,焙,炒)1两,木通(锉)1两。制法上为散。功能主治膜外水气。用法用量本方方名,《医厅类聚》引作“白牵牛子

  • 木瓜散

    《类证活人书》卷十八:木瓜散药方名称木瓜散处方大腹皮1枚紫苏7.5克 干木瓜7.5克甘草7.5克(炙)木香7.5克羌活7.5克制法上药细锉为散,分作三服。功能主治治脚气。用法用量每服用白水150毫升,

  • 保和防毒饮

    药方名称保和防毒饮处方紫草、桔梗、川芎、山楂、木通、人参、红花、生地、甘草、糯米、灯心。功能主治保和元气,活血解毒,助痘成浆,易痂易落。主血热痘疹,见点3日后,不易长大粗肌者。用法用量上加生姜,水煎服

  • 八厘散

    《医宗金鉴》卷八十八:八厘散药方名称八厘散处方苏木面3克 半两钱3克自然铜(醋淬七次)9克乳香9克没药9克 血9克麝香0.3克红花3克丁香1.5克 番木鳖(油煠去毛)3克制法共为细末。功能主治接骨散瘀

  • 鳖甲地黄汤

    《重订严氏济生方》:鳖甲地黄汤药方名称鳖甲地黄汤处方柴胡(去芦)当归(去芦,酒浸)麦门冬(去心)鳖甲(醋炙)石斛(去根)白术热地黄(酒浸,焙)茯苓(去皮)秦艽(去芦)各30克人参肉桂(不见火)甘草(炙

  • 桂末吹鼻方

    药方名称桂末吹鼻方处方桂(紫色者,去粗皮)半两。制法上为细末。功能主治风癔。精神不明,舌强语涩。用法用量每用少许,吹入鼻中,及量舌下。摘录《圣济总录》卷六

  • 家秘煎

    药方名称家秘煎处方防风、菊花、独活、荆芥穗、甘枸杞、羌活、山栀子各等分。功能主治初期麻疯。用法用量水煎服。面部,加白蒺藜、当归、天花粉、天麻、鼠粘子、薄荷、苍耳、蔓荆子、谷精草;下部,加杜仲、金银花、

  • 沉香枳壳散

    药方名称沉香枳壳散处方沉香1两,枳壳(去瓤,麸炒)3分,前胡(去芦头)3分,乌药(锉)半两,木香1分,槟榔(锉)1分,人参1分,甘草(炙)1分。制法上为细散。功能主治气逆往来,喘急噎闷。用法用量每服2

  • 冬青方

    药方名称冬青方处方新砖2片,冬青叶5斗。制法以冬青叶捣自然汁,浸砖数日,令透取出,掘地坑架砖于内,四下空,覆之日久,后砖上粉霜起,取霜,入脑子少许,无亦得。功能主治赤眼。用法用量点眼。摘录《普济方》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