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材>雀脑

雀脑

《中药大辞典》:雀脑

药材名称雀脑

拼音Què Nǎo

出处《别录》

来源为文鸟科动物麻雀脑髓

性味《别录》:"平。"

归经滇南本草》:"入肾。"

功能主治治聤耳,冻疮。

①《别录》:"主耳聋。"

②孟诜:"涂冻疮。"

③《滇南本草》:"兴阳泄精。"

复方①治聤耳:雀脑以棉裹少许,塞耳中。(《圣济总录》)

②治小儿冻疮:雀儿脑髓涂之。(《子母秘录》)

③治冻疮:腊月雀脑子,烧灰研细,小油调,涂冻疮口上。(《儒门事亲》)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雀脑

药材名称雀脑

拼音Què Nǎo

英文名Sparrow brains

出处出自《名医别录

来源药材基源:为文鸟科动物麻雀的脑髓。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asser montanus (Linnaeus)

采收和储藏:四季均可捕捉,杀死后取出脑髓,鲜用。

原形态麻雀,小型鸟类。体长约12cm。嘴粗短,圆锥状,黑色。虹膜暗红褐色。额、后颈纯栗褐色。眼下缘、眼先、颏和喉的中部均黑色;颊、耳羽和颈侧白色,耳羽后部具有黑色斑块。上体砂褐色,翕和两肩密布黑色粗纹,并缀以棕褐色。两翅的小覆羽纯栗色,中和大覆羽黑褐而具白端,大覆羽更具棕褐色外缘;小翼羽、初级覆羽及全部飞羽均为黑褐色,各羽具有狭细的淡棕褐色边缘;外侧初级飞羽的缘纹,除第1枚外,其余羽基和近羽端两处,形稍扩大,成2道横斑状;内侧次级飞羽的缘纹较宽,棕色也较浓。尾暗褐色,羽缘较淡。胸和腹淡灰近白,沾有褐彩,两胁转为淡黄色,尾下覆羽较胁羽更淡。脚和趾均为黄褐色。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多栖于有人类活动的地方。

资源分布:分布遍布全国。

性味味甘;性平

归经肾经

功能主治补肾兴阳;润肤生肌。主肾虚阳痿;耳聋;聤耳;冻疮

用法用量外用:适量,塞耳;外涂或烧研调敷。

复方①治聤耳: 雀脑以棉裹少许,塞耳中。(《圣济总录》)④治小儿冻疮: 雀儿脑髓涂之。(《子母秘录》)⑤治冻疮: 腊月雀脑子,烧灰研细,小油调,涂冻疮口上。(《儒门事亲》)

各家论述1.《别录》:主耳聋。

2. 孟诜:涂冻疮。

3.《滇南本草》:兴阳泄精。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秤砣梨根

    《中药大辞典》:秤砣梨根药材名称秤砣梨根拼音Chènɡ Tuó Lí Gēn出处《四川常用中草药》来源为猕猴桃种植物革叶猕猴桃的根。秋季采挖。性味性温,味苦。功能主治行气

  • 碎骨红

    药材名称碎骨红拼音Suì Gǔ Hónɡ来源药材基源:为杜鹃花科植物广东金叶子的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raibindendron kwangtungenseS.Y.Hu(C.kwangtungen

  • 冬瓜子

    《全国中草药汇编》:冬瓜子药材名称冬瓜子拼音Dōnɡ Guā Zǐ来源即冬瓜的干燥成熟种子。洗净晒干(有先用明矾水浸泡1日后再洗净晒干者)。炮制炒冬瓜子:将冬瓜子筛净泥屑,炒至黄色,取出晾凉。性味甘,

  • 款冬花

    《中国药典》:款冬花药材名称款冬花拼音Kuǎn Dōnɡ Huā英文名FLOS FARFARAE别名冬花来源本品为菊科植物款冬Tussilago farfara L.的干燥花蕾。12月或地冻前当花尚未

  • 莨菪根

    《中药大辞典》:莨菪根药材名称莨菪根拼音Lànɡ Dànɡ Gēn出处《纲目》来源为茄科植物茛菪的根,秋季拔嫩全株,切下根部,洗净晒干。化学成分根中生物碱多于叶,除含天仙子胺和东莨

  • 小地扭

    《中药大辞典》:小地扭药材名称小地扭拼音Xiǎo Dì Niǔ出处《贵州草药》来源为玄参科植物小地扭的全草。夏、秋采收。原形态一年生小草本,高6~13厘米。茎直立,方形,棱上有细短柔毛。叶对

  • 伴蛇莲

    《中药大辞典》:伴蛇莲药材名称伴蛇莲拼音Bàn Shé Lián别名拳参、鸡爪大王、马蜂七(《广西药植名录》)出处《广西药植名录》来源为蓼科植物革叶蓼的根茎。秋季采挖,洗

  • 川麻黄

    药材名称川麻黄来源麻黄科川麻黄Ephedra minuta Florin,以全草入药。生境分部四川。性味苦,温。功能主治祛寒发汗,平喘利尿,散瞳升压。主治感冒无汗,头痛身痛,麻疹水肿。用法用量0.5~

  • 紫石英

    《中国药典》:紫石英药材名称紫石英拼音Zǐ Shí Yīnɡ英文名FLUORITUM别名萤石、氟石来源本品为氟化物类矿物萤石族萤石,主含氟化钙 (CaF2)。采挖后,除去杂石。性状本品为块状

  • 隔山香

    《全国中草药汇编》:隔山香药材名称隔山香拼音Gé Shān Xiānɡ别名金鸡爪、鸡爪参、香前胡、鸡爪前胡、柠檬香碱草、香白芷、山竹香、九步香来源伞形科当归属植物隔山香Angelica c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