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方剂>保胎资生丸

保胎资生丸

《先醒斋医学广笔记》卷二:保胎资生丸

药方名称保胎资生丸

别名资生丸(《先醒斋医学广笔记》卷二)。

处方人参(人乳浸,饭上蒸,烘干)90克白术90克 白茯苓(研细末,水澄,蒸,晒干,入人乳再蒸,晒干)45克 广陈皮(去白,略蒸)60克山楂肉(蒸)60克甘草(去皮,蜜炙)15克 怀山药(切片,炒)45克 川黄连(如法炒七次)9克薏苡仁(炒三次)45克 白扁豆(炒)45克白豆蔻仁(不可见火)10.5克藿香叶(不见火)15克 莲肉(去心,炒)45克泽泻(切片,炒)10.5克桔梗(米泔浸,去芦,蒸)15克芡实粉(炒黄)45克麦芽(炒,研磨,取净面)30克

制法上药共十七味,为细末,炼蜜丸,如弹子大,每丸重6克。

功能主治益气健脾固胎。主妊娠三月,阳明脉衰,胎无所养,而胎堕者。

用法用量用白开水或清米汤、橘皮汤、炒砂仁汤嚼化下。

注意忌桃、李、雀、蛤、生冷。

摘录《先醒斋医学广笔记》卷二

《广笔记》卷二:保胎资生丸

药方名称保胎资生丸

别名资生丸、人参资生丸

处方人参(人乳浸,饭上蒸,烘干)3两,白术3两,白茯苓(细末,水澄蒸,晒干,加人乳再蒸,晒干)1两半,广陈皮(去白,略蒸)2两,山楂肉(蒸)2两,甘草(去皮,蜜炙)5钱,怀山药(切片,炒)1两5钱,川黄连(如法炒7次)3钱,薏苡仁(炒3次)1两半,白扁豆(炒)1两半,白豆蔻仁(不可见火)3钱5分,藿香叶(不见火)5钱,莲肉(去心,炒)1两5钱,泽泻(切片,炒)3钱半,桔梗(米泔浸,去芦,蒸)5钱,芡实粉(炒黄)1两5钱,麦芽(炒,研磨取净面)1两。

制法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弹子大,每丸重2钱。

功能主治妇人男子,调中养胃,饥能使饱,饱不使饥。调和脾胃,运化饮食,滋养荣卫,消除百病,可杜霍乱等患。主脾胃气虚,湿热蕴结,以及小儿疳积腹胀,面黄肌瘦,久泄久痢等一切脾胃不足之症。

用法用量资生丸(原书同卷)、人参资生丸(《金鉴》卷四十)。

注意忌桃、李、雀、蛤、生冷。

各家论述1.《不居集》:此方以参、术、苓、草、莲、芡、山药扁豆、苡仁之甘平,以补脾元;陈皮、曲、麦、豆蔻、藿、桔之辛香,以调胃气;其有湿热,以黄连清之燥之。既无参苓白术散之滞,又无香砂六君之燥,能补能运,臻于至和,名之资生,诚信不诬。

2.《成方便读》:欲资生者,必先助其脾胃,故以四君子补益脾胃,合之山药、莲肉、扁豆芡实之属以协助之。但脾者喜燥而恶湿,善运而不停,故以陈皮白蔻香燥以舒之,苓、泽、苡米淡渗以利之,楂、曲、麦芽助其消导,藿香厚朴借以温中,桔梗以引清气上行,黄连能使湿热下降。如是则脾复其常,可以资助生气矣。

摘录《广笔记》卷二

猜你喜欢

  • 回疔饮

    药方名称回疔饮处方苍耳子(炒)120克 生甘草60克功能主治治疔疮。用法用量上药用水浓煎250毫升,温服,亦可烧灰存性,米醋调敷。摘录《仙拈集》卷四

  • 山茱萸丸

    药方名称山茱萸丸处方山茱萸(炒)37克 生干地黄(焙)75克 山芋牛膝(去苗,酒浸,焙)泽泻萆蝎薢各30克天雄(炮裂,去皮、脐)、蛴螬(微炒)车前子干漆(炒烟出)狗脊(去毛)白术地肤子各22克茵芋(去

  • 大效琥珀散

    《妇人大全良方》卷七引《灵苑方》:大效琥珀散药方名称大效琥珀散别名琥珀散(《校注妇人良方》卷七)。处方乌药莪茂各60克当归30克制法上为细末。功能主治主妇人心膈迷闷,腹脏掐撮疼痛,胸闷气急,月信不调。

  • 独蒜丸

    药方名称独蒜丸处方大蒜不拘多少。制法于5月5日将大蒜捣烂,次入矾红,拌匀为丸,如龙眼大。功能主治截脾寒。主脾疟。用法用量每服1丸,大蒜汤嚼下。摘录《奇效良方》卷十二

  • 戊已丸

    药方名称戊已丸处方吴茱萸(川中者,汤洗两三次)黄连(去须,好酒浸)各等分制法研细末,米糊为丸。功能主治清热化湿,温中止痛。治赤白痢。用法用量空腹时服30丸。赤痢,当归、黄连、甘草汤下;白痢,茱萸、生姜

  • 大黄散瘀汤

    药方名称大黄散瘀汤处方水蛭(炒黑)3钱,大黄3钱,丹皮3钱,当归1两,红花3钱,桃仁14个,生地5钱。功能主治蓄血病,小便利而大便结。用法用量水煎服。摘录《辨证录》卷九

  • 胆草散

    药方名称胆草散处方胆草、甘草、蒺藜、白芷、防风、黄连、虫退、木贼、栀子。功能主治痘疹,羞明障翳。摘录《种痘新书》卷九

  • 六枝乌金膏

    药方名称六枝乌金膏别名六枝膏处方桑枝1尺,槐枝1尺,榆枝1尺,柳枝1尺,桃枝1尺,枸杞枝1尺(粗如小指,俱1寸截,劈4破)。制法用油4两炒令焦黑,滤去滓,加铅丹半两,蜡1两,复熬令黑色,倾在瓷盒内候冷

  • 五利汤

    药方名称五利汤别名五利大黄汤(《圣济总录》卷一三O)。处方大黄9克栀子仁15克升麻黄芩各6克芒消3克制法上五味,叹咀。功能主治治素体强壮,常大患热,发痈疽无定处,大小便不通。用法用量用水1升,煮取30

  • 赤茯苓散

    《圣惠》卷四十八:赤茯苓散药方名称赤茯苓散别名七气汤处方赤茯苓2两半,大腹皮半两(锉),槟榔半两,桂心1两,吴茱萸半两(汤浸7遍,焙干,微炒),高良姜半两(锉),诃黎勒皮1两,牵牛子1两(微炒)。制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