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方剂>利膈汤

利膈汤

普济本事方》卷四:利膈汤

药方名称利膈汤

处方鸡苏叶荆芥桔梗(炒)防风(去钗股)牛蒡子(隔纸炒)甘草(炙)各30克人参(去芦)15克

制法上药研细末。

功能主治治脾肺有热,咽喉生疮。

用法用量每服3克,沸汤点服。

如咽痛,口疮甚者,加僵蚕30克。

摘录普济本事方》卷四

《麻症集成》卷四:利膈汤

药方名称利膈汤

处方薄荷荆芥、力子、元参、瓜蒌防风桔梗连翘黄芩甘草

功能主治麻症因于脾肺火热风邪者。

摘录《麻症集成》卷四

《济生》卷五:利膈汤

药方名称利膈汤

处方防风1两,鸡苏叶1两,桔梗1两,牛蒡子1两,荆芥穗1两,川升麻半两,人参半两,甘草(炙)半两。

功能主治上膈壅热,口苦咽干,痰唾稠粘,心烦喜冷,咽喉生疮疼痛,一切上壅之证。

用法用量上(口父)咀。每服4钱,水1盏半,加生姜5片,煎至8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济生》卷五

《本事》卷四引都君予方:利膈汤

药方名称利膈汤

别名利膈散

处方鸡苏叶1两,荆芥穗1两,桔梗(炒)1两,防风(去杈股)1两,牛蒡子(隔纸炒)1两,甘草1两(炙),人参半两(去芦)。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轻清解散。主虚烦上盛,脾肺有热,咽喉生疮,腹痈脐中出脓,失护进风,角弓反张。

用法用量利膈散(《医统》卷二十一)。

如咽痛口疮甚者,加僵蚕1两。

各家论述医方集解》:此手太阴、少阴药也。咽痛咽疮,由于火郁,桔梗甘草,甘桔汤也,辛苦散寒,甘平除热,为清膈利咽之要药;加薄荷荆芥防风以散火除风;加牛蒡子以润肠解毒,火者元气之贼,正气虚则邪火炽,故又加人参以补虚退热。

摘录《本事》卷四引都君予方

猜你喜欢

  • 穿山甲丸

    《圣惠》卷七十二:穿山甲丸药方名称穿山甲丸处方穿山甲半两,没药半两,延胡索半两,当归(锉,微炒)半两,硇砂半两,狗胆2枚(干者)。制法上为丸,如绿豆大。功能主治妇人月水不通,腹胁疼痛。用法用量每服10

  • 感冒发散汤

    药方名称感冒发散汤别名发散汤处方防风1钱,紫苏1钱2分,干葛1钱4分,前胡1钱,桔梗1钱,苍术8分,羌活8分,陈皮3分,川芎3分,白芷3分,香附1钱,赤芍6分,细辛2分,甘草2分,生姜3片。功能主治风

  • 定喘保生汤

    药方名称定喘保生汤处方肉桂1钱,陈皮1钱,红花1钱,干漆1钱(炒烟尽),当归(酒洗)1钱,泽兰1钱,黑荆芥1钱,川芎8分,生地2钱,蒲黄1钱5分,赤芍1钱5分。功能主治产后败血冲肺,面黑发喘。用法用量

  • 斗肛丸

    药方名称斗肛丸处方白矾1两,附子1两,干姜1两。制法上药治下筛,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大便后出血。用法用量每服10-20丸,米饮送下,1日2次。注意忌猪、鸡、酒、面、生冷、鱼、油腻等物。摘录《

  • 三黄栀子豉汤

    药方名称三黄栀子豉汤处方三黄汤合栀子豉汤。功能主治热病时疫,头痛壮热。摘录《张氏医通》卷十六

  • 加减三五七散

    明·方贤着《奇效良方》:加减三五七散药方名称加减三五七散处方细辛(八两)干姜(炮.十两)防风(去芦.十二两)山茱萸(去核.十六两)茯苓(去皮.十六两)功能主治治八风五痹,肢体不仁;大治风寒入

  • 浑身碎痛丸

    药方名称浑身碎痛丸处方虎骨1两,防风1两,芍药(酒炒)1两,秦艽1两,白芷1两,茯苓1两,川归1两,续断1两,白术1两,附子(炮)7钱。制法上为末,酒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诸虚,遍身碎痛。用法用量

  • 附着散

    药方名称附着散处方细辛1分,天雄(炮)1分,莽草1分,桂心3分,附子4分(炮),雄黄2分(研),乌头4分(炮),干姜4分,真珠2分(研)。制法上药治下筛。功能主治飞尸在人皮中,发时急头痛,不在一处,针

  • 金丝膏

    《普济方》卷三一五:金丝膏药方名称金丝膏处方松脂(通明者)4两,良姜1两(取末8钱),乳香3钱(另研),木鳖4枚(大者,去壳,为末),川乌头3枚(锉如麻豆大),小油半斤,杏仁100枚(锉如豆大)。制法

  • 龙眼酒

    药方名称龙眼酒处方龙眼不拘多少。功能主治温补脾胃,助精神,壮颜色。主用法用量入上好烧酒内浸100日,常饮数杯。摘录《万氏家抄方》卷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