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材>野鸦椿花

野鸦椿花

《中药大辞典》:野鸦椿花

药材名称野鸦椿花

拼音Yě Yā Chūn Huā

出处《福建民间草药》

来源省沽油科植物野鸦椿

原形态植物形态详"野鸦椿子"条。

性味甘,平,无毒。

功能主治镇痛。治头痛眩晕。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5钱。

复方治头痛眩晕:野鸦椿花三至五钱,鸡蛋两、三个。酌冲开水炖服。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野鸦椿花

药材名称野鸦椿花

拼音Yě Yā Chūn Huā

英文名flower of Common Euscaphis

出处出自《福建民间草药》

来源药材基源:为省沽油科植物野鸦椿Euscaphis japonica (Thunb.) Dippel的的花。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Euscaphis japonica (Thunb.) Dippel [Sambucus japonica Thunb.]

原形态野鸦椿落叶小乔木或灌木,高2-8m。茎皮灰褐色,具纵纹。小枝及芽红紫色,枝叶揉破后发出恶臭气味。叶对生;小叶柄长1-2mm;小托叶线形,基部较宽,先端尖,有微柔毛;奇数羽状复叶,长(8-)12-32cm,叶轴淡绿色,小叶5-9,稀3-11,长卵形或椭圆形,稀为圆形,长4-9cm,宽2-4cm,先端渐尖,基部钝圆,边缘具疏短锯齿,齿尖有腺体,下面沿脉有白色小柔毛,主脉在上面明显,在背面突出;侧脉8-11,有微柔毛。花两性,圆锥花序顶生,花梗长达21cm,花多,较密集,黄白色,径4-5mm;萼片与花瓣均5,椭圆形,萼片宿成;花盘盘状,心皮3,分离;雄蕊5,花丝扁平;雌蕊3;子房卵形。蓇葖果,长1-2cm,每一花发育为1-3个,果皮软革质,紫红色,有纵脉纹。种子近圆形,假种皮肉质,黑色,有光泽。花期5-6月,果期8-9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山坡、山谷、河边的丛林或灌丛中,亦有栽培。

资源分布:分布于华东、中南、西南及山西、台湾等地。

性味甘;平

归经心;脾;膀胱经

功能主治祛风止痛。主头痛;眩晕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0-15g。外用:适量,研末撒敷。

复方治头痛眩晕:野鸦椿花三至五钱,鸡蛋两、三个。酌冲开水炖服。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朱砂藤

    药材名称朱砂藤拼音Zhū Shā Ténɡ别名朱砂莲、托腰散、野红薯藤来源萝藦科朱砂藤Cynanchum officinale (Hemsl.)Tsiang et Zhang [Pentat

  • 桃金娘

    《全国中草药汇编》:桃金娘药材名称桃金娘拼音Táo Jīn Niánɡ别名岗稔、山稔、多莲、当梨根、山旦仔、稔子树、豆稔来源桃金娘科植物桃金娘Rhodomyrtus tomento

  • 辣根菜

    药材名称辣根菜拼音Là Gēn Cài来源药材基源:为十字花科植物岩荠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ochlearia officinalis L.采收和储藏:春季采收,鲜用或晒干。原形态岩荠 二年生

  • 九翅豆蔻

    药材名称九翅豆蔻拼音Jiǔ Chì Dòu Kòu英文名Fruit of Ninewing kAmomum出处始载于《海南植物志》。来源药材基源:为姜科植物九翅豆蔻的果实或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m

  • 半夏

    《全国中草药汇编》:半夏药材名称半夏拼音Bàn Xià英文名RHIZOMA PINELLIAE别名三叶半夏、三叶老、三步跳、麻玉果、燕子尾来源本品为天南星科植物半夏Pinellia

  • 三月花

    《全国中草药汇编》:三月花药材名称三月花别名报春花、华紫报春花来源报春花科三月花Primula sinopurpurea Balf. f.,以根或全草入药。生境分部云南红河。性味麻、微苦,微温。功能主

  • 鲤鱼脑

    《中药大辞典》:鲤鱼脑药材名称鲤鱼脑拼音Lǐ Yú Nǎo出处《本草经集注》来源为鲤科动物鲤鱼的脑。化学成分主要成分为水分、蛋白质、脂类等,此外,每100克新鲜脑组织含维生素C8.30毫克。

  • 白螺蛳壳

    《中药大辞典》:白螺蛳壳药材名称白螺蛳壳拼音Bái Luó Sī Ké别名白螺壳(《肘后方》)。出处《纲目》来源为田螺科动物方形环棱螺或其同属动物的陈旧螺壳。于破败的墙壁

  • 芜菁子

    《中药大辞典》:芜菁子药材名称芜菁子拼音Wú Jīnɡ Zǐ别名蔓菁子(《千金方》)。出处《别录》来源为十字花科植物芜菁的种子。春末、夏初种子成熟时割取全株,搓下种子,去净杂质,晒干。原形态

  • 大毛桐子根

    《中药大辞典》:大毛桐子根药材名称大毛桐子根拼音Dà Máo Tónɡ Zǐ Gēn出处《四川中药志》来源为大戟科植物毛桐的根。原形态毛桐,又名:红吊福、沉沙木、紫糠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