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方剂>六一散

六一散

《中国药典》:六一散

药方名称六一散

处方滑石粉600g甘草100g

性状为浅黄白色的粉末;具甘草甜味,手捻有润滑感。

炮制以上二味,甘草粉碎成细粉,与滑石粉混匀,过筛,即得。

功能主治清暑利湿。内服用于暑热身倦,口渴泄泻,小便黄少;外治痱子刺痒。

用法用量调服或包煎服,一次6~9g,一日1~2次;外用,扑撒患处。

贮藏密闭,防潮。

摘录《中国药典》

古今医鉴》卷十四:六一散

药方名称六一散

处方滑石(白腻者,研细,水飞,晒干再研)90克冰片0.9克(后和研匀)甘草(取头末,研极细)9克

制法上将滑石甘草末研匀,然后加冰片研匀。

功能主治治痘疹热毒太盛,红紫黑陷,狂言引饮者。

用法用量用败毒散调下;春、秋各用灯草煎汤候冷调服;夏月新汲泉水调服。三至五岁服3克,十岁服6克。

摘录古今医鉴》卷十四

《魏氏家藏方》卷九:六一散

药方名称六一散

处方黄耆6两(炙),甘草1两(炙)。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咯血,发寒热。

用法用量如常点服,不拘早晚,干吃亦得。

摘录《魏氏家藏方》卷九

普济方》卷三四三:六一散

药方名称六一散

处方枳壳6两,甘草1两。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瘦胎易产,抑阳降气。主

用法用量每服2钱,沸汤调,未产前1月服,1日3次。

摘录普济方》卷三四三

猜你喜欢

  • 疳劳丸

    药方名称疳劳丸处方茶毗处煤7钱,甘草3钱,麝香2分。制法上糊丸。功能主治疳劳初发,咳嗽盗汗黄瘦。用法用量15岁以上,每服7分,空心以黄耆汤送下,日2夜1。摘录《续名家方选》

  • 分水神丹

    药方名称分水神丹处方白术5钱,茯苓3钱,车前子1钱,北五味1钱,吴茱萸5分,酸枣仁1钱。功能主治水泻。用法用量水煎服。摘录《石室秘录》卷二

  • 中和丸

    药方名称中和丸处方良姜120克乌梅肉30克茴香45克干姜神曲小麦芽各15克 白茯苓苍术甘草各30克制法上为细末,炼蜜和丸,如弹子大。功能主治温中健脾。治脾胃不和,寒气积聚,饮食减少,肢体困倦。用法用量

  • 柏子仁膏

    《小儿卫生总微论》卷十六:柏子仁膏药方名称柏子仁膏处方柏子仁松子仁胡桃肉各等分制法上药研膏。功能主治治小儿大便秘涩艰难。用法用量每服如弹子大,热汤化下。未通再服。摘录《小儿卫生总微论》卷十六《卫生总微

  • 化虫定痛丹

    药方名称化虫定痛丹处方生地2两,白薇2钱。功能主治虫伤胃脘,久患心疼,时重时轻,大约饥则痛重,饱则痛轻。用法用量用生地水煎汁2碗,入白薇,水煎汁1碗,淘饭食之。各家论述生地杀虫于有形,而白薇杀虫于无形

  • 甘菊膏

    《刘涓子鬼遗方》卷二:甘菊膏药方名称甘菊膏处方甘菊60克莽草芎藭甘草(炙)防风黄芩大戟各30克 生地黄120克 芍药45克细辛大黄蜀椒(去目,闭口,汗)杜仲黄耆各15克白芷30克制法上十四味,哎咀,以

  • 大五膈丸

    药方名称大五膈丸处方细辛3分,桂心3分,黄芩3分,食茱萸3分,厚朴(炙)3分,杏仁30枚(去尖),干姜3分,川椒(汗)3分,远志(去心)3分,小草2分,芍药2分,附子(炮)2分,当归2分,黄连2分。制

  • 除烦四物汤

    药方名称除烦四物汤处方当归(酒洗)1钱,川芎1钱,赤芍1钱,生地1钱,天花粉1钱,五味子10个,麦门冬(去心)8分,前胡8分,干葛8分,淡竹叶10个,人参7分,石膏1钱。制法上锉。功能主治虚损,面上心

  • 家传胎产金丹

    药方名称家传胎产金丹处方当归(酒洗)2两,丹皮(水洗,晒干,勿见火)2两,蕲艾(醋煮)2两,延胡索(酒拌,炒干)2两,川芎2两,益母草(上头半截,童便浸,晒干)2两,青蒿2两,白薇(洗净,人乳拌)2两

  • 大乌药顺气散

    药方名称大乌药顺气散别名乌药顺气散处方当归半两,芍药半两,生地黄半两,川芎半两,乌药半两,陈皮半两,地龙半两,香附子半两,砂仁半两,枳壳半两,黄芩半两,半夏半两,防风半两,紫苏半两,桔梗半两,甘草半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