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方剂>加减小柴胡汤

加减小柴胡汤

《云岐子脉诀》:加减小柴胡汤

药方名称加减小柴胡汤

处方柴胡(去苗)黄芩各30克地骨皮人参知母半夏(制)茯苓各15克 炙甘草9克白芍药24克

制法上药哎咀。

功能主治治恍偬惊悸。

用法用量每服30克,加生姜,水煎服。

摘录《云岐子脉诀》

医学心悟》卷三:加减小柴胡汤

药方名称加减小柴胡汤

处方柴胡秦艽赤芍各3克甘草1.5克陈皮4.5克生姜1片桑枝6克

功能主治治疟疾。

用法用量水煎服。

热多者,加黄芩3克;寒多者,加黑姜l.5克;口渴甚者,加知母3克、贝母4.5克;呕恶,加半夏茯苓各3克、砂仁2.1克、生姜2片;汗少者,加荆芥3克、川芎1.5克;汗多者,去秦艽,减柴胡一半,加人参3克、白术4.5克;饮食停滞,胸膈饱闷,加麦芽神曲山楂厚朴各3克;如欲止之,加白蔻仁2.4克、鳖甲(醋炙)6克,更另用止疟丹1~2丸截之;若体虚气弱,加人参黄耆白术各6克、当归茯苓各3克;久病成疟母,加白术3克、木香枳实各15克、鳖甲6克。

摘录医学心悟》卷三

圣济总录》卷二十四:加减小柴胡汤

药方名称加减小柴胡汤

处方柴胡(去苗)2两,黄芩(去黑心)3分,半夏(汤洗去滑)3分,甘草(炙)3分,五味子(炒)1合,干姜(炮)半两。

制法上锉,如麻豆。

功能主治伤寒5-6日,往来寒热,或微热咳嗽。

用法用量每服5钱匕,水1盏半,加生姜4片,煎至8分,去滓温服。

摘录圣济总录》卷二十四

普济方》卷三六九:加减小柴胡汤

药方名称加减小柴胡汤

处方柴胡1两(去芦),人参3钱(去芦),半夏(汤洗7次切作片子)2钱半,甘草(炙)2钱半,防风(去芦)3钱。

功能主治小儿伤风伤寒,疮疹阴阳不和,寒热往来,口苦舌干,及气喘咳嗽。

用法用量上(口父)咀。每服5钱。水1盏,加生姜5片,大枣1枚,同煎至7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热甚大便秘涩,加大黄

摘录普济方》卷三六九

《医学探骊集》卷三:加减小柴胡汤

药方名称加减小柴胡汤

处方柴胡4钱,人参3钱,竹茹3钱,伏龙肝6钱,黄芩4钱,生姜1两(切片),陈皮3钱,甘草5钱。

功能主治伤寒2-3日,胃腑为寒热所困,饮食入口,少顷即吐者。

用法用量水煎,温服。

各家论述本方以柴胡为君,柴胡乃清扬之品,能升阳益胃;竹茹黄芩乃清凉之品,能泄热保胃;陈皮甘草乃温和之品,能温寒开胃;人参能扶正养胃;生姜能解郁助胃;伏龙肝能补脾调胃,胃气和则呕止矣。

