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材>驴乳

驴乳

《中药大辞典》:驴乳

药材名称驴乳

拼音Lǘ Rǔ

出处《千金·食治》

来源为马科动物乳汁

化学成分含水分90.12%、酪蛋白0.70%、清蛋白1.06%、脂肪1.37%、乳糖6.19%、灰分0.47%。

性味甘,寒。

功能主治治消渴,黄疸,小儿惊痫,风热赤眼。

①《千金·食治》:"主大热,黄疸,止渴。"

②《唐本草》:"主小儿热惊、急黄等,多服使利热毒。"

③《本草拾遗》:"主蜘蛛咬,以物盛浸之。"

④《蜀本草》:"疗消渴。"

⑤《日华于本草》:"治小儿痫,客忤,天吊,风疾。"

⑥《纲目》:"频热饮之,治气郁,解小儿热毒,不生痘疹;浸黄连取汁,点风热赤眼。"

用法用量内服:热饮。

复方①治心热风痢:黑驴乳食上暖服三大合,日再服。(《广利方》)

②治卒心痛绞结连腰脐者:驴乳三升,热服之。(《食疗本草》)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驴乳

药材名称驴乳

拼音Lǘ Rǔ

英文名donkey milk

出处出自《千金.食治》。

来源药材基源:为马科动物驴的乳汁。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Equus asinus Linnaeus

采收和储藏:雌性驴生产后,挤出乳汁,鲜用或冷藏。

原形态驴,体型比马小,体重一般200kg左右。驴肉的头型较长,眼圆,其上生有1对显眼的长耳。颈部长而宽厚,颈背鬃毛短而稀少。躯体匀称,四肢短粗,蹄质坚硬。尾尖端处生有长毛。驴的体色主要以黑、栗、灰三种为主。中国着名的品种关中驴,体型高大,繁殖力强。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驴性情较温驯,饲养管理方便,饲料粗劣。主要以麦秸、谷草为食,也吃高粱大麦、豆类。

资源分布:中国北部地区均有饲养。

化学成分驴的乳汁含水分90.12%、酪蛋白(casein)0.79%。清蛋白(albumin)1.06%、脂肪1.37%、乳糖(lactose)6.19%、灰分0.47%。

性味味甘;性寒

归经心;肝;脾;肾经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润燥止渴。主黄疸;小儿惊痫;风热赤眼;消渴

用法用量内服:煮沸,200-600ml。外用:适量,点眼;或浸泡或涂搽。

注意新修本草》:“多服使痢。”

各家论述1.《千金·食治》:主大热,黄疸,止渴。

2.《唐本草》:主小儿热惊、急黄等,多服使利热毒。

3.《本草拾遗》:主蜘蛛咬,以物盛浸之。

4.《蜀本草》:疗消渴。

5.《日华子本草》:治小儿痫,客杵,天吊,风疾。

6.《本草纲目》:频热饮之,治气郁,解小儿热毒。不生痘疹;浸黄连取汁,点风热赤眼。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小蓑衣藤

    药材名称小蓑衣藤拼音Xiǎo Suō Yī Ténɡ别名小木通(《中国药植志》)。出处《中国药植志》来源为毛茛种植物小蓑衣藤的根或茎叶。全年可采。原形态落叶蔓生灌木,高可达5米。茎绿色至褐色

  • 贵州追风散

    药材名称贵州追风散拼音Guì Zhōu Zhuī Fēnɡ Sàn别名公黄珠子、马比木来源茶茱萸科贵州追风散Nothapodytea pittosporoides (Oliv.)S

  • 土金耳环

    药材名称土金耳环拼音Tǔ Jīn ěr Huán别名盘龙草、青叶细辛。来源药材基源:为马兜铃科植物山慈姑和红金耳环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1.Asarum sagittarioides C.F.L

  • 高山黄华根

    《中药大辞典》:高山黄华根药材名称高山黄华根拼音Gāo Shān Huánɡ Huá Gēn出处《西藏常用中草药》来源为豆科植物高山黄华的根。8~9月采挖。性味性寒,味苦,有小毒。

  • 蜀葵苗

    《中药大辞典》:蜀葵苗药材名称蜀葵苗拼音Shǔ Kuí Miáo出处《纲目》来源为锦葵科植物蜀葵的茎叶。原形态植物形态详"蜀葵花"条。性味《千金·食治

  • 矮脚枫叶

    药材名称矮脚枫叶拼音ǎi Jiǎo Fēnɡ Yè出处《浙江天目山药植志》来源为樟科植物红叶甘橿的叶。原形态红叶甘橿,又名:桂子树。落叶乔木,高达10米。小枝黄绿色。叶互生,卵圆形,长3~1

  • 小扁草

    药材名称小扁草拼音Xiǎo Biǎn Cǎo别名草兰花、竹叶兰、兰草花、小兰花来源药材基源:为鸢尾科植物尼泊尔鸢尾的根茎或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Iris dacora Wall.[I.nepalen

  • 昆明堇菜

    药材名称昆明堇菜拼音Kūn Mínɡ Jǐn Cài别名紫花地丁、紫罗兰。来源药材基源:为堇菜科植物云南堇菜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Viola yunnanensis W.Beck.et H.de

  • 包袱七

    《全国中草药汇编》:包袱七药材名称包袱七别名小八角莲、半碗水、铁骨散来源小檗科包袱七Dysosma difformis (Hemsl. et Wils.) T. H. Wang,以根状茎及根入药。生境

  • 野黄麻

    《全国中草药汇编》:野黄麻药材名称野黄麻拼音Yě Huánɡ Má别名甜麻、针筒草来源椴树科黄麻属植物假黄麻Corchorus acutangulus Lam.,以全草入药。性味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