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材>香菊

香菊

药材名称香菊

拼音Xiānɡ Jú

别名玉芙蓉(《岭南采药录》),白艾、白香菊(《福建中草药》)。

出处《岭南采药录》

来源为菊科植物芙蓉菊

原形态直立、分枝亚灌木,高10~40厘米。叶互生,紧聚于枝顶,狭倒卵状楔形,长2~3厘米,密被灰白色短柔毛,顶端3~5齿裂或分裂,基部狭长,裂片卵形或狭矩圆形。头状花序近球形,直径4~5毫米,生于上部叶腋内,具柄,成一顶生、具叶的总状花序;花杂性;外围两列的花雌性,管状,2或3短齿裂;中部的两性,管状,5短裂。瘦果有棱角5,顶冠以短小、分裂的鳞片。花期春季。

本植物的根(芙蓉菊根)亦供药用,另详专条。

生境分部我国中南及南部有栽培。

性味《福建中草药》:"辛苦,微温。"

功能主治治风寒感冒,痈疽,疔疮。

①《岭南采药录》:"治小儿惊风,取叶捣烂敷脐中。"

②《福建中草药》:"祛风湿,消肿毒。"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5~6钱。外用:捣敷。

复方①治风寒感冒:芙蓉菊干叶五至六钱。水煎,调冰糖服。

②治痈疽初起,无名肿毒:芙蓉菊鲜叶适量,红糖少许。捣烂敷患处。

③治疔:芙蓉菊鲜叶、野菊鲜叶。捣烂,调蜜敷患处。(选方出《福建中草药》)

摘录《中药大辞典》

猜你喜欢

  • 山麻根

    药材名称山麻根拼音Shān Má Gēn别名龟叶麻根来源药材基源:为荨麻科植物悬铃木叶苎麻的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Boehmeria tricuspis (Hance)Makino[B.platyp

  • 铺地黍

    《全国中草药汇编》:铺地黍药材名称铺地黍拼音Pū Dì Shǔ别名硬骨草、田基姜、风台草、竹蒿草头、马鞭节来源禾本科铺地黍Panicum repens L.,以根状茎入药。生境分部华东、华南

  • 功劳子

    《中药大辞典》:功劳子药材名称功劳子拼音Gōnɡ Láo Zǐ出处《饮片新参》来源为小檗科植物阔叶十大功劳、细叶十大功劳或华南十大功劳的果实。6月采摘果序,晒干,搓下果实,去净杂质,晒至足干

  • 铁箭矮陀

    药材名称铁箭矮陀别名野皂角、篦子草来源豆科决明属植物短叶山扁豆Cassia mimosoides L. var. wallichiana DC.,以根入药。秋冬采集,洗净,切片晒干。性味微苦、涩,平。

  • 蛇百子

    《中药大辞典》:蛇百子药材名称蛇百子拼音Shé Bǎi Zǐ别名逼死蛇、毛老虎(《陆川本草》),黄黄草、大还魂(《广西药植名录》),假藿香(广州空军《常用中草药手册》)。出处《陆川本草》来源

  • 金挖耳

    《中药大辞典》:金挖耳药材名称金挖耳拼音Jīn Wā ěr别名挖耳草(《重庆草药》),朴地菊、劳伤草(《泉州本草》),野烟、铁抓子草、野向日葵、铁骨消、翻天印(《湖南药物志》),倒盖菊、山烟筒头(广州

  • 莴苣

    《中药大辞典》:莴苣药材名称莴苣拼音Wō Jù别名莴苣菜(《肘后方》),千金菜(《清异录》),莴笋(《滇南本草》),莴菜(《纲目》),蕂菜(《河北药材》)。出处《食疗本草》来源为菊科植物莴苣

  • 虎耳还魂草

    《中药大辞典》:虎耳还魂草药材名称虎耳还魂草拼音Hǔ ěr Hái Hún Cǎo别名还魂草、九倒生(《贵州民间药物》)。出处《贵州民间药物》来源为苦苣苔科植物珊瑚苣苔的全草。秋后

  • 多叶花椒

    药材名称多叶花椒拼音Duō Yè Huā Jiāo别名小叶刺椒(《贵州草药》)出处《贵州草药》来源为芸香科植物多叶花椒的根。全年可采。原形态攀援状灌木。枝圆柱形,无刺。单数羽状复叶,小叶11

  • 杜仲叶

    药材名称杜仲叶拼音Dù Zhònɡ Yè来源药材基源:为杜仲科植物杜仲的叶。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Eucommia ulmoides Oliv.采收和储藏:秋末采收,除去杂质,洗净,晒干。原形态落叶乔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