摘录《医学探骊集》卷三

《慈航集》卷下:加减小柴胡汤

药方名称加减小柴胡汤

处方柴胡1钱,半夏2钱,当归8钱,秦艽1钱5分,青皮1钱5分,草蔻仁1钱(研),独活1钱5分,炒枳壳1钱5分,甘草5分,煨姜3钱,大枣3个。

功能主治劳倦受寒停滞而为劳疟,初病恶寒甚热亦甚,周身骨节酸痛。

用法用量如恶心呕吐,加藿香3钱;胸口饱胀,加槟榔1钱5分,炒山楂3钱;口干,加花粉2钱;热重不退,加炒黄芩1钱5分,赤芩2钱。

摘录《慈航集》卷下

温病条辨》卷二:加减小柴胡汤

药方名称加减小柴胡汤

处方柴胡3钱,黄芩2钱,人参1钱,丹皮1钱,白芍2钱(炒),当归1钱5分(土炒),谷芽1钱5分,山楂1钱5分(炒)。

功能主治疟邪热气内陷变痢,久延时日,脾胃气衰,面浮腹膨,里急肛坠者。

用法用量水8杯,煮取3杯,分3次温服。

各家论述本方以柴胡由下而上,入深出浅,合黄芩两和阴阳之邪;以人参谷芽,宣补胃阳;丹皮、归、芍,内护三阴;谷芽推气分之滞,山楂推血分之滞;谷芽升气分,故推谷滞;山楂降血分,故推肉滞也。

摘录温病条辨》卷二

《会约》卷四:加减小柴胡汤

药方名称加减小柴胡汤

处方柴胡钱半,半夏1钱,人参(弱者用之)1钱,甘草1钱,白芍1钱,当归钱半,黄芩钱半。

功能主治伤寒邪热乘肝鼻衄。

用法用量水煎,另用百草霜(松柴烧者不用)、血余(即头发,烧灰存性)、蒲黄(炒黑)各3分,研细末,以上汤药调服。或加阿胶

摘录《会约》卷四

重订通俗伤寒论》:加减小柴胡汤

药方名称加减小柴胡汤

处方鳖血柴胡1钱,光桃仁3钱,归尾1钱半,粉丹皮2钱,酒炒黄芩1钱,杜红花1钱,生地2钱,益元散3钱(包煎)。

功能主治妇人中风7-8日,经水适断,热入血室,寒热如疟,发作有时者。

各家论述此方君以柴、芩和解寒热,臣以归尾、桃仁破其血结,佐以生地、丹皮凉血泄热,以清解血中之伏火,使以益元滑窍导瘀,从前阴而出。此为和解寒热,热结血室之良方。

摘录重订通俗伤寒论

辨证录》卷五:加减小柴胡汤

药方名称加减小柴胡汤

处方柴胡1钱5分,茯苓3钱,黄芩1钱,甘草1钱,陈皮5分,天花粉1钱。

功能主治春月伤风,发寒发热,口苦,两胁胀满,或吞酸吐酸。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辨证录》卷五

《育婴秘诀》卷二:加减小柴胡汤

药方名称加减小柴胡汤

处方人参柴胡甘草麦冬、生地、木通陈皮各等分。

功能主治小儿变蒸过,如蒸不除者,调其乳母。

用法用量竹叶为引,水煎,食后服。

摘录《育婴秘诀》卷二

《云歧子脉诀》卷三:加减小柴胡汤

药方名称加减小柴胡汤

处方柴胡(去苗)1两,黄芩1两,地骨皮半两,人参半两,知母半两,半夏(制)半两,茯苓半两,炙甘草3钱,白芍药8钱。

功能主治心中恍惚、多悸惊、血虚烦热。

用法用量上(口父)咀。每服1两,加生姜,水煎服。

摘录《云歧子脉诀》卷三

方出《伤寒论》,名见《玉机微义》卷三十二:加减小柴胡汤

药方名称加减小柴胡汤

处方柴胡汤去黄芩、加芍药。

功能主治柴胡汤证见腹中痛者。

摘录方出《伤寒论》,名见《玉机微义》卷三十二

《幼科金针》卷上:加减小柴胡汤

药方名称加减小柴胡汤

处方柴胡黄芩甘草青蒿、丹皮、熟半夏

功能主治小儿潮热。

用法用量生姜大枣,水煎服。

摘录《幼科金针》卷上

《医方类聚》卷五十六引《管见大全良方》:加减小柴胡汤

药方名称加减小柴胡汤

处方人参(去芦),北柴胡(去芦)4两,黄芩(去心)1两半,甘草(炙)1两半,半夏(泡7次,切)1两1分。

功能主治伤寒3-4日,传少阳胆经,胸胁痛,耳聋,口苦,舌干,往来寒热而呕者。

用法用量上(口父)咀。每服5钱匕,水1盏半,加生姜4片,大枣3枚,煮取8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咳嗽者,去人参大枣生姜,加北五味子2两,干姜半两;若胁下满痛者,去枣,每服加煅过牡蛎半钱;若腹痛者,去黄芩,加芍药1两半;妇人经脉适行,或适断,寒热如疟,昼日明了,暮则谵语,如见鬼状,此为热入血室,每服加生干地黄1两;若心下悸,小便不利者,去黄芩加赤茯苓2两;若不渴,外有微热者,去人参,加桂枝1两半;若胸中烦而不呕者,去半夏人参,加栝楼实1枚,用4分之1;若渴者,去半夏,更加人参3分,栝楼根2两。

