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材>阴香叶

阴香叶

《中药大辞典》:阴香叶

药材名称阴香叶

拼音Yīn Xiānɡ Yè

出处《岭南采药录》

来源为樟科植物阴香叶片

原形态植物形态详"阴香皮"条。

化学成分丁香油酚,芳樟醇等挥发油。

性味①《岭南采药录》:"味辛。"

②《陆川本草》:"辛,温。"

功能主治治风湿骨痛,寒湿泻痢,腹痛。

①《生草药性备要》:"能发散。"

②《岭南采药录》:"煎水,妇人洗头,能祛风;洗身,能消散皮肤风热。"

③《陆川本草》:"祛风湿,止泻。治寒湿腹泻,腹痛痢疾,风湿骨痛。"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2钱。外用:煎水洗。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中药大辞典》:阴香叶

药材名称阴香叶

拼音Yīn Xiānɡ Yè

英文名Leaf of Burmann Cinnamon

出处出自《岭南采药录》

来源药材基源:为樟科植物阴香的叶。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innamomum burmannii(C.G.et Th.Ness)Bl.[Lourus burmannii C.G.et Th.Nees;Cinnamomum chinense Bl.;C.hainanense Nakai]

采收和储藏:秋季采收叶,晒干。

原形态阴香,常绿乔木,高达20m。小枝赤褐色,无毛。叶近于对生或散生,革质,卵形或长椭圆形,长6-10cm,宽2-4cm,先端短渐尖,基部楔形至近圆形,全缘;上面绿色,有光泽,下面粉绿色,两面均无毛,具离基3出脉,脉腋内无隆起的腺体;叶柄长8-12mm。圆锥花序顶生或腋生;花小,绿白色,花被6,基部略合生,长4-5mm,两面均被柔毛;能育雄蕊9,排成3轮,外面2轮花药内向,第3轮花药外向,花药均为卵形,4室,瓣裂,花丝短,最内尚有1轮退化雄蕊;雌蕊1,子房上位,1室,1胚珠,花柱细,柱头小。浆果核果状,卵形,长不及1cm,直径约5mm,基部具肥厚杯状的宿存花被,其先端具6截形短裂片。花期3-4月。果期4-10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疏林、密林、灌木丛中或溪边路旁。

资源分布:分布于福建、广东、海南、广西、云南。

化学成分叶含挥发油0.2%-0.3%,主要成分为丁香油酚(eugenol)和芳樟醇(citronellol)。云南地区的阴香,鲜叶含挥发油0.4%-0.6%,其成分为柠檬醛(citral),甲基庚烯酮(methyl-heptenone),香茅醇(citronellol),芳樟醇,黄樟醚(safrole),丁香油酚,樟烯(camphene)及二戊烯(dipentene)等。

性味辛;微甘;性温

归经脾;胃经

功能主治祛风除湿;止泻;止血。主皮肤痒疹;风湿痹痛;泄泻;痢疾腹痛;寒结肿毒及外伤出血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6g。外用:适量,研末敷或煎水洗。

各家论述1、《生草药性备要》:能发散。2、《岭南采药录》:煎水,妇人洗头,能祛风;洗身,能消散皮肤风热。3、《陆川本草》:祛风湿,止泻。治寒湿腹泻,腹痛痢疾,风湿骨痛。

摘录《中华本草》《中药大辞典》

猜你喜欢

  • 小石蝴蝶

    药材名称小石蝴蝶拼音Xiǎo Shí Hú Dié来源药材基源:为苦苣苔科植物小石蝴蝶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etrocosmea minor Hemsl.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收,洗净,晒干。

  • 多穗蓼

    《中药大辞典》:多穗蓼药材名称多穗蓼拼音Duō Suì Liǎo别名辣蓼、水蓼、恣恣萨曾(藏名)。出处《西藏常用中草药》来源为蓼科植物多穗蓼的全草。 6~10月采收。原形态草本,高100~1

  • 松叶防风花

    药材名称松叶防风花拼音Sōnɡ Yè Fánɡ Fēnɡ Huā英文名Seseli yunnanensis Franch.来源药材基源:为伞形科植物松叶西风芹的花。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eseli y

  • 地瓜藤

    《中药大辞典》:地瓜藤药材名称地瓜藤拼音Dì Guā Ténɡ别名地石榴(《滇南本草》),过江龙、土瓜(《草木便方》),野地瓜(《分类草药性》),地蜈蚣(《天宝本草》),牛马藤、过

  • 土荆芥

    《全国中草药汇编》:土荆芥药材名称土荆芥拼音Tǔ Jīnɡ Jiè别名臭草[福建、江西、贵州]、臭藜藿、杀虫芥、钩虫草、鹅脚草、狗咬癀来源为藜科藜属植物土荆芥Chenopodium ambrosioi

  • 黄背草苗

    药材名称黄背草苗拼音Huánɡ Bèi Cǎo Miáo来源药材基源:为禾本科植物黄背草的幼苗。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Themedatriandra Forsk var.Japonica(Willd.)

  • 粘鱼须

    药材名称粘鱼须拼音Nián Yú Xū别名龙须菜(《救荒本草》),鲇鱼须草(王安卿《采药志》),金岗薛(《简易草药》),鲢鱼须(《湖北志》),倒钩刺(《中药志》),粘鱼须菝葜(《山

  • 石壁莲

    药材名称石壁莲拼音Shí Bì Lián别名一包针、五指草、石上莲、野鸡脚来源药材基源:为水龙骨科植物掌叶线蕨的叶。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olysis digitata(Bak.)Ching[Gymn

  • 马皮

    《中药大辞典》:马皮药材名称马皮拼音Mǎ Pí出处《食疗本草》来源马科动物马的皮。功能主治①《圣惠方》:"治小儿赤秃,以赤马皮、白马蹄烧灰,和腊猪脂敷之。"②《滇南本草》

  • 红楤木

    《全国中草药汇编》:红楤木药材名称红楤木拼音Hónɡ Sǒnɡ Mù别名棘茎楤木来源五加科红楤木Aralia echinocaulis Hand.-Mazz.,以根入药。生境分部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