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材>臭油果

臭油果

药材名称臭油果

拼音Chòu Yóu Guǒ

别名大香果、香桂子、野香油果

来源药材基源:为樟科植物三股筋香的果实。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Lindera thomsonii Allen

采收和储藏:秋、冬季果熟时采,晒干。

原形态三股筋香常绿乔木,高3-10m。树皮褐色。枝条圆柱形,具细纵条纹,淡绿或带红色,皮孔明显;顶芽卵形,芽鳞褐色,密被绢质微柔毛。叶互生;叶柄长7-15mm;叶片卵形或长卵形,长7-10cm,宽2.5-4.5cm,坚纸质,三出脉或离基三出脉,两面凸出。伞形花序腋生;总苞片早落;花梗长约4mm;雄花3-4朵,黄色,被灰色微柔毛;花被片6,卵状披针形,花丝被疏柔毛;第3轮雄蕊近基部有两个圆肾形腺体;雌花白色、黄色或黄绿色,被灰色微柔毛;退化雄蕊9,第3轮有时花瓣状,基部有两个圆肾形腺体;子房椭圆形,长约2mm,与花柱近等长,均被灰色微柔毛。果椭圆形,长1-1.4cm,成熟时黑色,果托直径约2mm,果梗长1-1.5cm。花期2月,果期6-9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海拔1100-2500m的山坡疏林中。

资源分布:分布于广西、贵州、云南等地。

性状性状鉴别 果实卵形或球形,长5-8mm,直径约5mm。表面红褐色至黑色,具明显的网状皱纹;先端钝圆,基部宿存小杯状花被残基,多带有小果柄,长约5mm,稍弯曲,具数条纵皱纹。果皮薄而脆,易捏碎而剥落,有油性;种子1枚,球形,直径约4mm,种皮光滑,先端钝尖;种仁淡黄色,显油性。气特异,味微苦。

以体饱满、富油性者为佳。

性味辛;温

功能主治散风寒;行血气;止痛。主风寒感冒;风湿痹证;脘腹冷痛;跌打损伤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15g。外用:适量,研末敷或煎水洗。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玉簪根

    药材名称玉簪根拼音Yù Zān Gēn别名玉簪花根来源药材基源:为百合科植物玉簪的根茎。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Hosta plantaginea (Lam.) Ascherson.[Hemerocall

  • 柠条花

    《中药大辞典》:柠条花药材名称柠条花拼音Nínɡ Tiáo Huā出处《中国沙漠地区药用植物》来源为豆科植物中间锦鸡儿的花。夏季采花,阴干。性味甘,温。功能主治滋阴养血。治高血压、

  • 泽泻实

    《中药大辞典》:泽泻实药材名称泽泻实拼音Zé Xiè Shí出处《别录》来源为泽泻科植物泽泻的果实。原形态植物形态详"泽泻"条。性味①《别录》:&qu

  • 马雹儿

    药材名称马雹儿拼音Mǎ Báo ér英文名Indian Zehneria Herb, Herb of Indian Zehneria别名老鼠担冬瓜、野苦瓜、扣子草、玉钮子出处出自《救荒本草》来源药材基

  • 常春藤

    《全国中草药汇编》:常春藤药材名称常春藤拼音Chánɡ Chūn Ténɡ别名三角枫、追风藤、上树蜈蚣、钻天风来源五加科常春藤属植物中华常春藤Hedera nepalensis K

  • 羌活

    《中国药典》:羌活药材名称羌活拼音Qiānɡ Huó英文名RHIZOMA ET RADIX NOTOPTERYGII别名蚕羌、竹节羌、大头羌、狗引子花、曲药来源本品为伞形科植物羌活(背翅芹)

  • 荞麦秸

    《中药大辞典》:荞麦秸药材名称荞麦秸拼音Qiáo Mài Jiē出处《纲目》来源为蓼科植物荞麦的茎叶。化学成分全草含芸香甙、槲皮素、咖啡酸。尚含对光敏感物质。籽苗含荭草素、异荭草素

  • 滇常山

    《全国中草药汇编》:滇常山药材名称滇常山拼音Diān Chánɡ Shān别名臭牡丹、矮桐子、臭茉莉、滇赪桐来源马鞭草科赪桐属植物滇常山Clerodendron yunnanense Hu

  • 涩草

    《中药大辞典》:涩草药材名称涩草拼音Sè Cǎo别名锦标草、金钱标出处《四川中药志》来源为蔷薇科植物银叶委陵菜的根。原形态多年生草本。根极租,微弯,淡黄色,直径约1.5厘米。单数羽状复叶,基

  • 观音苋

    《中药大辞典》:观音苋药材名称观音苋拼音Guān Yīn Xiàn别名木耳菜、血皮菜(《植物名实图考》),水三七(《昆明药植调查报告》),血匹菜、紫背天葵(《重庆草药》),红番苋、红毛番、红