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方剂>加减参苏饮

加减参苏饮

《痘疹传心录》卷十五:加减参苏饮

药方名称加减参苏饮

处方陈皮半夏甘草茯苓紫苏葛根前胡桔梗

制法上锉。

功能主治风寒壮热,痰嗽,身痛,头疼。

用法用量生姜3片,水煎,温服。

摘录《痘疹传心录》卷十五

《医钞类编》卷七引洪玉友方:加减参苏饮

药方名称加减参苏饮

处方苏叶、陈皮、枯梗、前胡木香(另研)、茯苓

功能主治吐血初起,兼外感者。

用法用量童便为引,水煎服2剂。

摘录《医钞类编》卷七引洪玉友方

《痘疹全书》卷下:加减参苏饮

药方名称加减参苏饮

处方前胡白芷桔梗枳壳甘草防风人参紫苏叶、葛根陈皮羌活

功能主治痘疹应出不出,外感风寒,头疼身痛,发热无汗,喜盖覆偎倚怀中。

用法用量竹叶为引,水煎服。

摘录《痘疹全书》卷下

《会约》卷十四:加减参苏饮

药方名称加减参苏饮

处方人参1钱,紫苏1钱,陈皮1钱,茯苓1钱,甘草1钱,枳壳1钱,桔梗1钱,前胡1钱,黄芩1钱,生姜6分,薄荷叶3分。

功能主治妊妇外冒风寒,咳嗽,发热恶寒,鼻塞流涕。

用法用量水煎,热服。得微汗而解。

摘录《会约》卷十四

景岳全书》卷六十三:加减参苏饮

药方名称加减参苏饮

处方苏叶1钱,干葛钱半,前胡8分,陈皮7分,枳壳6分,桔梗4分,甘草4分。

功能主治痘疹初热见点,表邪未达,而元气强壮,或痘前后感冒风寒者。

用法用量水1钟半,加生姜3片,水煎服。

摘录景岳全书》卷六十三

《医林绳墨大全》卷四:加减参苏饮

药方名称加减参苏饮

处方人参5分(虚甚者,加至1钱),苏叶1钱,干葛1钱,去白陈皮5分,制半夏5分,白茯苓6分,甘草3分,香附5分,白芷5分,小川芎5分,防风5分。

功能主治内伤挟外感,初起1-2日,寒邪尚在表而体弱者。

用法用量生姜3片,同煎,热服取汗。

摘录《医林绳墨大全》卷四

《麻科活人》卷一:加减参苏饮

药方名称加减参苏饮

处方紫苏叶、前胡、粉葛、茯苓枳壳桔梗甘草生姜

功能主治发散解表,清胃火。主麻疹初出。

用法用量葱白为引,水煎服。

摘录《麻科活人》卷一

胎产秘书》卷上:加减参苏饮

药方名称加减参苏饮

处方苏叶1钱,杏仁1钱,橘红1钱,枳壳(炒)7分,前胡8分,木香3分,桔梗7分,干葛7分,桑皮7分,甘草4分。

功能主治妊娠子嗽,因外感风寒者。

用法用量水煎服。

喘,加蒌仁2钱。

摘录胎产秘书》卷上

《痘疹活幼至宝》卷终:加减参苏饮

药方名称加减参苏饮

处方苏叶6分,人参4分,陈皮4分,川芎4分,羌活4分,防风4分,荆芥4分,桔梗3分,白芷3分,甘草3分。

功能主治痘为风寒束蔽而出不快者。

用法用量生姜3片,同煎带热服。但不可出汗。

如在冬月,可加麻黄5分。

摘录《痘疹活幼至宝》卷终

猜你喜欢

  • 茶黄丸

    药方名称茶黄丸处方白术3两,苍术3两,石膏1两,白芍药1两,黄芩1两,南星1两,陈皮1两,薄荷7分。制法上为末,砂糖水煮神曲为丸。功能主治黄病爱吃茶。用法用量砂糖水送下。摘录《济阳纲目》卷三十四

  • 催生四物汤

    《妇科玉尺》卷三:催生四物汤药方名称催生四物汤处方四物汤加枳壳、蜀葵子。功能主治横生逆产。摘录《妇科玉尺》卷三《鲁府禁方》卷三:催生四物汤药方名称催生四物汤处方当归(酒洗)2钱,南芎2钱,桂枝5分,鬼

  • 补虚饮

    《圣济总录》卷八十六:补虚饮药方名称补虚饮别名补肺饮处方黄耆(锉,炒)2两,人参1两,茯神(去木)1两,麦门冬(去心,焙)1两,桂(去粗皮)1两,陈橘皮(去白,焙)1两,当归(炙,锉)1两,天门冬(去

  • 白玉蟾末药

    药方名称白玉蟾末药处方草乌5两,白术5两,朱砂5两,细辛5两,雄黄5两,白芷5两,防风5两,苍术5两,麻黄8两,川乌1大个。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麻风瘫痪软痿,冷麻困痹。用法用量每服1钱,用葱白头7枚,

  • 草乌头汤

    药方名称草乌头汤处方草乌头(去皮尖,生用)、细辛(去苗)、茶芽各等分。制法上为散。功能主治气晕。但晕而不眩,发则伏地昏昏,食顷乃苏,由荣卫错乱,气血溷浊,阳气逆行,上下相隔,气复通则苏,脉虚大而涩。用

  • 加减生地黄汤

    药方名称加减生地黄汤处方生地5钱,川牛膝2钱,粉丹皮1钱5分,麦冬3钱,煅牡蛎1钱,煅龙骨1钱,黑山栀1钱5分,丹参3钱,元参3钱,白芍3钱,真郁金1钱5分,三七1钱5分,荷叶2钱。功能主治因热症吐血

  • 梅苏丸

    药方名称梅苏丸处方白梅肉紫苏叶乌梅肉各15克人参7.5克麦门冬(去心)23克百药煎90克甘草(炙,锉)45克 诃梨勒(炮,去按)7.5克制法上八味,捣罗为末,炼黄蜡汁拌和为丸,如鸡头子大。功能主治生津

  • 发汗豉粥

    药方名称发汗豉粥处方豉1合,荆芥1握,麻黄3分(去根节),葛根1两(锉),栀子仁3分,石膏3两(捣碎,绵裹),葱白7茎(切),生姜半两(切),粳米2合。功能主治中风。伤寒,初得2-3日,壮热头痛者。用

  • 冷哮丸

    《张氏医通》卷十三:冷哮丸药方名称冷哮丸处方麻黄(泡)川乌(生)细辛蜀椒白矾(生)牙皂(去皮弦子,酥炙)半夏曲 陈胆星杏仁(去双仁者,连皮、尖用)甘草(生)各30克紫菀茸款冬花各60克制法上为细末,姜

  • 少腹逐瘀汤

    药方名称少腹逐瘀汤处方小茴香(炒)7粒干姜(炒)0.6克延胡索3克没药(研)6克当归9克川芎6克 官桂3克赤芍6克蒲黄9克五灵脂(炒)6克功能主治活血祛瘀,温经止痛。治少腹积块,疼痛或不痛,或痛而无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