摘录《医方类聚》卷五十六引《管见大全良方》

猜你喜欢

  • 加味参麦散

    药方名称加味参麦散处方人参1钱,麦冬1钱,归身1钱,生地1钱,炙草1钱,石菖蒲1钱,五味子12粒。功能主治产后去血大多,心血虚弱,舌萎缩卷短,语言不清,含糊蹇涩,及怔忡。用法用量猪心1个,劈开,水2盏

  • 凤麟膏

    《异授眼科》:凤麟膏药方名称凤麟膏处方上好羊脑炉甘石8两(打如莲子大,1分重为则。用新铜罐盛入童便,浸49日,滤去宿童便,更入新童便煮,1柱香久,咬咸酸味,不必再煮,又不可煮老,研为细末,用缸片1大块

  • 解毒犀黄丸

    药方名称解毒犀黄丸处方川香3分,没药1两,乳香1两,牛黄3分。制法各药和匀,研为细末,糯米糊为小丸,每丸3钱。功能主治瘰疬,阴疽。用法用量热陈酒送服或清茶送服,大人每次服1丸,小儿每次服半丸。摘录《全

  • 金镞散

    药方名称金镞散处方白附子(炮,取心)半两,木香半两,地龙3分,肉豆蔻半两(去皮),干蝎30个,肉桂(取心)半两,黄连(取净)2两,大黄半两(生),桔梗半两,吴茱萸半两(麸炒),芍药半两,川芎半两(净)

  • 千金保胎丸

    药方名称千金保胎丸处方当归(酒洗)60克川芎30克 熟地(姜汁炒)120克阿胶(蛤粉炒)60克艾叶(醋煮)砂仁(炒)15克 条芩(炒)60克 益母草60克杜仲(去粗皮,姜汁酒炒)120克白术(土炒)1

  • 浮萍草丸

    药方名称浮萍草丸处方干浮萍草半两,川升麻半两,黄药半两,黄丹半两(炒令紫色,研)。制法上为末,研入黄丹令匀,炼蜜为丸,如鸡头子大。功能主治乳石发动,口舌生疮。用法用量常含1丸咽津。摘录《圣惠》卷三十八

  • 定痛和营汤

    药方名称定痛和营汤处方当归3钱,赤芍3钱,川芎2钱,生地3钱,红花1钱,苏木2钱,琥珀1钱,血竭2钱,制乳香1钱,三七2钱,枳壳2钱,大黄2钱,甘草1钱,朱砂2钱,淮牛膝3钱,砂仁1钱半。功能主治和营

  • 分清散

    药方名称分清散别名分清饮处方益智仁、萆薢、菖蒲各等分。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白浊。用法用量分清饮(《明医指掌》卷七)。摘录《普济方》卷三十三

  • 独活散(脾脏中风)

    药方名称独活散(脾脏中风)处方独活(去芦.一钱半)防风(去芦.一钱)茯神(去木.一钱)人参(去芦.一钱)附子(炮.去皮脐.一钱)前胡(去芦.一钱)沙参(去芦.一钱)半夏(汤洗七次.一钱) 黄蓍(去芦.

  • 槐枝汤

    《圣济总录》卷一○四:槐枝汤药方名称槐枝汤处方槐枝(碎锉)2两,秦皮(锉)半两,黄连(去须)半两,蕤仁(去皮)半两,马牙消半两,黄柏(去粗皮,锉)半两,山栀子(去皮)半两,古字钱14文,食盐1分,淡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