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材>黄藁本

黄藁本

《全国中草药汇编》:黄藁本

药材名称黄藁本

来源伞形科黄藁本Ligusticum delavayi Franch.,以根入药。

生境分部云南。

性味辛,温。

功能主治散风除湿。主治头痛,风湿痹痛。

用法用量1~3钱。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中华本草》:黄藁本

药材名称黄藁本

拼音Huánɡ Gǎo Běn

别名藁本、滇藁本

来源药材基源:为伞形科植物滇芹的根。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inodielisa yunnanensis Wolff

采收和储藏:春、夏季未开花前采挖,除去茎叶及泥土,晒干。

原形态多年生草本,高40-70cm。根纺锤形,长5-12cm,表面有环状细纹,黄灰色。茎近基部及茎1/3处即有分枝,有纵条纹,光滑无毛。基部叶叶柄长5-13cm,基部有膜质叶鞘,叶片二至三回羽状分裂,羽片4-6对,末回裂片阔卵形,长5-15mm,宽4-12mm,无柄,边缘深裂或有不规则的缺刻状锯齿,齿缘稍增厚,两面无毛,叶脉于背面隆起。复伞形花序顶生或侧生;花序梗长达15cm;总苞片无或少数;伞辐6-8,形展,长2-6cm;小总苞片7-9,狭线形,长约5mm;小伞形花序有多数小花;萼齿钻形,急尖;花瓣白色,近圆形,先端有内折小舌片,中脉1条;花柱基圆锥形,花柱向外反曲。双悬果狭卵形,向上渐狭,光滑,果棱丝状;分生果半圆柱形,背部突起,合生面近平直,每棱槽内有油管2-3,合生面油管4。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海拔2000-2500m的山坡草地、疏林或岩缝中。

资源分布:分布于云南等地。

性味味辛;苦;性温

功能主治发表;祛风;止痛;利尿。主感冒;咳嗽;头痛;风湿痹痛;风水浮肿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10g。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岩豆根

    药材名称岩豆根拼音Yán Dòu Gēn别名岩豆藤根(《四川中药志》),鸡血藤根(《福建中草药》)。出处《分类草药性》来源为豆科植物香花岩豆藤的根。10~11月采。原形态植物形态详

  • 吊吊果

    《全国中草药汇编》:吊吊果药材名称吊吊果别名山花椒、云南五味子来源木兰科吊吊果Schisandra henryi Clarke var. yunnanensis A. C. Smith,以果实、根、茎

  • 蚺蛇肉

    《中药大辞典》:蚺蛇肉药材名称蚺蛇肉拼音Rán Shé Ròu出处《食疗本草》来源为蟒蛇科动物蟒蛇的肉。原形态蟒蛇,又名:蟒、王蛇(《尔雅》),南蛇、埋头蛇(《纲目》),

  • 吉祥草

    《全国中草药汇编》:吉祥草药材名称吉祥草拼音Jí Xiánɡ Cǎo别名小青胆、小叶万年青、玉带草、观音草来源为百合科吉祥草属植物吉祥草Reineckea carnea (Andr

  • 臭黄荆根

    《中药大辞典》:臭黄荆根药材名称臭黄荆根拼音Chòu Huánɡ Jīnɡ Gēn出处《分类草药性》来源为马鞭草科植物臭黄荆的根。9~10月采。性味①《分类草药性》:"性

  • 鳙鱼

    《中药大辞典》:鳙鱼药材名称鳙鱼拼音Yōnɡ Yú别名鱃鱼(《山海经》),鰫鱼(《上林赋》),皂包头、皂鲢(姚可成《食物本草》),黑包头鱼(《食物本草会纂》),鳙头鲢(《医林纂要》),鯼鱼(

  • 凤眼果壳

    《中药大辞典》:凤眼果壳药材名称凤眼果壳拼音Fènɡ Yǎn Guǒ Ké英文名风眼果荚(《岭南采药录》),苹婆壳(《广东中药》Ⅱ)。出处《广东中药》Ⅱ来源为梧桐科植物苹婆的果壳。

  • 蒴藋

    药材名称蒴藋拼音Shuò Diào别名接骨草(《履巉岩本草》),接骨木(《东医宝鉴》),真珠花、珊瑚花、排风藤、铁篱笆(《植物名实图考长编》),吴草(《草木便方》),英雄草(《分类

  • 跌破竻

    药材名称跌破竻拼音Diē Pò Lè别名小角刺(《广西药植名录》)出处广州空军《常用中草药手册》来源为大风子科植物长叶柞木的叶、刺及种子。叶、刺全年可采;种子、果实成熟时采收。原形

  • 黄蜀葵叶

    《中药大辞典》:黄蜀葵叶药材名称黄蜀葵叶拼音Huánɡ Shǔ Kuí Yè出处《福建民间草药》来源为锦葵科植物黄蜀葵的叶片。性味①《福建民间草药》:"甘,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